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课中基于博客的导学案教学模式应用.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01665 上传时间:2019-01-0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技术课中基于博客的导学案教学模式应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信息技术课中基于博客的导学案教学模式应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信息技术课中基于博客的导学案教学模式应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信息技术课中基于博客的导学案教学模式应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技术课中基于博客的导学案教学模式应用.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信息技术课中基于博客的导学案教学模式应用 传统的教学模式会导致学生知识的获取依赖于教师的教,自主学习的愿望与能力不强,缺乏自主探究知识和带着问题去阅读的习惯。为改变这样的一种学习现状,我们应用一种教师少教,学生多学的方法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在信息息技术课中应用基于博客的导学案教学模式将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充分发挥博客的开放性和自由性,再结合导学案能培养学生自觉学习、主动探究的能力和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优势,学生必将会成为学习的主人。 博客 导学案 自主 优势 G434 A 2095-3089(2018)11-0092-01 信息技术的普及使每一位学生都有可能接触到各种电子产品,然而在

2、日常信息技术课堂中,学生只是热衷于使用电子产品,自主学习的愿望与能力不强,缺乏自主探究知识和带着问题去阅读的习惯。学生普遍存在依赖老师把知识直接传授给他们的现象,长此以往会影响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著名人本主义教育家罗杰斯有句名言只有学生自己发现、探究的知识,才是活的、有用的知识。信息技术是一门操作性强,创造性强的学科,因此通过利用博客导学案开展信息技术自主学习方式,可以培养学生主动获取信息,构建知识的能力。 一、传统的信息技术课的不足 在目前的大多数信息技术课中,许多教师采用的是这样的一种教学模式教师课前写好教案,教师在课堂上顺着教案的内容,采用讲授法或任务驱动法进行教学,虽然教师也会设

3、计一些探究活动或启发性提问,但学生还是要等到上课的时候,依赖于教师的驱动才去学习,甚至有些还是离不开教师演示后,学生再练习操作的方法,学生的学习带有较强的模仿性,带有一定的被动性。 学生一但习惯于这样的一种学习模式,学生会失去一种主动获取知识的意识,总是觉得学习是老师的任务,老师不布置,自己就不会主动去学,不能够自主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从而导致创新能力不强。 二、信息技术课中基于博客的导学案教学模式 1.编写优秀的导学案 在基于博客的导学案教学模式下,导学案的编写是关键性的第一步,因为导学案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到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教师编写的导学案要符合小学生的学习特点,篇幅不能过长,力求简明扼要

4、,必须以学生为出发点和归宿点,要为学生的自学服务,要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以及学生的心理特点,学习目标要明确,问题的设置要具有层次性和启发性,导学案中的问题设置都是一步一步地去引导学生自己去阅读教材,把教材中的学习内容全面并突出重难点地呈现给学生,再通过尝试实践,鼓励学生自己去总结知识点和发现规律,能把教材中的知识内化为自己头脑中的知识,学会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 2.发布导学案,学生在家自学或在校课堂学习 教师把导学案发布在博客中,学生可以在家阅读博客,以博客中的导学案为向导进行自学预习,实现翻转课堂的功能。在课堂上,教师只需要做一个生动的课前导入,然后学生打开教师的博客,独自阅读

5、博客中的导学案里的内容,根据导学案中的问题再认真查阅教材进行学习,先独立地进行上机操作,自学过程中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再和小组成员讨论研究。如果学生在课堂上完成不了学习任务或者想再进行深入的探究,则可以放学晚上回家或利用节假日进行继续学习。 三、信息技术课中基于博客的导学案教学优势 1.博客为学生提供自由的学习时间和空间 博客的开放性非常好,学生的学习不再局限于在课堂上,学习的时间也不再固定,把学习延伸到了课外。学生只要有电脑或IPAD,再接入INTER网,就可以进行学习,给学生提供了非常自由的学习时间和空间。课前,学生可以在家里进行自主的学习,课后,学生可以把在课堂上没研究透的问题在家里继续进

6、行研究。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下,学生会逐步善于发现问题,乐于探究问题,勤于思考的优秀学习品质,并会构建自己的知识架构。 2.博客能激发学生的参与和讨论, 有利于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 博客的交互性强,同时博客是一种新的网络交流工具,学生对其有浓厚的兴趣和好奇心,学生喜欢利用它来进行学习,有利于实现师生交流和生生交流,提高学生与人交往,学会分享的能力。学生可以把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学习中的一些体会,发布在博客中,从而引发其它同学的思考,让学生的思想在碰撞中擦出智慧的火花,实现了交流中取得共同进步。在信息技术课堂上,学生上网打开博客中的导学案,自己静静地阅读导学案,一边阅读,一边思考,同时上机操作实践,

7、还可以和同学讨论,和教师一起探讨,这样的学习环境没有任何的压力,师生是平等的,老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好伙伴,大家都在一种宽松和谐的氛围中进行学习。 3.博客能实现知识的快速呈现 利用博客,有利快速呈现学习内容和学习任务。学生通过上网浏览博客中的导学案,就可以快速了解每一节课的学习内容,以及重难点,还有要完成的任务,为信息技术课的任务驱动教学提供了很好的条件。 4.导学案能培养学生自觉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主动探究的能力 在传统的信息技术课中,教师都是提前备好课,写好教案,在课堂中把操作一步步地演示给学看,然后学生模仿教师的操作,这是一种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存在极

8、大的障碍,会使学生的思维模式僵化,公式化,不具有灵活的发散性。因为导学案是教师精心编写的,导学案中的每一个问题,都渗透了教材的中的知识点,学生只要按照导学案的问题去思考,按照导学案去操作、去尝试、去练习,学生自然会掌握每一课的知识点,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系统。经过长期这样的训练,学生只要遇到任何问题都会主动积极地去思考,录求问题的答案,养成勤学善思的好习惯,学生就会成为学习的主人。真正实现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的新课程教学要求。 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

9、。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5.利用导学案进行学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

10、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利用导学案的学习过程,首先是要求学生阅读导学案,其次是学生要根据导学案中设置的问题去阅读教材,从教材中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长期如此操作,让学生真正地认

11、识到通过阅读可以获得丰富的知识,懂得看书的过程需要边阅读边思考才会有收获,从而培养了学生学会看书,学会自学的能力。同时,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了,也有利于其它科目的学习,学生的读题能力提高了,解题的能力自然也就会提高。 信息技术课中基于博客的导学案教学模式正如捷克著名的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这样一句话“找出一种教育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多学。”对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热爱学习,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创新运用能力将会起到极大作用,运用这样的方式进行学习,学生将会成为会学习,会思考的学习主人。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

12、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足够的“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