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术教学浅析.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03725 上传时间:2019-01-0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4.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美术教学浅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初中美术教学浅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初中美术教学浅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中美术教学浅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美术教学浅析.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初中美术教学浅析 美术教育,它并不是一门孤立的科目,它与其他各个科目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相信每位从事初中美术教育的教师都知道,绝大多数主课成绩优良的学生,其美术学习成绩也不会差,这正说明了美术与其他的课程都是相通的。美是存在与各个角落的,不同的科目都有着其自身的美的因素,只要你能善于发现,这就要求我们去提高审美能力了。现在的实如美术课本设有专题欣赏和随堂欣赏两部分内容,这就向我们美术教师提出了更高的专业要求,在平时的教学中不但要向学生传授画的基本技能,还要求在有限的课时内通过对学生不断的启发和熏陶,来培养他们感受美、认识美、创造美的能力。 审美能力激发兴趣合理评价 现在的实如美术课本设有专题

2、欣赏和随堂欣赏两部分内容,这就向我们美术教师提出了更高的专业要求。实践中,要求教师通过引导学生以美启智、以美助德、以美健体、以美促劳,开发了潜能、完善了人格、促进了个性发展,充分发挥了美术教育的综合育人功能。 1理论依据。 (1)生命教育理论。生命教育理论认为,人人都是平等的,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生命个体。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育崇尚精英的倾向仍然十分明显,导致语文、数学等主课学业成绩出色的学生备受教师的关注,而那些富有艺术天赋的学生则长期被忽视。生命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因此,美术教学必须考虑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人格等因素,让学生的人生有方向,生活有品味,成为有憧憬、有教养、有情趣的人。 (2)建构主

3、义理论。建构主义理论认为,人的认识本质是主体的“构造”过程,即主体借助自己的认知结构去主动构造知识。知识的获得是学生在一定的学习情境中,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因此,教师必须给学生提供具体经验,通过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去获得知识。初中美术教学就是要提供这样的机会让学生去体验,从而发展学生的审美创造力。 (3)美术学习理论。读书是学习,实践是更重要的学习。美术课程在初中各科中是活动性、实践性最强的课程之一。因此,初中美术教育不应该理性化、学术化,而应该在一定程度上使美术生活化,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兴趣盎然地掌握基本的美术文化知

4、识和技能,获得审美的愉悦体验,进一步增强学习美术的信心,做到“从做初中”、“从乐初中”。 2实施策略。 “开放审美”教学模式的实施在整体上体现为初中美术教学活动的主体性、发展性、开放性、全面性原则。模式通过提供给学生感受、表现、创造的机会,使学生主动参与到美术学习活动中,激发了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并使学生获得审美的体验和成功的欢愉,提高了他们的鉴赏能力和表现能力。模式的实施分以下四个环节: (1)创境激趣。教师要诱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励与唤醒学生的审美情趣。德可乐利指出:“兴趣是个水闸门。借助它,注意的水库被打开,并规定了流向。”本环节的任务是创境激趣、唤起动机、启动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

5、趣。兴趣的激发策略可用激趣、启趣、诱趣、引趣、导趣、评趣等方式。通过教法的创新性、形式的多样性、内容的丰富性,使学生对美术学习热情投入,做到乐于参与、乐于学习、乐于创新、乐于评价,获得美的熏陶和美的享受。 (2)开放审美。美术教学以审美为主线。本环节的任务是引导学生在“开放”的教学活动中主动参与审美,培养积极的审美态度,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学生主动参与审美活动,是优化美术教学活动的最基本条件。学习者的学习过程不仅仅是主动进入感觉的事物,并进行选择、转换、贮存和应用的过程,而且是主动学习、适应和改造环境的过程。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感知美术、审美评美,做到自我认识、自我激励、自我评价、自我实现,形

6、成独立自主的审美个性。 (3)体验理解。学生的体验理解和主体参与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罗杰斯强调: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教师的任务是帮助学生增强对变化的环境和自我的理解。本环节的任务是通过参与活动来体验艺术、获得知识、变换迁移、促进理解,增强初中生的美感体验。体验理解的策略有教师活动直观示范分析讲解,师生活动谈话释疑;生生活动合作交流角色表演;还有网络查询、社会调查等形式。让学生在感受和扩大美感的同时,得到审美的愉悦和共鸣,也促使学生在体验理解中使思维从闭合转向开放。 (4)激励创造。美术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本环节的任务是反馈评价、促进交流、外化创新、体验成功、激励创造。

7、通过创意表现和实践练习,引导学生在“动初中,学中创”,尝试运用创作的作品进行表达和交流。 3评价机制。 模式的评价是改进教师教学、促进学生的发展、完善教学模式的重要环节。如果对美术课的评定仅仅局限于对过去的美术课的评定,那就很有可能错过将来发展的可能性。因此,模式的评价要关注是否有助于优化美术教学过程,是否使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 (1)教学评价。以教师在美术教学中的表现作为评价的基础,其依据是四个学习领域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和学生的学习效果,其标准体现为多维性和多级性。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评价与教学的协调统一;加强形成性评价,弱化终结性评价。教师要营造宽松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采用富有个性的表达方式,尊重学生的独特创意。 (2)学习评价。学习评价侧重于学生“会学、乐学、能学”,通过美术作业的评价来掌握学生学习美术的状态,对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美术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等方面予以关注,突出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在发展中的需求,帮助他们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通过对初中美术“开放审美”教学模式的建构和实践,使学生的审美情趣得到提高,艺术视野得到开阔,“潜能基因”和“右脑潜能”得到开发,逐渐使学生形成作为一名“社会人”所必备的美术素养。怎样按照美术课程标准的要求,如何在模式操作中加强学法研究,还有待于以后去探索与实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