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初中数学习题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03052 上传时间:2019-01-0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初中数学习题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关于初中数学习题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关于初中数学习题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关于初中数学习题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初中数学习题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关于初中数学习题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在课程改革进行中,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学生在日常学习过程中主动探索、积极思考已经成为初中数学教师亟需关注和解决的问题。本文从分析初中数学习题教学的特征入手,研究创新意识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并简单讨论了应该如何在日常教学环节中激发学生的数学创新思维。 初中数学;习题教学;创新意识 新课改模式进行中,学生将逐渐成为课堂主体并成为推动课程进行的主要动力。这种情况下,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主动探究数学学习中的乐趣,让学生怀有兴趣和创新意识进行学习是教师的主要任务。将创新意识培养纳入日常授课范围,鼓励学生对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的数学现象保持好奇心

2、与求知欲,让初中数学习题教学更富趣味性和科学性将成为今后一个时期内初中数学课堂的教学重点。 一、初中数学习题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授课模式僵化。我们可以将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模式总结概括为题海教学模式,这种授课模式下,学生每天需要做大量的数学习题并通过练习不同题目来加强对知识点的了解和认识。这种教学模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学生对数学概念的了解,但无法深化学生的学习意识,容易使学生产生厌烦心理和逆反心理,进而对习题教学这种模式产生反感,并出现课堂学习效率降低的情况。与此同时,僵化的教学模式还会限制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让课程的重复性增强、针对性下降,无法满足每位同学的不同要求,也不能让数学习题教学发

3、挥出预期的作用。 2、学生主体意识缺乏。在习题教学模式下,初中数学课程逐渐形成了以题目为主导,以做题为强化方式,讲题为学习过程的学习模式。简言之,习题教学模式就是通过大量题目的积累来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了解和应用,让他们在做题环节中掌握知识点出现的规律。但这种教学模式过分依赖题海战术,用题目取代了学生的练习实践,让他们只会做题而忽视了生活中的数学现象。这种情况下,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不强,缺乏学习主动性,无法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也不能将自身对数学知识点的理解进行交流和反馈。 3、数学知识体系构建困难。从教材安排上看,初中数学课本遵循着从易到难的基本原则,将数学知识分割成一些学生能够理解和接受的内容

4、。这种模式下,需要学生通过独立思考与课后深入复习来实现数学知识体系的建构,并在知识网络建构的过程中加深对已学知识的理解,并为接下来要深入学习的内容打好理论基础。习题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简化了初中数学的学习过程,对课堂教学环节与理论知识讲授环节进行了压缩,逐渐形成了以题目为授课中心,以解题思维培养为授课重点的教学结构。此时,如果学生不能将数学知识融会贯通,从有限的题目中提取出有用的数学知识,就很难形成完整的数学知识结构体系。 二、初中数学习题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方案 1、优化师生关系,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意识的养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要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就要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对他们进行引导和帮助

5、,让他们逐步认识到创新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并主动投入到数学教学模式的改革过程中来。 师生关系在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环节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要提高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效率,不仅要保证教师对教材的理解程度足够深,同时也要保证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环节中来,主动推进课程进展,利用自身的好奇心与探究性思维来推动授课环节的继续进行。要改变学生被动接受数学知识的现状,就要打破原有的僵化模式,让学生有勇气在课堂上提出并表达个人意见,将数学习题教学真正视为一种师生平等互动交流的新型学习过程。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是平等的,他们互相探讨,互相启发,在相对轻松的环节中对已学知识进行总结归纳并从中发现问题,以此引出

6、新内容的学习。 需要注意的是,此时的教师是学生的引导者和帮助者而非他们的约束者。教师应给予学生更为自由的想象与实践空间,鼓励学生大胆猜测、积极探索、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发现并解决问题,并在学生遇到困难时对他们进行引导与启发,让学生在鼓励的环境下逐步成长,最终养成自主学习与趣味性学习的习惯。 2、习题教学中拓展活动空间,激发创新意识。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思维就要给予他们足够的思考和自由活动空间,将他们从僵化的教学环境中解放出来,让他们有机会进行自主思考与独立探索。 习题教学模式下,教师不应将授课目标局限在对一道题的解答上,而是应该为学生提供在发现与再创造的机会,让他们在解题过程中养成数学思考

7、思维,真正做到举一反三。对于初中数学考试中常见的几何问题求图形中阴影部分的面积这类题目,教师可以在讲解过程中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通过拆分法、拼接法、替换法、重组法等不同方式对题目进行解答,而非遵循标准答案中的定式。这种情况下,学生可以在小组讨论与班级活动的过程中不断发掘问题的新解法,而这有利于变通他们的思维,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与探索精神,帮助他们将这些解法运用到其他问题的解决过程总,以此充实他们的数学思维,丰富他们的数学解题思路。 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

8、师们又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其实,只要应用得当,“死记硬背”与提高学生素质并不矛盾。相反,它恰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3、发掘教材习题潜力。在初中数学习题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丰富学生的见识,让他们接触和了解更多的数学题类型,同时还要保证题目的经典性与针对性,让学生在做题的同时能够收获数学知识并总结出相关的数学规律。做题与总结规律的过程实际上是学生进行再创造性学习的过程,这个过程中,题目的开放性与综合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与创新能力,教师应鼓励学生多做一些开放性题目,让他们在探究和讨论的过程中发现新内容,总结新规律,真正做到将教材吃透,对基本知识点的掌握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

9、 三、结语 要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提高他们的做题能力与分析能力就必须在例题、实际教学过程中合理安排授课结构,精心设计问题,让创新意识真正融入习题教学的每个环节当中,让学生有空间、有机会进行思考和探索。 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鲜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空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运用积累的成语、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出。这样,即巩固了所学的材料,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等,达到“一石多鸟”的效果。 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

10、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足够的“米”。1 陶永琴.培养学生合情推理能力初探J. 科学咨询(科技?管理). 2018(08)55-56 2 穆丹.浅谈小学低年级数学合情推理能力的现状和培养对策J. 新课程学习(下). 2018(01)43-4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