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共育”―浅析新时期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04824 上传时间:2019-01-0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家校共育”―浅析新时期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家校共育”―浅析新时期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家校共育”―浅析新时期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家校共育”―浅析新时期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家校共育”―浅析新时期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doc(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家校共育”浅析新时期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 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结合是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需要。本文首先简单介绍了“家校合作”的国内外现状,其次对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的必要性进行了简单分析,最后对新时期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的途径进行了阐述。 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是社会的两大教育系统,对人一生的发展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最完备的社会教育是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结合。”他认为,只有学校教育,无家庭教育,或只有家庭教育,而无学校教育,都不能完成培养人这一极其细微、复杂的任务。伴随着新时期教育体制改革以及大学生思想特征的变化,家校合作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2、的有效补充和合理延伸。因此,研究新时期大学生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的必要性,并探索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具有很大的实践意义。 一、大学生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的界定及国内外现状 家校教育的结合是一种互动形式,是指双方(家庭与高校)在对大学生的教育中为达到共同教育目的,自觉或者不自觉地在行动上互相配合的一种互助方式。“家校合作”一词多见于外国资料,在美国等发达国家起步早并相对成熟。家长教师协会(Parent-Teacher Association,简称PTA),19世纪末诞生于美国,PTA是家长正式介入学校教育的一个标志,在该组织在学校和家长之间起着一种桥梁的作用。20世纪中期,日本从美国引入PT

3、A,在其后几十年的实践中,PTA在致力于沟通学校与家庭、社区的联系,创造有利于学生成长的环境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成为学校教育中不可忽视的教育力量。 目前,家校合作已经成为美国、英国、日本、新加坡等教育先进国家学校改革和教育研究的主要议题。美国的家长以志愿者的身份主动参与学校事务十分普遍,他们收集许多关于学校的信息,以匿名形式向学校提出建议。 同时,美国家长享有权利参与政府和学校的教育决策,实践证明,美国家长的参与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的成长以及学校的教学质量的提升产生了重要作用。在我国,香港地区的高校教育在家校合作方面先走一步,其家校合作组织机制较为完善,家长教师会、家长聊会、家长义工团等持久性

4、组织促进了家校合作的开展,已经创造了一种“家校合作”的文化。相比之下,大陆地区在家校合作方面还处在较低的层次上,合作计划性不强,客观制约因素较多,部分高校即使有家长委员会、教师委员会等组织的存在,但利于家校沟通合作、共同开展活动的组织很少。 二、我国新时期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的必要性 (一)从精英教育进入大众教育需要家庭的参与。大学教育普及化使得更多的学生有机会走进大学。高校大规模扩招使得生源整体水平下降和学校注意力分散,教育和管理压力骤然增大。从基本培养目标实现的角度来说需要家庭介入,中国的大学生们在中小学教育阶段早已习惯了老师的“谆谆教导”,缺乏成长的自主性和自立性,在学业完成、人际关

5、系、人身安全等方面中容易出现诸多极端事件,这些情况需要互相沟通确保及时解决问题并达到教育效果。 (二)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需要家庭的参与。传统的高等教育更多倾向于专业技术培养,新时期已经提出来“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一名大学生是否合格,不仅要看专业成绩,更要看其道德水准、政治素质以及心理健康的发展程度。特别是心理健康发展程度与其早期家庭经历、教育经历有着密切的关系。在这方面特别需要家庭的介入,比如亲子关系的改善、父母关系的和谐与否、家庭的合理期望、亲情系统的支持程度都对大学生人格的塑造起着关键作用,这绝不是学校或辅导员理性引导所能代替的。 (三)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需要家校合作。新的婚姻

6、登记制度允许大学生结婚,法律允许大学生结婚并不意味着大学生适宜结婚。事实上,如果缺乏充分的心理和物质准备,在校大学生出现越来越多的恋爱、同居甚至未婚怀孕等草率行为,便会造成对自己权利的滥用,并带来伤害性后果。笔者所在学院曾有一名女同学,因母亲不同意自己与男朋友交往而离家出走,该生的母亲不得不动用警方的力量来帮助寻找女儿,这些问题的解决,仅靠学校的教育力度是相对有限的,家庭的配合效果更大。 (四)大学生就业制度改革呼吁家校合作。计划分配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大学生就业不仅需要专业需求度、学校的社会认可度,更需要家庭的配合和支持。家长是一个宝库,他们数量众多、职业多样、社会资源丰富,高校应充分利用

7、家庭的就业资源,如家长的行业优势等帮助大学生就业。 (五)终身教育的发展需要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终身教育是法国教育学家保罗?朗格于 1965 年首次提出的,其基本含义指的是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所进行的教育,终身教育的出现意味着以学校教育为中心地位的改变,由于家庭教育本身具有终生性的特点,这就更加突出了家庭教育在一个人成长中的作用与地位。终身教育促使二者改变了从前的那种从属关系,转向平等的互相适应、互相促进,逐渐实现紧密结合的关系。 三、新时期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的途径 (一)重视家庭教育的地位与作用 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开展的基础,其不仅关乎个人的成长成才,更事关国家与民族的复兴。正因如此

8、,家长应主动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培养孩子的心理素质、人格素质、道德素质和社会适应性。我国自古以来就有“孟母三迁”、“岳母刺字”这些典故,生动的阐释了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其不仅伴随一个人成长过程的始终,而且从影响程度上也是十分重要的。笔者就如何发挥家庭教育的积极作用进行如下方面阐述 1、树立新时期家庭教育观念。现代学校教育的发达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家庭教育的地位,但家长本身应该有警惕,而不应该认为将学生送到学校就万事大吉。家长要对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有正确的认识,要增强与学校主动沟通的意识,而不是被动的配合学校,或者单方面的盲目教育。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优势互补,将会大大提高教育的实效性。 2

9、、重视德育,培养德才兼备之人。现代社会竞争的激烈性促使家庭教育的职能发生了“异化”,主要表现就是家庭教育着重围绕学校的教育分数转,而忽视了其应承担的道德教育重任,新时期的家庭教育应更加侧重于孩子的道德教育方面。家长作为与孩子朝夕相处之人,能够及时发现孩子思想以及价值观的微小变化,因而家庭教育应及时加强孩子的理想信念教育,鼓励孩子自立自强,教育孩子勤俭节约,培养孩子的仁爱精神,帮助孩子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3、家长以身作则,打造学习榜样。传统的家庭教育历来讲究言传身教,“欲求子孝必先慈,欲责弟悌务先友”,家庭教育拥有先入为主的优势,具有极大的可塑性,且会在孩子的一生中持久的发挥作用

10、。因此,现代家庭教育中,家长更应时时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积极加强自身的人格修养,力求成为孩子学习做事做人和规范行为准则的最佳榜样。 4、因材施教,增强家庭教育针对性。“知子莫若父”,家庭教育应从孩子的实际状况出发,遵循孩子身心发展规律,开展针对性教育,教育过程中,家长应屏除旧观念的影响,根据孩子的能力、气质、性格和兴趣、潜能帮助孩子形成鲜明的个性特点,培养孩子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从而收到较好的教育效果。 (二)发扬家访传统,架起沟通学校家庭教育的重要桥梁 家访,是建立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的一种有效方式。这种“面对面”的接触,使辅导员与学生、学生家长之间产生了情感共鸣辅导员希望自己的学生

11、能够好好成长;学生自身希望能在辅导员的帮助下不断进步;家长更是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在辅导员的关心下,通过自己的努力早日成才。这种情感共鸣拉进了学校和家庭之间的距离,增强了学生对辅导员的信任。 1、把家访活动和探访、慰问贫困学生家庭相结合。辅导员家访对于困难学生来说,送去的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支持,更重要的是为学生们的学习和成长带来了信心,使整个家庭增强了克服困难的勇气和面对生活的希望。家访活动中,辅导员们亲身体会到贫困学生的家庭情况,大家都感到,虽然平时对困难生也有很多帮助,但通过身临其境的家访,才更加深入了解到学生的成长环境,以前的困难生认定工作仅局限于文字材料和相关证明上,通过走访才发现自己做的还

12、远远不够。 2、把握家访机会,注重家庭心理健康教育。当代大学生正处于生理上和心理上逐步走向成熟的阶段,高校辅导员需要整合学校内外资源,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水平。针对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辅导员可以利用家访的机会,及时与家长沟通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必要时可请专业的心理咨询教师随访),并向家长讲述基本的心理健康知识,从家庭和学校两方面同时给学生以鼓励和帮助,才能够正确疏导学生的心理问题。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帮助家长了解如何处理类似的问题,提升家长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科学的家教方法,高等学校的心理素质教育,二者的有机结合才能使学生的心理问题得以很好的解决,从而实现学校和家庭的配合教育。 3、把家

13、访工作和走访用人单位、实习基地,开拓就业市场相结合。辅导员利用家访的机会,走访当地毕业生及其所在单位,了解毕业生毕业后工作情况,检查实习基地实习学生的实习情况,调查用人单位对学校毕业生工作表现的评价,收集用人单位对学校培养机制和方式的有效建议,联系用人单位到学校、学院招收毕业生,拓宽就业市场,寻求更多的人才输出渠道。 4、把家访工作和培养辅导员社会实践能力相结合。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系统育人工程,要求辅导员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和个人素养。家访不仅仅是对学生家庭的走访,更是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重要社会实践载体(包括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等方面),也搭建了辅导员走出校门、走向社会、走进学生,在实践中提升辅

14、导员的责任感、使命感,反思工作方法、工作艺术的活动平台。相信有过家访经历的辅导员都有这样的体会,很多家长都对大学里有老师家访赶到意外,而面对和蔼可亲的老师时,家长们亲切热情的接待,也让老师们感受到家长的期待,感受到一份尊重与信赖。家访是对学生的一种教育,更是对辅导员的教育与历练。 另外,随着我省各高校辅导员家访活动的顺利开展,家访的内容也需要不断深化,将心理健康教育、就业指导和职业生涯规划等专业知识应用到家访活动中,将家访活动与优秀学生培养、校风学风建设、就业创业指导等方面相结合,使家访活动成为高校日常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重要载体。 (三)创造条件邀请家长参与学校的日常教育管理环节 学校要把家长

15、从教育的边缘请回来,积极参与到学校的教育活动中来。来自各行各业的家长们可以为学校提供多样化的社会资源和智力资源,有助于丰富学校的教育内容,优化教育策略,拓宽教育空间,克服学校自身的封闭性,形成一个动态的开放系统。 家长访校已经成为现代教育新的发展方向。一方面,学校可以邀请家长参与学生的重大时刻,例如入学、毕业等特殊阶段,通过召开新生家长会、邀请出席入学典礼或毕业典礼等方式使家长参与到学校教育中来,向家长介绍专业动态与对应的就业岗位,时家长了解各专业的就业前景,引导家长督促学生努力提高专业技能与综合素质,为以后的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高校可以在学校网页上开通“家校互动”专栏,通过此平台,学校可以向家长介绍学校规章制度、管理模式、特别是学生须知中的奖助学金实施细则、学生违纪处分规定、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办法等,让家长认同学校的管理制度。 四、结语 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其中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忽视。只有把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从整体上形成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繁荣稳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