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教学与“翻转课堂”.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01540 上传时间:2019-01-0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技术教学与“翻转课堂”.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信息技术教学与“翻转课堂”.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信息技术教学与“翻转课堂”.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信息技术教学与“翻转课堂”.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技术教学与“翻转课堂”.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信息技术教学与“翻转课堂” 本文探究了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实施翻转课堂的实例,希望能为我们的信息技术教学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信息技术;翻转课堂;实例 G632.0 A 1992-7711(2018)09-0083 现在的信息技术课一周安排一节,时间40分钟。信息技术课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实践课。课堂时间的不足,大大影响了学生的练习,不得不把练习放到课后。信息技术课的跨度达到一周,有时碰到“五?一”“十?一”等节假甚至有半个月的间隔,在教学下一课时,学生把前一节课的内容早就忘得一干二净。这样的现状困扰了信息技术课的开展。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尝试在信息技术课中引入“翻转课堂”新教学模式,让学生自主的平时

2、“先学”,在课堂上“后教”,促进学生的学习。 翻转课堂近年来在网络上传播速度极快,不少教育工作者尝试把翻转课堂引入教学活动中,对翻转实践研究表明,学生在翻转课堂环境中比传统课堂环境中的学习效果更好,学生的考试成绩不断提高,学生和家长的反馈也非常肯定。翻转课堂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了重构“信息传递”是学生在课前完成,教师提供视频及负责在线辅导;“吸收内化”在课堂中完成,教师能够与学生有更多的沟通时间,并提前了解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学习困难。 一、国内外翻转课堂研究现状 1. 国外研究现状 “翻转课堂”最早的探索者应为美国人萨尔曼?罕。他在给侄女、侄儿辅导数学功课时,想到了制作教学视频,并将其分享给其他

3、学习有困难的学生。2018年,他把教学视频上传到YouTube网站上,引起了很大关注,随后有很多学生通过网络参与了他的课程学习。 关于翻转课堂的实践研究,国外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最早期的翻转课堂的实践和研究,主要是在高校进行的。早在20世纪90年代,哈佛大学埃里克?马祖尔就通过研究发现同侪互助教学能促进学习的吸收内化,使学习更具活力,计算机辅助教学可以帮助解决知识传递;莫林拉赫等在迈哈密大学开设“经济学入门”课程时采用了翻转教学的模式,并在2000年发表了论文颠倒课堂建立一个包容性学习环境途径,他主要是使用翻转教学激活差异化教学,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风格;韦斯利?贝克在11届大学教学国际会议上发

4、表了论文课堂翻转使用网络课程管理工具(让教师)成为身边的指导,提出了自己的翻转课堂模型,但是并未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彻底改变;杰里米?斯特雷耶在2018年对传统课堂和翻转课堂使用智能辅导系统开展学习活动进行了比较研究,并完成了自己的博士论文翻转课堂在学习环境中的效果传统课堂和翻转课堂使用智能辅导系统开展学习活动的比较研究。 2.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具有翻转课堂意义的教学模式最早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江苏省木渎高级中学创造了一种今天叫做“问题导向”的自主学习教改模式,此模式具有“翻转课堂”的意义。木渎中学的“问题导向”自主学习模式与今天发源于美国的“翻转课堂”在教学结构、教学方式、教学环境、教

5、学理念等都有相同之处。 随着翻转课堂在世界范围的流行,国内教育工作者对翻转课堂的实践研究也开始了大胆尝试。结合国内教育的实际情况,山西省运城市新绛中学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大胆实验。每天上午是展示课、下午全是自习的教学模型,最后,高考录取率不降反升,取得国内教育界的关注和好评。金陵把这一模式称作“中国式的翻转课堂”。重庆江津聚奎中学随机选取两个实验班,在语文、?笛铩锢怼?学、政治、历史、地理等8门学科开展“翻转课堂”实验,问卷调查显示该模式受到学生的一致好评,并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成果。以上国内对翻转课堂的实践研究大多具有各自特征,不同学校都根据自己学校的特点,探索了适合自己的翻转课堂模式,并且取

6、得明显的成绩,大大推动翻转课堂在我国的发展,推动了我国教学模式的变革。 二、翻转课堂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实例研究 信息技术能力已成为当今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一门理论与技能并重的课程,如何开展教学才能提升学习者的计算思维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已经成为摆在教师面前的难题。与此同时,信息技术课程因其趣味性、项目性和实用性,而深受学习者的喜爱,对于学习者创新能力、协作能力的培养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不少学者对信息技术课程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了探索。国外对翻转课堂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较少,最早在2000年,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在计算机课程中使用eTeach软件的流媒体视频进行演示,以取代教师的现

7、场讲座。这是最早的翻转课堂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实践研究,此后没有人再对翻转课堂在信息技术教学应用中做系统研究。国内对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模式和教学结构的变革探索,已经成为很多研究者关注的课题。近年来,随着翻转课堂的兴起,信息技术课程的研究者也做了一些尝试。马秀麟等2018年对大学信息技术公共课翻转课堂教学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翻转课堂在信息技术公共课中实施的潜在优势及面临的问题。 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结果

8、教师费劲,学生头疼。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发展。三、结束语 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

9、老师。”于是看,宋元时期小学教师被称为“老师”有案可稽。清代称主考官也为“老师”,而一般学堂里的先生则称为“教师”或“教习”。可见,“教师”一说是比较晚的事了。如今体会,“教师”的含义比之“老师”一说,具有资历和学识程度上较低一些的差别。辛亥革命后,教师与其他官员一样依法令任命,故又称“教师”为“教员”。总之,翻转课堂是一种新的教与学的模式,它的精髓在于改变教学模式。但它的成败关键在于教师是否愿意改变,是否愿意放弃传统的教学思维与习惯,这对于教师和学生都是一种挑战。 要练说,得练听。听是说的前提,听得准确,才有条件正确模仿,才能不断地掌握高一级水平的语言。我在教学中,注意听说结合,训练幼儿听的能力,课堂上,我特别重视教师的语言,我对幼儿说话,注意声音清楚,高低起伏,抑扬有致,富有吸引力,这样能引起幼儿的注意。当我发现有的幼儿不专心听别人发言时,就随时表扬那些静听的幼儿,或是让他重复别人说过的内容,抓住教育时机,要求他们专心听,用心记。平时我还通过各种趣味活动,培养幼儿边听边记,边听边想,边听边说的能力,如听词对词,听词句说意思,听句子辩正误,听故事讲述故事,听谜语猜谜底,听智力故事,动脑筋,出主意,听儿歌上句,接儿歌下句等,这样幼儿学得生动活泼,轻松愉快,既训练了听的能力,强化了记忆,又发展了思维,为说打下了基础。(山西省太原理工大学子弟小学 0300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