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哲学思考.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03255 上传时间:2019-01-08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9.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哲学思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哲学思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哲学思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哲学思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哲学思考.doc(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哲学思考 摘 要 整个社会正处于广泛而深度的变革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来自系统内外环境的双重挤压。它必须用哲学的高度观照实存,从理念、方法、体系三个方面实现自身的变革与创新,以突出时代之围。 改革开放以来,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内外部环境的双重挤压:在系统内部,高等教育快速的规模扩张带来了高等教育的观念、作用、社会职能以及课程、学术标准、规模、教学形式、师生关系、教育机构之间的界限、管理模式、选拔学生和老师的原则与步骤等维度从一元化走向多样化;在系统外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整个社会正处于一个广泛而深度的变革时代。民族与世界、继承与创新、变革与稳定的两

2、难选择不断出现在前行的苦旅进程中。面对社会期望目标不断增多和变化、社会环境变化不断作难和要求、受教育者从自身到特征所发生的巨大变化、变革本身所带来的价值断裂等等新问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从理念、方法、体系实现自身的变革与创新,以突出时代之围。 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理念创新 中国是一个农耕文化为背景、以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古国。民族的心理结构和文化遗传图式中沉淀着血缘、地域、宗法制度相结合的整体主义文化传统,这种传统“在理论上表现为自觉的方法原则和价值原则,在大众心理层面则表现为一种固定的思维模式和价值取向”。这种“人的依附性”为特征的教育,必然是一元话语当阳称尊、用规训来建构顺从、驯服

3、、幽闭的人格目标,而人不“在场”的教育。它与开放、多元、人本等时代精神存在着巨大的冲突与隔阂。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必须在重新认识群己关系的基础上来厘清教育的本质,首先实现理念创新。 1.1 以人为本思想的高扬与贯彻 “人是全部人类活动和全部人类关系的本质、基础”。围绕人、为了人、解放人和发展人是马克思主义的终极目标。长期以来,受苏联模式的影响,我们把社会(集体)抽象为实体的概念而“成为与人对立的异化物”(鲁洁)。这种对群己关系的理解与整体主义的传统文化相结合,使得教育愈发关注被抽象了的社会需要而漠视了活生生的人本身。这种教育只聚光于人的有工具属性,培养的是一种没有独立的人格的人。 我们要高

4、扬和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既是对马克思主义解蔽式的理解,又是对启蒙以来“单向度的人”的超越:首先,这种新人是指具有类本质、“世界历史性的人”。他(她)不是“单子式”的孤独存在,而是以“个体的独立的存在、个体多样的发展为前提”,“内在的包涵了个人与他人、与社会的统一”;其次,这里的“本”是指这种教育始终以人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将人视为手段而不是目的,既教人如何生存又导人为何而生;再次,以人为本教育的终极目标指向的是马克思所说的“自由个性。”只有在这样的教育之中,才能真正实现手段与目的、个人与社会以及人本质中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完满结合。 1.2 “主体能动”的张扬与效应 主体作为一个哲学概念,从

5、认识论角度理解,它所指向的是从事实践活动的、现实的人。而人在与客体的关系中表现出的能动的、积极的、区别于物的主动态势,最鲜明的体现了人的本质力量。从这个意义来讲,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不等同于主客体间的纯粹的认知过程,也不同于主体对客体单向度的改造过程,而应该是发生在(师生)主体间的理解和体悟的活动:以教学或其他教育活动为媒介,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在对教育资料进行共同诠释的活动中,二者间不断出现认识的双向建构,最终双方不断生成对意义新的理解与体悟。正是在这样的过程中,受教育者思想与品德结构处于失衡-重构的往复运动中,从而实现层次的不断提升。 理解和体悟是地位平等的主体之间的一种对话,所以,受教育者在思想

6、政治教育过程中始终处于主体的地位,而受教育者发挥其能动性不仅仅是依靠教育者的尊重,其本身构成了新的理解和体悟生成的前提。从这个角度而言,个体的能动性发挥程度决定其自身境界提高的关键因素,而实现个体的自我教育也是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应然追求。 1.3 培养目标的大众化转型 精英阶段的高等教育以培育国家管理精英和高级研究者为教育目标。大众化阶段的高等教育,必须满足数量众多、需求各异的人群对教育的诉求,教育目标的多样化成为与阶段性要求保持适切性的前提。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实现自身的转型才能在新的时代取得存在的“合法性”地位。 首先,思想政治教育不仅培养精英,还要观照大众的需求。所以,在培养模式上,必

7、须从一元化走向多样化,以满足“合格建设者”、“可靠接班人”、“高素质劳动者”、“拔尖创新人才”对于思想政治素质的多样化需求。其次,在教育内容上,不仅要关注人的自觉的、系统的、深刻的、理性的意识层面的培养,以锻造其坚强的意志、高尚的品格。再次,在教与学形式上,单纯的知识授受的认知方式(“知道”)必须走向多元、走入生活。受教育者还将在多样化的教育活动/情境中体验所学(“体道”),完成知识、素质、能力诸方面的全面发展。 1.4 民族本位的全球化视野 全球化与信息社会的双重效应,决定了异质文化间的碰撞日益频繁和不可回避。只有保持优良的民族文化心理结构和遗传图式,才能在文化的交融中始终以主体性的地位有选

8、择地同化和顺应异质文化,同时实现对文化传统的更新与超越。否则,在这个过程中处于不利地位者将会被强势文化所吞噬,成为种族概念上的民族。作为教育系统中关涉价值观的领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对民族传统文化扬弃的继承;二是对外来文化批判的吸收这两个时代命题。 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具备全球视野、保持开放意识,从提升人的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来予以应对:一是加快和加强对传统文化整理和提炼,系统地将其纳入所有层级的教育内容之中,同时在包括教育在内的社会生活场域中始终维护和坚守民族文化的主体性地位。二是摒弃保守思想,以主动适应的态度,加强对异质文化的了解与研究,将其本质中(非形式)的精华纳入通识

9、课程,使受教育者系统地了解他者文化,成为融通各种文化精髓、具备全球化视野的新人。 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法创新 2.1 理解体悟的教育方法 “自然需要说明,而人需要理解”(狄尔泰)。说明只限于对物的认知;而理解既包括认知也包括对“意义”的觉解,它是“认识借助概念、通过分析、比较、概括以及联想、直觉等逻辑或非逻辑的思维方式,领会和把握事物的内部联系、本质及其规律的思维过程。”个体精神世界的生成既有对客观世界的认知也有对人的世界的理解。在这个认识过程中,逻辑、归纳、推理是人们理性的认识方法,情感、直觉、领悟是人们非理性的一种认识方法。只有理性方法与非理性方法的结合,才能构成人类认识在方法上的

10、圆融统一。 个体思想品德的形成,是认知、情感、意志、行为四个因素的相互作用的复杂过程,知与行构成了过程始与终的两端。认知过程是理性的,而情感和意志的形成却依赖理解和体悟,是理性与非理性相交织的。这个过程又分为内化和外化两个阶段。在内化阶段,认知的结果要同化或顺应到主体的思想品德结构中,理解和体悟是前提;在外化阶段,理解和体悟的积聚,推动着人的情感向意志的转化,最终从知走向行。 个体思想品德的形成,是人的理性与非理性方法综合运用的结果,理解和体悟对知与行起到了双向建构的作用,这种能力是人类独有的。因此,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以理解和体悟为主要方法的教育。理解和体悟必须在社会生活实践中进行,它不能仅把

11、外部规则作为习得过程,也不能将知或行作为终点。需要指出的是,任何外部规则、价值只有符合“你同时认为也能成为普遍规律的准则”(康德),才有可能真正为个体所接受。 2.2 平等对话的教学方法 与民族文化传统的呼应,以教师为中心、重视系统知识讲授的赫尔巴特课堂教学模式对我国的教育实践影响深远。在这种模式下,师与生的地位是单向依附的,体现着一种宰制与被宰制的主-客体的关系,使填鸭式知识灌输成为了一种教学范式,塑造了没有独立思考和批判思维的“知识容器”。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育人”而非“制器”。大学的教学活动更应该是师生间共同探求高深学问的过程。这就意味着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在教学活动中首先是地位上的平等

12、。将对话引入思想政治教育,是将受教育者预设为有独立人格的主体。哲学意义上的对话,并不仅仅是指狭义的言语应答,而是指主体间在价值相等、意义平等的意识之间一种开放式的双向互动,在相互倾听、接受和共享中实现视界融合,共同创生新的“意义”。 对话模式的教学范式是对片面追求效率的科学教育学的一种调适,是对“产婆术”、“习明纳”、“教学相长”这些人类教育思想精粹的理性回归。它关注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体现了平等探究学问的大学精神。 2.3 以哲学思辨作为方法论基础 因袭战争年代政治工作传统,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带有浓厚的军事化色彩。以迅速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追求效果、功用的实用主义成为指导实践的方法论基础

13、,这从侧面折光了思政学科建设的孱弱。作为一门关涉价值的学科,它不能止于感性活动的囿限而陷入对现实的崇拜。它应当插上思辨的翅膀,向至善的方向飞翔。 首先,应当加强学科建设,建立成熟的学科建制,按照教育规律和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来构建科学的理论框架,哲学的思辨能够观照实然现状,从而在理性层次上确定“应是”的路径,以此保持理论的真理方向;其次,哲学思辨还赋予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革命性和批判性,能够从理性的高度不断审视自身及其与外部环境的关系,从而实现对自身和现实的超越;再次,面临社会转型带来的价值观紊乱,对于诸如人与社会、理智与行为、他律与自律等等现实问题的思考,只有哲学的思辨才能为实践提供科学的理论指

14、导。 3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体系革新思考 3.1 知行合一的制度设计 “要使一件事情成为善的,只是合乎道德规律还不够,而必须同时也是为了道德而作出的。”臻于善,是知善与行善的复合体。作为观念领域的思想政治教育,其最终目标也是使受教育者做到知与行的圆融统一。没有行为的认知,是伪善的表现;非认知的行为仅是偶然巧合。这就要求在教育制度设计上必须对知行合一作充分考量,致力于培养“行焉而有得于心”的受教育者。 现有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制设计在客观上存在着知行脱节的现象:一是基于加强工作的初衷,不断强化其作为一种封闭性的独立系统。这种专门化的做法,是对教育目标的自我窄化和系统内部的自我切割,使思想政治教育

15、孤立于其他学科的教学活动、孤立于其他管理和训育子系统,导致了教书与育人、教学与教育的割裂。二是在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内部,理论教学和训育、管理是由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这两个异质、不关联的群体分别实施的,最终造成教育过程中知行环节的脱节。 作为“育人”的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并非以知为止,它还必须观照个体情、意、行的发展。在学校教育中,这一过程应该贯穿与所有学科的教学之中、体现在一切训育及管理活动之内。为强调而孤立的做法既损害了学科本身的建设,也破坏了教育的系统性。同时,“两张皮”的教育队伍只有实现同质化,才能保证教育过程是知行合一的。 3.2 亟待加强的思政队伍 观念和价值领域的教育是指向人精神世界。人

16、的复杂性决定这类教育对教育者本身有着极高的要求:既包括较高的专业素养,也包括高尚的德性修养。前者决定着教育的科学化水平,后者以自身作为行为的示范。 审视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特别是辅导员(班主任)队伍的建设,距离中央提出的职业化、专业(家)化的要求还相去甚远。入职门槛的非专业取向、工作内容的不确定性、岗位性质的模糊性等问题都制约着这支队伍的良性发展,这种状况不是以文件形式的规定和简单的待遇提高所能解决的。 大学生群体这个特殊的受教育对象,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能简单等同于军队“政委”的角色。作为学生精神的“牧师”,在职业道德、专业方向的要求上,有着比其他专业教师更高的要求和更严格的限定

17、。首先,必须按照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外延确定入职的专业门槛;其次,思想政治教育要厘清教育与工作的界限,按教育的逻辑来从事教育;再次,明确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教师身份,让其专门从事教育性活动。也许只有这样,这支队伍才能真正从革命化走向职业化、专业(家)化。 注释 Martin Trow:Problems in trite Tlransition from Elite to Mass Higher Education to Mass Higher Education,Conference on Future tructures of Post-Secondary Education,Paris 26th -29th June 1973. 王岩.冲突?契合?超越:个人主义与整体主义比较研究兼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主导价值观建构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5.6:58.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2:118. 鲁洁.当代德育基本理论探讨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5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46:104. 冯契.哲学大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 德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M.苗力田,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3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