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教育中混合学习模式的应用.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01570 上传时间:2019-01-0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技术教育中混合学习模式的应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信息技术教育中混合学习模式的应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信息技术教育中混合学习模式的应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信息技术教育中混合学习模式的应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技术教育中混合学习模式的应用.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信息技术教育中混合学习模式的应用 混合学习(Blended Learning)是当前国际教育技术发展的最新动态,其主要思想是对学习资源、学习方式、教学媒体、学习内容等的混合,以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方式。本文主要探讨混合学习模式的学习方式、教学媒体、学习资源,结合信息技术与教育课程的实际教学活动,介绍该模式教学的具体做法,并积极剖析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供解决的对策。 信息技术与教育;混合学习;应用 G712 A 1992-7711(2018)17-044-1 随着电脑和网络的普及,出现了基于网络的教学方法、学习方式,即在线(Online)学习。有人认为传统的面对面(Face to

2、Face)的学习已经落伍。其实每种学习方式都有其各自的优点和缺点,我们不能笼统地说一种优于另一种,而是要取各自的长处应用于实际的教学中,以获得教学效果的最优化,这也是教育技术的宗旨。 我主要选择我们所学的信息技术与教育这门课的一部分内容webquest的制作为例,根据Barnum和Parrmann提出的混合学习模式来进行教学设计。我的基本思路是将制作webquest的内容分为几个小模块,然后根据每个小模块的具体教学过程,决定采用什么学习方式、教学媒体。我把这个内容大致分为3个阶段准备阶段、制作阶段、总结阶段。 一、准备阶段 该阶段主要采用自主学习方式,分三个步骤 制作信息技术与教育网站,将we

3、bquest相关资源存储在网站。 教师在教学活动之前,必须认真备课,把关于webquest的资料仔细研究,并选择学生将要掌握的知识、技能。资料收集完毕后,做信息技术与教育的网站,只要最简单的网站就可以了,因为太花哨的网站会分散学生的注意,不利于学生的学习。 学习资源的组合信息技术与教育课本上关于webquest的知识;惟存教育网站的网络主题探究(webquest)栏目中有许多材料、案例;信息技术教育杂志的相关知识。 教师简单地介绍webquest,告知学生学习目标,呈现课前做好的网站,引导自主学习。 教学方法的组合讲授法、反馈法 学习目标掌握webquest的定义、组成部分及作用,并分组制作一

4、个完整的webquest 学习要点webquest的六个组成部分(1)引言;(2)任务;(3)过程;(4)资源;(5)评价;(6)结束语 自学参考材料(1)信息技术与教育网站(课前由教师制作); (2)惟存教育网站的webquest专栏; (3)使用搜索引擎查阅webquest的相关内容 反馈法(1)用自己的话简述webquest的组成部分及其内容。 (2)webquest按课程活动时间的长短可分为和。 (3)通过自学谈谈自己对webquest的理解。 这种反馈可以以作业的形式将信息反馈给教师,作为平时的成绩。 教学媒体的组合(1)讲授webquest,可以通过板书的形式直接口头讲述;可以用p

5、owerpoint课件形式呈现;也可直接通过网络打开信息技术与教育网站,将事先连接好的材料以word的形式呈现。(2)学习目标的呈现,可以用电子稿,如果教师不怕麻烦,也可用打印文本分发给学生的方式。其中用到计算机、网络、黑板、打印机。 学生课后浏览网站,也可通过搜索引擎收集资料,组织讨论交流,加深理解。 这就是面对面的加工阶段。虽然计算机和网络把人与人间的距离拉近了,但是会给人不真实的感觉。教学活动可以使用计算机和网络,因为它们在学习材料、学习内容的传递过程中起了非常大的作用;但是不能过分依赖计算机和网络,因为教学活动并不是“填鸭”式的灌输,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是必不可少的。 交互方

6、式的组合在课堂上组织全班范围的讨论,也可以通过开辟学习谈坛、BBS、留言本、Email等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中的交流提供必要的支持。 二、制作阶段 该阶段是分组制作webquest的过程,主要以合作学习为主,探究学习为辅的方式,分六个步骤 搜集资料在制作之前学生进行自由组合,一般不超过6个人。 确定webquest的主题各小组将集中的资料仔细研究后,共同确定一个易于探究学习的主题。 根据题目选材主题确定后,根据主题选择材料,将没有用的材料删掉,将有用的保留下来,如果资料不够可以重新去收集。 使用软件制作webquest所有资料准备就绪后,小组中的一个或是几个人负责以webquest的格式

7、,使用网页制作软件(Dreamweaver或FrontPage)开始制作。 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鲜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空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运用积累的成语、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出。这样,即巩固了所学的材料,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等,达到“一石多鸟”的效果。教师给予指导在各小组制作的过程中,教师要密切关注各小组的进程;对于学生遇到的困难要及时解决,不时地给予指导。 组内讨论,组间交流每隔一段时间小组集合一次,对所遇到的问题进行总结

8、。各小组间也可交流心得。 三、总结阶段 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远。而对那些特别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教授”和“助教”均原为学官称谓。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则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助教”在古代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分明晰。唐代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助教”一席,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至明清两代,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助教”,其身价不谓显赫,也称得上朝廷要员。至此,无论是“博士”“

9、讲师”,还是“教授”“助教”,其今日教师应具有的基本概念都具有了。该阶段就是展示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评价的过程。教师把各小组做好的webquest汇总,安排一定的时间进行评分。在评分时,先由小组成员简单地介绍自己的作品、分工、制作的意义;教师向小组所有成员提问;其他小组也可参与评价;最后教师从美观、实用方面综合打分。 总之,混合学习不再片面强调网络教学而忽略课堂教学;不再片面强调计算机和网络的利用而忽略其他媒体的利用。无论是学校教育还是企业培训,混合学习对它们都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作为将要走上教师岗位的我们,可以运用混合学习来指导我们将来的教学。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