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挖掘美感因素,促进语文课堂教学.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02230 上传时间:2019-01-0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充分挖掘美感因素,促进语文课堂教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充分挖掘美感因素,促进语文课堂教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充分挖掘美感因素,促进语文课堂教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充分挖掘美感因素,促进语文课堂教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充分挖掘美感因素,促进语文课堂教学.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充分挖掘美感因素,促进语文课堂教学 在语文学科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挖掘美感因素,进行美感教育,不仅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学生的心灵,而且能够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益。 一、教师的语言要美 教师的语言美不美,对学生的听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语言美,首先表现为语音悦耳,节奏明快,音韵准确。一段精粹的散文,一首深沉的诗歌,一篇意义深远的小说,教师朗读时,如果音色优美,语调抑扬顿挫,富有磁性,轻则像微风拂过琴弦余音袅袅,重则似金鼓齐鸣铿锵作响,将给学生带来无尽的美感,产生阅读、学习的兴趣。语言美还表现在感情上,教材中的课文,一般都带有不同的情感,教师在讲读时,若充满激情,感情炽烈,学生会很快受到感染,与文章

2、中的情境融为一体,产生如身临其境之感。语言美还表现在用语的规范上,一个优秀语文教师的课堂语言,整理出来就是一篇很好的文章有严谨的结构,清晰的层次,优美的词句。这样,整个课堂以规范的语言,紧紧牵着学生的思维,学生听得入耳,记得调理,课堂教学效益就明显提高。 二、教师的板书要美 板书是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恰当合理的板书,能准确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体现课文的骨架,把握文章的脉络,体现作者的写作思路,表现文章的主题思想,让学生对课文内容一目了然。美的板书是文章的高度概括,是文章精髓的高度集中。清晰、工整的字迹,条理、醒目的结构,是板书设计的基本要求。如果能根据文章设计出不仅实用而且更为精巧的板书,

3、将使学生对当堂所学的知识把握得既快又准。因此,广大教师在备课时,会精心设计板书,这不仅有助于教师的“教”,而且有助于学生的“学”,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优化课堂教学。 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

4、,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足够的“米”。三、教师要用自然美去感染学

5、生 语文教材中有很多是描绘大自然的,如,春沁园春?雪等。在教学时,教师可运用现代化的网络课件展示真实的美景,把学生带到美丽的大自然中去。让学生观赏那美丽的风光,领略那江河湖海的壮阔美丽,欣赏那山月云雾的千姿百态,充分体验大自然的美。这样,不仅净化了学生的心灵,陶冶了学生的情操,而且培养了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情感,使教学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教师要善于用人物形象的美感染学生 教材中的文学作品,一般都是靠形象体现主题。作品中的任何一个美好形象,都会给人以美的教育和感染。如,谁是最可爱的人中的马玉祥,七根火柴中的无名战士,等等,这些形象都是美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这些美的

6、形象,来打动学生的心灵,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足够的“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