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大学生对党的信仰与入党动机关系问题研究.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04507 上传时间:2019-01-08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学大学生对党的信仰与入党动机关系问题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医学大学生对党的信仰与入党动机关系问题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医学大学生对党的信仰与入党动机关系问题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医学大学生对党的信仰与入党动机关系问题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大学生对党的信仰与入党动机关系问题研究.doc(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医学大学生对党的信仰与入党动机关系问题研究 分析了医学生对党的信仰与入党动机之间的内在关联性。对医学院校大学生的入党动机和信仰问题做了相关调查,分析了影响大学生对党的信仰与入党动机的主要因素,提出了对医学生进行信仰教育及入党动机教育的对策和建议一是优化大学生入党动机的教育环境;二是加强大学生的医德教育;三是完善和创新大学生入党动机教育机制;四是完善医学院校大学生党建工作机制。 医学院校;大学生;信仰;入党动机 D261.3 A 1002-2589(2018)09-0163-02 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主力军,他们对党的信仰和入党动机如何直接关系到大学生党员队伍的质量,关系着党的纯洁性和

2、先进性,关系着党和国家的未来。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提出“要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高度重视学生党员发展工作,保证质量,把优秀大学生吸收到党的队伍中来。”1因此,加强大学生的信仰和入党动机教育,是新时期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必须关注的现实课题。开展对大学生对党的信仰和入党动机关系问题的研究,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医学院校大学生对党的信仰与入党动机现状调查与分析 (一)调查对象、内容和方法 1.调查对象 调查对象是济宁医学院济宁校区大一至大三学生200人。 2.调查内容 调查设计了入党动机和信仰状况两个方面的内容。调查内容主

3、要包括一是受调查大学生的基本信息。二是大学生入党动机情况调查。共设计了10个选项。主要围绕你入党的主要动机及你不入党的原因等方面展开调查。三是大学生信仰状况调查。信仰调查设计了8个选项,主要内容你有没有信仰?你信仰马克思主义还是宗教?你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仰状况;你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仰状况等问题。 3.调查方法 调查主要采取问卷调查法。对学校200名大一到大三学生,集中发放问卷,调查采用无记名问卷的方式。调查前向被调查学生介绍本次调查活动的目的(了解申请入党人的入党动机和信仰状况)。共发出问卷200份,收回197份,回收率为98.5%。 (二)调查结果及分析 1.大学生对党的信仰与入党动机关

4、系分析 从调查分析中可以看到,大学生对党的信仰与其入党动机有着密切的联系,入党动机与对党的信仰是相辅相成的,入党动机引发入党行为,入党行为体现对党的信仰,入党行为背后必然有入党动机的支配。 因此,对大学生对党的信仰和入党动机的研究不能分开来看,必须综合起来考察。通过调查分析,入党动机和对党的信仰的关系,主要表现为对党的信仰是入党动机的必须前提和必备条件,对党的信仰是否坚定直接关系到入党动机是否纯粹,而入党动机则是对党的信仰的直接反映。 2.大学生对党的信仰与入党动机呈现的特点 通过调查发现,本校受调查的大学生大部分都有入党意愿,党的形象和地位在他们心目中是其他政党无法比拟的。分析发现,我校大学

5、生对党的信仰和入党动机关系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第一,对党的信仰坚定者,其入党动机端正。通过对大学生的调查,发现大部分同学对党和党的历史认识比较到位,在理论上和思想上对党有比较深刻的认识。坚信只要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一定能把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好。这部分同学能够认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入党意愿强烈。在日常生活中也能按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具备崇高的信仰和人生理想,这部分人是怀着对党忠诚的感情,为了追求共产主义信念而要求入党的。表现在入党动机上就更加端正,价值取向更加准确。 第二,部分大学生主流信仰弱化,信仰多元化,入党动机多元化。调查中也发现有的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和共产党的信仰不够坚定,经

6、常出现动摇现象。相关研究显示,当前大学生群体的信仰选择正日益呈现多元化趋势,34%的学生崇尚“马克思主义信仰”,15%的学生“相信宗教”,5%的学生信仰“拜金主义”,9%的学生信仰“享乐主义”,13%的学生信仰“个人主义”,24%的学生选择“其他”和“没有信仰”2。伴随着信仰的多元化,大学生的入党动机也表现为多元化,主要表现为实用主义、从众心理、顾及荣誉面子等几种类型。 二、影响大学生对党的信仰和入党动机的因素分析 (一)社会环境变化带来的影响 一定的社会环境是信仰孕育、形成和塑造的土壤。当代的大学生处于社会转型的变动时期,社会的转型带来的是社会价值目标的突变,而社会价值目标的突变带来的是部分

7、大学生理想信念的迷茫和信仰的缺失,他们缺乏的是革命战争年代人们对共产主义坚定信仰的现实土壤。 1.社会经济体制的转变是影响大学生信仰和入党动机的因素之一 市场经济带来的是人们生活方式、分配制度、经济成分的改变。与之相应的是价值目标的多样化以及“拜金主义”的负面影响。就业压力增大带来的是大学生在入党动机上更注重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 2.网络文化和西方社会思潮等因素也对大学生信仰的形成与改变起到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带来的是西方文化和各种社会思潮的冲击,文化的多元化造成了当代大学生选择的多元化、信仰的多元化以及入党动机的多元化。 3.社会上部分党员干部的贪污腐败等不正之风带来的不良影响

8、 个别党员干部的贪污腐败,严重损害了党在广大人民群众的形象。造成了部分大学生和青年教师对党的信仰的迷茫与缺失。另外,现实中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学生党员的带头作用不够。调查显示,大学生对党员在现实中的先锋模范引领作用认同度不高,认为大多数党员在入党后和入党前表现不一,体现不出一个共产党人应有的水准。这些也影响了大学生对党的印象和信仰,进而影响了他们的入党动机。 (二)高等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和信仰教育没有形成合力 学校教育是实现大学生人格完善,精神境界提升,树立崇高人生信仰的重要环节。学校教育因素是影响大学生共产主义信仰的主要渠道。目前的高校缺乏信仰教育的有效机制,表现在对学生的信仰教育只是局限于

9、思想政治理论课、党校和相关的思想政治教育部门,没有形成有效的教育合力。信仰教育的模式也机械教条,缺乏灵活性和创新性,表现为教育内容的陈旧、教育方式的单一、考核和评定方式注重学习成绩而忽视实践和道德评价,只顾教书缺乏育人等问题。 (三)家庭教育的缺失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家庭环境对大学生信仰的形成有着长期而深远的影响。在家庭环境中,家长的价值判断、信仰状况如何对孩子的信仰有着潜移默化的直接影响作用。而目前不少家长更多注重的是孩子的学习成绩,对孩子的道德养成、理想信仰等方面的教育关注不够,造成了对大学生的信仰教育在家庭方面的缺失。 (四)大学生的个体因素 信仰最终是要靠主体自觉建立起来,需要主体

10、根据对现实的认知而确定某种信仰目标。因此,个体内在因素对大学生信仰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校大学生的年龄大多在18岁23岁之间。他们具有较为成熟的自我意识、自我判断和认知能力,思维活跃,批判和创造力强等特点。但是他们普遍的缺点是社会阅历浅、逆反心理强,对一些复杂的社会问题和事件缺乏清晰认知和理性判断,容易受到各种错误思潮的引导。他们在价值判断时的情感倾向决定了信仰的内容和方向,他们对社会发展历史规律性的认识决定了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认知状况不同。 三、加强大学生对党的信仰和入党动机教育的路径探析 (一)优化大学生对党的信仰和入党动机教育的环境 加强大学生的信仰和入党动机的教育是一个系统工

11、程。优化大学生的信仰教育和入党动机教育的环境是主要路径之一。需要发挥国家和政府、社会各级组织、学校、家庭等各种力量的作用,形成教育合力,全社会要优化家庭教育环境、塑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净化网络环境,共同培育崇高理想和信仰形成的土壤。共同构建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评价、价值判断、价值目标的教育机制。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个人四位一体立体化联动教育模式。 1.加强党的建设,坚持从严治党,营造对党信仰的良好社会环境 要继续深入推进依法反腐、制度反腐。腐败是社会的毒瘤,严重危害党和政府政治权威,更危及党的执政地位以及整个国家与社会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是国家战略和顶层设

12、计”。“要更加科学有效地防止腐败,全面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提高反腐败法律制度执行力,让法律制度刚性运行”3。习近平的党建思想着眼于牢牢把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坚持党要治党、从严治党、从思想和制度上加强党的建设等一系列新的观点和主张。并且在反腐败问题上采取了雷厉风行的举措,这对保持党在广大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崇高形象和先进性将会起到重大影响 2.加强以爱国主义、理想信念教育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理想信念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核心内容,是整个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理想信念教育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和“灵魂”4。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

13、着重从理想信念教育入手,推进新形势下党的思想建设。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形象地把理想信念比喻为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他说,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发展下去,“就可能导致政治上变质、经济上贪婪、道德上堕落、生活上腐化”5。高校要继续加强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要注意信仰教育的阶段性、信仰和理想信念教育的层次性等特点,把握理想信念教育的规律。 (二)针对医学院校特点,重点加强大学生的医德教育 医学院校要探索在新形势下对医学生进行医德教育中融合信仰教育的路径和方式。医德教育一直是医学院校

14、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社会转型时期的道德危机使得医疗卫生领域的道德问题受到全社会的普遍关注。调查中令人欣慰的是医学院校的大学生道德品质普遍较高,受社会不良风气影响较小。他们一方面接受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一方面又长期接受医学伦理学和医德等方面的教育,大多数都能树立治病救人、服务社会的理想信念。 因此继续加强医学生的医德教育,对于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培养崇高的理想信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完善和创新大学生信仰教育和入党动机教育机制 继续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实现自身的正确定位,改变以往只是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成绩评定的传统教学理念,真正发挥其意

15、识形态的功能,发挥其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理想信念教育、道德教育及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课程本质。 高校要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学校与院系领导和辅导员、专业课教师、学生处等行政管理人员、后勤服务人员的分工合作。共同承担起对大学生进行信仰教育的责任,同时重视对大学生的家庭教育,优化家庭教育环境,更新家庭教育内容,形成信仰教育的合力。要引导大学生加强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树立坚定正确的信仰。 高校要创新对大学生信仰教育和入党动机教育的方法和形式。实现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理论灌输与自我教育相结合,整体教育与层级教育相结合,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 (四)进一步完善医学院校大学生党建工作机制

16、 要加强和创新高校基层党支部建设,继续发挥党校在党员发展、入党积极分子培训中的重要作用。加强对入党积极分子入党动机和政治素质的考察、培养和教育。继续创新培训方式、丰富培训内容,开展常规化的专题讲座和培训。要着重加强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党章、党史和党性教育。要坚持发展党员的原则标准。严格按照“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指导方针,做到“成熟一个,发展一个”。要强化入党后我校大学生党员的党性教育,使他们发挥好党员的模范引领作用。 要完善高校党建工作的实践机制,通过大力开展社会实践,增强大学生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引导他们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体验奉献和崇

17、高,做到理论和实践、信仰和行动的知行统一。 1教育部社政司.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学习辅导读本.北京中国人民大学,2018159. 2周霆,王永辉.大学生入党动机调查分析与应对策略J.科技创业月刊,2018(6)62-64. 3张颖,姜晶晶.习近平党建思想的理论渊源及创新发展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18(2)79-82. 4唐之享.理想信念教育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和“灵魂”J.求索,2018(5). 5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北京外文,2018. 6李书巧,陈肖霞,苏鹏源.当代大学生信仰问题研究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18(7)113-115.

18、 7范玲.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问题研究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18. “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

19、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8姜立哲.医学院校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调查报告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18(4)137-139. 9刘西华.“90后”大学生理想信念现状与教育对策研究以S大学为例D.济南山东大学,2018. 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关键是记忆有技巧,“死记”之后会“活用”。不记住那些基础知识,怎么会向高层次进军?尤其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围很广,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基础知识抓起,每天

20、挤一点时间让学生“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丰富的词语、新颖的材料等。这样,就会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给学生的脑海里注入无限的内容。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从而收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功效。10郭艳.“90”后大学生入党动机的调查研究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8(4)169-170. 11本书编写组.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北京学习、人民,2018159.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其实,只要应用得当,“死记硬背”与提高学生素质并不矛盾。相反,它恰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