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少数民族教育的几点思考.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02660 上传时间:2019-01-0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中国少数民族教育的几点思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关于中国少数民族教育的几点思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关于中国少数民族教育的几点思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关于中国少数民族教育的几点思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中国少数民族教育的几点思考.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关于中国少数民族教育的几点思考 少数民族教育是中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课改与素质教育的发展也给少数民族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挑战。少数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关系到其在高级人才与劳动力市场上的竞争能力,也直接影响了其在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的经济体系、政治结构及文化生活的相对地位。因此,必须将少数民族教育全面纳入我国整体教育的发展规划之中。本文旨在探讨我国少数民族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发展策略。 少数民族 教育事业 现状 发展 策略 在21世纪的新时代背景下,无论从内部还是境外中国都面临了更新的发展环境与态势。而少数民族教育的水平和质量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了其整体素质,也关乎了我国的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

2、。因此,思考并规划我国少数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应立足于国家现代化和少数民族长远发展的角度,认真分析当前教育体系中所存在的问题,合理进行必要的调整与改进。 一、我国少数民族教育的发展历史 少数民族教育也被称为民族教育,是对我国除了汉族以外的少 数民族所实施的教育。依照其发展历史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1.新中国成立到1956年的社会主义民族教育体系的初创时期; 2.1957-1966年,民族教育不断向前的迈进阶段; 3.1966-1976年,民族教育事业的停滞不前阶段; 4.1977年到现在,民族教育政策进一步落实、恢复与进一步发展时期; 这几十年来,党和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与措施,从财力、人力

3、、物力等多方面进行了大力支援与扶持,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由于种种原因的影响与制约,当前的少数民族教育中仍然存在很多的问题与困难,距离民族区域四个现代化的需要还很远,也很难赶上改革开放及世界新技术革命发展形势的需求。 二、我国少数民族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近些年来,我国对少数民族的教育与发展投入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在各项制度与资金等的大力支持下,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也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与成效,但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影响并限制了少数民族教育的建设与发展。 1.据相关调研数据显示,大部分少数少数民族地区实施了免费义务教育,但部分偏远区县,由于地势、环境等方面因素影响,并未全部普及、实施义务教育,普及任务

4、困难重重,也存在了很高的辍学率和完成率; 2.师资水平与能力还存在一定差异。与其他发达地区相比,少数民族地区的师资力量比较薄弱,能力、学历、经验、职称等方面都还存在巨大的差距。同时,少数民族地区偏远,地势与环境等都比较恶劣,所以教师人数极度短缺,从而导致了教育资源的落后,学生受教育水平比较低下; 3.缺乏教育资金的支持。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水平低下,没有足够的资金去购置相关的图书及设备,缺乏完备的教学环境,学生缺少动手实践的机会,没有丰富的资料可供阅读,只能对书本知识死记硬背,这也降低了学生的学习欲望,浪费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打击了教师的积极性,也直接限制了学生独立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发挥。 三、中国

5、少数民族教育的策略思考 少数民族是我国的重要力量,其教育水平的高低对当地人才在国家市场经济整体中的竞争能力有直接影响作用。以云南为例,云南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除汉族外共有25个人口在4000人以上的少数民族,所以,必须积极推进该地区义务教育的科学发展与全面发展,强化教育发展力度,提升少数民族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 1.义务教育阶段实施免费政策 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发育程度差异大,社会形态发展历程也不一,经济条件有限,偏远地区交通、通讯等设施都不够完善,所以教育很难有效开展。因此,国家应正式制定并出台多种政策,鼓励并支持云南少数民族区域大力发展教育事业。 例如加大教育资金、资源的投入力度,

6、义务教育阶段实施免费政策,免去各种学费与杂费,让学生都能“上得起学”;而在非义务教育阶段,可以适当投入补助,建立健全的贫困资助机制,如依照比例与具体情况为寄宿学生提供生活补助、免费午餐等,解决学生的后顾之忧,使其能够安心接受教育,更好的学习文化知识。 2.建立专业技能过硬的高素质师资队伍 少数民族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对教育师资队伍的高要求性。所以,应改革、重组少数民族地区的师资培训中心和教育中心,培养热爱教师职业的学生与人才,同时,适当减免师范生的学费与各种费用,鼓励学生毕业后积极主动地回到当地任教,支持当地教师资源力量,尤其是双语教师应得到更为充分的重视,增强少数民族的教育力量。 此外,国家还应

7、采用各种激励措施,鼓励优秀的毕业生与教师等资源去边远地区进行支教与服务。在提供必要的岗位津贴外还应不断提高少数民族教师的工资及各项福利待遇,不断改善并优化教学环境;同时,依据任教年限和经验资质等适当调整薪酬待遇,增强教师的信心和积极性,建立稳定且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促使其长期扎根在少数民族地区。 3.通过远程教育的开展实现资源共享 伴随着互联网技术与经济的发展,少数民族地区也应与时俱进,不断引进互联网及多媒体等技术,广泛开展远程教育,使每个地区都能实现沟通与联动,从而共享资源,大力开发民族教育资源。同时,需要注意的是,考虑到少数民族学生的特殊性特别是语言方面,远程教育的开展应综合整合双语教育资源

8、,以便于当地学生接受远程教育和学习。 此外,由于少数民族受多种条件的限制,所以国家与当地政府更应加大投入、扶持力度。例如建立专项经费,定期开展专门项目,培养并引进专业技能过硬的技术人员,以提供高效的支持,指导远程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更加有效的实现科学技术和教育资源的高度结合。 此外,少数民族地区教育还应踊跃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依据本地经济发展的需求,开展多种形式的职业教育;同时可以鼓励少数民族中学设计普通班与职业班,使中、小学毕业生都能学到一技之长,进而从根本上克服新时期的流失现象。 四、结语 总而言之,少数民族教育是中国教育整体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少数民族教育的发展不能一蹴而就,而是一项长期

9、且复杂的工程,需要国家、当地政府、教育工作者、学生等群体长期坚持不懈的投入与努力。国家与当地政府应合理制定并出台多项优惠政策,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投入力度和重视程度,立足于少数民族地区的特殊特点,结合实际实施科学的策略,进而促进少数民族教育的全面、快速发展,提升少数民族地区的整体素质与能力,为构建民族统一、社会稳定的新时期中国而奠定良好的基础。 1马联菊.关于发展少数民族教育的几点思考J,康定学刊,2018(9)75-77. “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

10、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2马戎.关于中国少数民族教育的几点思考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3)6-10. 要练说,先

11、练胆。说话胆小是幼儿语言发展的障碍。不少幼儿当众说话时显得胆怯有的结巴重复,面红耳赤;有的声音极低,自讲自听;有的低头不语,扯衣服,扭身子。总之,说话时外部表现不自然。我抓住练胆这个关键,面向全体,偏向差生。一是和幼儿建立和谐的语言交流关系。每当和幼儿讲话时,我总是笑脸相迎,声音亲切,动作亲昵,消除幼儿畏惧心理,让他能主动的、无拘无束地和我交谈。二是注重培养幼儿敢于当众说话的习惯。或在课堂教学中,改变过去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取消了先举手后发言的约束,多采取自由讨论和谈话的形式,给每个幼儿较多的当众说话的机会,培养幼儿爱说话敢说话的兴趣,对一些说话有困难的幼儿,我总是认真地耐心地听,热

12、情地帮助和鼓励他把话说完、说好,增强其说话的勇气和把话说好的信心。三是要提明确的说话要求,在说话训练中不断提高,我要求每个幼儿在说话时要仪态大方,口齿清楚,声音响亮,学会用眼神。对说得好的幼儿,即使是某一方面,我都抓住教育,提出表扬,并要其他幼儿模仿。长期坚持,不断训练,幼儿说话胆量也在不断提高。3赵莺.对少数民族教育的几点思考J,文化教育,2018(1)217.“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