信息技术在聋校数学课程中的应用.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01465 上传时间:2019-01-0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技术在聋校数学课程中的应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信息技术在聋校数学课程中的应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信息技术在聋校数学课程中的应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信息技术在聋校数学课程中的应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技术在聋校数学课程中的应用.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信息技术在聋校数学课程中的应用 信息技术在数学课堂上可以帮助聋生完善语言,激发聋生的学习兴趣,促进数学思维的形成。 信息技术 语言 数学思维 运用 G424 【文?I标识码】A 2095-3089(2018)11-0175-01 信息技术在数学课程的应用,改变了传统的数学课堂模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在教学效果上较以前都有很大不同。随着信息技术和软件的功能越来越强大,教师可以通过这种技术传递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各种信息。下面结合我的教学实践,谈谈在聋校数学课堂中,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 一、信息技术在数学课堂上可以帮助聋生完善语言 我们都知道,语言对于聋生的发展很重要,良好的语言体系可以帮助他们

2、更好的学习,数学这一学科不同与其他学科,它所呈现的语言常常是简短、精练。数学中的一些概念、法则、公式、定义等,在对它们的理解或推理方面,我们聋生存在很大困难,传统的教学中,老师常常是花费心思,用尽各种方法,常常在讲台上讲得满头大汗,但是有些数学语言学生就是理解不了,问题到底出在哪里,难道是这些语言困难到没办法理解的地步吗?其实也不是,经过几年课堂实践,我觉得最大的困难不是学生理解不了概念,法则等等,而是学生在引入、推理的过程中,没有完全获得重要的信息,换句话来说,从老师的讲解过程中,他们只是大概理解,并没有真正获得并形成完整的语言,造成他们在学习上的障碍,自从信息技术走入数学课堂以后,我们可以

3、使用几种方法表示同一数学概念,不同的表示法侧重于概念的不同方面,引导学生有意识地把几种表示法中的信息组合在一起,使不同方面建立起概念性联系,从而深刻、全面地理解概念。另外,让聋生尝试自己概括总结概念性的句子,增强聋生的学习信心,根据需要,把这些概念性的知识呈现在多媒体上,带领聋生一起读,在理解的基础上更加深记忆。这些做法在普校看来可能觉得有些幼稚,但是对聋生而言尤其显得重要,因为数学思维的培养、数学概念的理解都离不开充实的语言,所以用好信息技术,可以帮助聋生完善语言,同时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信息技术在几何学中的作用不容忽视 几何从数到形的深入,是数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传统的教学中只能凭借教

4、师用自己的语言去创设情境,用传统的方式作图帮助聋生理解,一些繁杂的图形画起来不但浪费时间,有时未免枯燥。再者说,有些几何问题教师用手语是无法表达清楚的,这需要聋生自己体会,信息技术结合传统教学,利用信息技术的媒体处理能力,多媒体信息有机的融为一体,实现可视、形象生动的表达效果,为聋生提供图、文并茂的动态、情景,让聋生在栩栩如生的画面中去体会。近些年,几何画板在数学课堂中应用率较高,很直观,容易理解,再加上教师适时的点拨,能够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三、信息技术可以激发聋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学习有着驱动作用,能变无

5、效为有效,化低效为高效,变被动为主动,化消极为积极。传统的教学模式对聋生学习兴趣的影响太小了,聋生是学习的被动者,机械的学习,如果长期处于这种情景下学习,那么久而久之聋生会变得厌学。自信息技术走进数学课堂以后,学生有了很高的学习兴趣。例如在“三角函数图像的变化”这一节中,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设置“句柄”控制三角函数图像,演示给聋生看;另一方面,也可以让聋生上机操作。 “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原意

6、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四、信息技术能够促进数学思维的形成 数学之所以难学,主要是因为它的高度抽象性。因此,数学对象的形象化、数学关系的显性化对于数学思维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有利于聋生发现规律,挖掘本质。几

7、何画板、Flash等许多软件具有强大的形象化功能,利用多媒体技术图文并茂、综合处理等功能,可以使一些枯燥无味的数学题目都变成演示实验,在讲解的基础上,对聋生有选择性加以示演比较,通过比较,引导聋生积极思考,培养聋生的空间想象和一题多解等能力,最终达到灵活运用知识的目的。 五、信息技术在数学练习中的运用 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教授”“学正”和

8、“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利用多媒体技术布置层次分明的有针对性的练习,其练习效果大大超过了传统教学中聋生作业的效果。它的最大成功之处在于可以使聋生主动出击,化学习被动为主动,通过带娱乐性的练习,轻松巩固已学知识,从而真正激发聋生的学习兴趣,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在聋生作业中针对不同的聋生设置各种难易程度不同的问题等,由软件来判断学生解答正确与否,根据练习的情况,给予必要表扬鼓励或重复练习等,使得每个聋生都练有所获。避免了传统教学中因反复抄题和擦黑板而浪费时间的弊端,加强了师生合作与交流,体现了教学本身的生命力,使聋生的学习更有主观性和积极性,从而全面提高了聋生的综合素质。 家庭是幼儿语言活动的重要环境,为了与家长配合做好幼儿阅读训练工作,孩子一入园就召开家长会,给家长提出早期抓好幼儿阅读的要求。我把幼儿在园里的阅读活动及阅读情况及时传递给家长,要求孩子回家向家长朗诵儿歌,表演故事。我和家长共同配合,一道训练,幼儿的阅读能力提高很快。总的来说,信息技术走进课堂教学,对于学生特别是我们的聋生有很大的帮助,鉴于此,在今后的教学当中,我将继续努力,熟练应用信息技术,提升教学技能,提高教学质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