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在老年糖尿病患者饮食误区的作用.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02021 上传时间:2019-01-0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健康教育在老年糖尿病患者饮食误区的作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健康教育在老年糖尿病患者饮食误区的作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健康教育在老年糖尿病患者饮食误区的作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健康教育在老年糖尿病患者饮食误区的作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健康教育在老年糖尿病患者饮食误区的作用.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健康教育在老年糖尿病患者饮食误区的作用 目的通过对老年糖尿病患者饮食误区的纠正,建立良好饮食习惯。方法对48例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饮食健康教育。结果所有患者认识到饮食控制的重要性, 80%患者纠正了不良饮食倾向。85%的患者建立了正确的饮食习惯。结论对糖尿病患者饮食进行健康教育,可减少其并发症的发生,利于疾病的良好控制。 糖尿病 饮食误区 健康教育 老年人糖尿病的发生、发展及并发症的出现与饮食密切相关,而一些中老年人因对疾病认知能力差,记忆力下降等原因,对饮食控制模糊不清,存在不少误区,使疾病长期得不到有效控制1。我们在临床工作中,通过对48例老年糖尿病患者的饮食进行健康教育,取得了满意效果,现

2、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48例患者,男性26例,女性12例,年龄4870岁,均为2型糖尿病患者,患者在日常饮食中均存在对饮食控制模糊不清,或有不良饮食倾向。 1.2 患者常见的不良饮食倾向及误区 控制主食主食尽量不吃,副食不节制,以较多的动物蛋白和脂肪取代主食,结果造成机体的碳水化合物供热能不足,蛋白质脂肪在代谢中分解不完全,易诱发酮症和酮症酸中毒。饥饿疗法认为饮食控制越少越好,使机体处于饥饿状态,结果易发生低血糖及诱发酮症和酮症酸中毒。不吃早餐致使机体在十几个小时不能得到能量补充,会使体内血糖波动过大。控制正餐食量控制正餐食量,增加零食,尤其是一些含糖量高的糕

3、点水果等,使血糖升高。禁食水果除甜食不吃外,其他食物不控制这是很多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良最普遍的原因。禁食水果一切水果都不吃。重视药物治疗,轻视饮食控制。认为反正口服降能药,控不控制饮食无所谓,使血糖长期处于高水平。轻信偏方长期大量进食某一种食物。而偏离了平衡膳食的轨道,导致病情恶化。 2 结果 通过对48例糖尿病患者进行饮食健康教育,使所有患者及家属认识到了饮食控制的重要性。80%的患者纠正了不良的饮食倾向, 85%的患者掌握并建立了良好的饮食习惯,配合药物、运动等治疗手段,使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得到有效地控制,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 3 健康教育的方法 3.1 座谈式教育 通过个别谈心,耐心

4、解答患者提问,指出不良饮食习惯的危害,根据每个人饮食习惯一对一口头教育。 3.2 文字教育 通过发放健康教育宣传材料,小册子、健康教育处方、图文并茂,进行生动地指导。 3.3 群体教育 利用多媒体进行集中地指导,使患者对糖尿病的饮食治疗有了全面地了解及掌握。 4 健康教育的内容 4.1 糖尿病饮食控制的重要性 饮食控制是治疗糖尿病的“五驾马车”(饮食、运动、药物、监测、教育)之一,也是所有糖尿病患者的基础治疗,不论是哪一类糖尿病,病情是轻是重,有无并发症,是否应用药物治疗,都应坚持饮食治疗2。正常人进餐后,血糖很快升高,这时胰岛受到升高的葡萄糖等因素刺激,及时释放足量的胰岛素,使葡萄糖被利用或

5、转化成糖原及脂肪,所以血糖总是维护在一定的范围内,不会升的过高,当发生糖尿病时,进食后胰岛不能分泌足够的胰岛素或胰岛素不敏感,饭后血糖就会明显升高,进食越多,血糖越高,尿糖也随之增高,这样就形成越吃越瘦越瘦越吃的恶性循环。所以饮食治疗是最基本的治疗措施,一定要养成正确的饮食习惯。 4.2 良好的饮食习惯培养的方法 4.2.1 合理膳食,均衡营养 教会患者根据自己的身高、体重、活动量计算每日的摄入量,每天进食适量的谷类、肉类、蔬菜、豆类、蛋及奶类食物。并不是吃的越少越好,而是要营养全面平衡,不挑食、不偏食、任何一种食物都不能满足人体每日所需的营养素。 4.2.2 定时定量 一日三餐,要定时定量,

6、将每天的主食分为早餐1/5,中、晚餐各占2/5,如果餐后血糖高,则少量多餐,即从全日主食中扣留2530 g主食,分别于上午910时,下午34时,晚上睡前作为加餐。可达到预防低血糖及主餐后高血糖,早餐一定要吃,若不吃早餐,易发生中餐前低血糖,而且午餐容易多吃,出现午餐后高血糖3。 4.2.3 清淡少油,低脂低胆固醇 食用油过多,增加心血管并发症的危险,每日烹调用油2030 g,各种烹调用植物油交替使用,如花生油、菜籽油、豆油,尽量不用动物油,不吃油炸食物,少食用香肠、咸肉,限制高糖高胆固醇食物,如动物内脏、罐头、甜点、冰淇淋、巧克力等。 4.2.4 适量蛋白质 蛋白质摄入量为1 g/(d?kg)

7、,不可过多食入以免增加肾脏的负担,鸡蛋每日可食一个,胆固醇明显增高时可吃一个鸡蛋白。 4.2.5 多吃新鲜蔬菜 蔬菜是维生素,矿物质、纤维素的主要来源,可减缓餐后血糖吸收的速度,每天应吃400500 g,特别是深绿色蔬菜。血糖恢复正常前只吃含糖量1% 4%的蔬菜,如冬瓜、油菜、大白菜、黄瓜、青笋、四季豆、菠菜、西葫芦、西红柿、蘑菇、韭菜、苦瓜、菜花、芹菜等。 4.2.6 水果限量食用 水果中含有很多微量元素,但也有碳水化合物,如果糖及葡萄糖,易使血糖升高,血糖控制不好时,尽量不吃水果。如餐后血糖11?1 mmol/L,或糖化血红蛋白6?5%,或血糖不稳定,忽高忽低等不可食用水果,但可食用含糖低

8、的西红柿(含糖2?2% )和黄瓜(含糖1?6% ),从中获取维生素、胡萝卜素、纤维素、矿物质。 4.2.7 清淡少盐,限饮酒 世界组织推荐健康人每日用盐不超过6 g,糖尿病非高血压不超过5 g。盐可诱发高血压,加速和加重糖尿病心血管病的发展,盐还能增加淀粉酶的活性,促进淀粉的消化和促进小肠吸收游离葡萄糖,使血糖上升。因此应尽量减少吃盐。 5 小结 糖尿病饮食控制是极为重要的治疗环节,关系着疾病的发展与转归,通过我们耐心、细致地饮食健康教育,使患者对饮食控制有了全面的了解与掌握,消除了饮食的误区,在思想上引起了重视,建立起良好的饮食习惯,减少了并发症发生的机率,缩短了住院时间,为患者出院后自己控

9、制饮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1屈宽顺.胰岛素治疗型糖尿病的效果观察.当代医学.2018.17(2)135 2吕阳梅?糖尿病新型饮食疗

10、法J?西安陕西科学技术,2018, 6(1) 2 观察内容的选择,我本着先静后动,由近及远的原则,有目的、有计划的先安排与幼儿生活接近的,能理解的观察内容。随机观察也是不可少的,是相当有趣的,如蜻蜓、蚯蚓、毛毛虫等,孩子一边观察,一边提问,兴趣很浓。我提供的观察对象,注意形象逼真,色彩鲜明,大小适中,引导幼儿多角度多层面地进行观察,保证每个幼儿看得到,看得清。看得清才能说得正确。在观察过程中指导。我注意帮助幼儿学习正确的观察方法,即按顺序观察和抓住事物的不同特征重点观察,观察与说话相结合,在观察中积累词汇,理解词汇,如一次我抓住时机,引导幼儿观察雷雨,雷雨前天空急剧变化,乌云密布,我问幼儿乌云

11、是什么样子的,有的孩子说乌云像大海的波浪。有的孩子说“乌云跑得飞快。”我加以肯定说“这是乌云滚滚。”当幼儿看到闪电时,我告诉他“这叫电光闪闪。”接着幼儿听到雷声惊叫起来,我抓住时机说“这就是雷声隆隆。”一会儿下起了大雨,我问“雨下得怎样?”幼儿说大极了,我就舀一盆水往下一倒,作比较观察,让幼儿掌握“倾盆大雨”这个词。雨后,我又带幼儿观察晴朗的天空,朗诵自编的一首儿歌“蓝天高,白云飘,鸟儿飞,树儿摇,太阳公公咪咪笑。”这样抓住特征见景生情,幼儿不仅印象深刻,对雷雨前后气象变化的词语学得快,记得牢,而且会应用。我还在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联想,让他们与以往学的词语、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在发展想象力中

12、发展语言。如啄木鸟的嘴是长长的,尖尖的,硬硬的,像医生用的手术刀样,给大树开刀治病。通过联想,幼儿能够生动形象地描述观察对象。3黄一鑫?早餐膳食成分改变对2型糖尿病血糖的影响J?中国糖尿病杂志, 2009, 17(1) 3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于是看,宋元时期小学教师被称为“老师”有案可稽。清代称主考官也为“老师”,而一般学堂里的先生则称为“教师”或“教习”。可见,“教师”一说是比较晚的事了。如今体会,“教师”的含义比之“老师”一说,具有资历和学识程度上较低一些的差别。辛亥革命后,教师与其他官员一样依法令任命,故又称“教师”为“教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