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生活化的实现途径.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03602 上传时间:2019-01-0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3.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生活化的实现途径.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生活化的实现途径.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生活化的实现途径.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生活化的实现途径.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生活化的实现途径.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生活化的实现途径 摘要:在初中教学中,思想品德教育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因此,提高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效果非常重要。本文就将思想品德教育和生活结合提出了相关的策略。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以学校德育课程为中心的德育工作必须致力于培养有道德的人,而非仅有道德知识的人。”但在实际教学中,还是普遍存在“重知识、轻实践”“从书本上来,不能到生活中去”等问题,如何实现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生活化的价值归依仍然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重要话题。 一、教学目标生活化 教学目标生活化,是把课程的价值引导意图转化为学生学习与发展的内在需求,是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应特别注意的问题。在教学目标的设定上,教师

2、应有意识地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了解学生的实际需要,不拘泥于教材内容的限制。如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的生活节奏和消费习惯等都在改变,于是在初一的心理健康教育中,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增设“怎样正确地对待和使用手机”“如何防止家庭暴力”等教学内容,让学生走出课本、走进生活,不断理解社会生活的现实性,在学习中解决实际问题,并逐步完善自己。 二、教学内容生活化 在教材内容的组织和编排上,教师应注意选择能充分体现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内容,将生活中的典型现象和教学内容结合起来;在选取教学材料时,教师应紧跟时代步伐,敢于舍弃教材中一些过时的材料,大胆选取一些具有争论性的社会问题和现象,引导学生进行辩论,使他们在辨论中认

3、同主流的价值观念,明确自我与他人、个体与社会的矛盾统一,提高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同时,教材内容还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利于学生积极参与,这样才能创造出生动活泼的教学环境。 三、教学方式生活化 在教学方式上,教师应多研究学生的心理,探索一些学生喜欢且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如同伴教育,因为青少年往往更愿意听取或采纳同伴的意见和建议。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先有目的地培训一些有影响力和号召力的学生,再通过他们向更广的范围传播,这样可以起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在思想政治教学中,教师还要重视劳动教育,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教育机会。如在生活中,学生可以帮助父母分担家务,体谅父母的辛劳;吃完晚饭后

4、,学生可以帮助爸妈收拾碗筷;洗完澡后,学生可以自己洗衣物等。同时,教师还应该经常与家长沟通,让家长明白劳动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性,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独立生活和参与社会竞争的能力。 四、教学氛围生活化 美国著名教育家约翰?杜威曾指出:“能够影响行为,使行为有所改进和改善的道德观念是通过学校整体生活才能获得的。”校园是一个大家庭,每个人都能融入其中,并且受校园文化的感染。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提高校园文化的重视程度,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素养。 思想品德课教师不应局限于自己的课堂,或者把责任推给班主任和学校的德育部门,而应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把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氛围扩展到整个学校的德育氛围中。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说:“我们不能僵硬地把道德教育范围局限于教室中的课。它不是某时某刻的事情,而是每时每刻的事情。”因此,紧密联系生活的思想品德课才是真正有意义、有价值的课。 实现初中思想品德课生活化的价值回归,寻找课程与生活的结合点,搭建课堂教学向社会生活延伸的桥梁,进而使思想品德课教学成为学生认识生活、自主建构良好思想品德的过程,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未来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实际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