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次教学和变式教学”在化学教学中的巧妙运用.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04890 上传时间:2019-01-0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层次教学和变式教学”在化学教学中的巧妙运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层次教学和变式教学”在化学教学中的巧妙运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层次教学和变式教学”在化学教学中的巧妙运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层次教学和变式教学”在化学教学中的巧妙运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层次教学和变式教学”在化学教学中的巧妙运用.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层次教学和变式教学”在化学教学中的巧妙运用 “ 因材施教”是孔子的教育思想。在当前课改背景下,如何运用这一教育思想使受教育者将来能人尽其才、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是每一名教育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问题。层次教学、变式教学能较好运用“因材施教”这一思想处理好个体之间的差异,使每名学生在校内汲取更多的营养。 “因材施教”是伟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在长期教育、教学实践中创立的教育思想,核心是对不同的受教育者采取不同的教育、教学方法,目的是使受教育者最大限度的吸纳传授者的思想。“因材施教”这一思想的贯彻不仅对我国乃至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正是“因材施教” 的充分运用造就了一代又一代无数各行各业的精英。 如

2、何在当前课改背景下贯彻“因材施教”,就教师而言真正操作起来恐怕不那么容易 。每一名学生的知识背景千差万别,都有着鲜明的个性特征。他们接触的环境不同,获取信息的途径不同,对事物观察的角度不同,感悟、见解自然不同。,教师在关注群体的共性经验之外,也要关注个体的个性经验。层次教学、变式教学能较好的将“因材施教”这一教育思想贯彻在教学中,正确处理好个体之间的差异。 一、层次教学 1.在认知、技能要求中体现 初中化学课标中对认知性学习目标按由低到高提出的要求是知道、认识、理解、判断;对技能性学习目标按由低到高提出的要求是模仿操作、独立操作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提出了不同层次的要求。 譬如九年级化学(下)

3、(人教版2018)对8.2金属的化学性质这一知识点提出的认知目标是初步认识常见金属与盐酸、稀硫酸以及金属化合物溶液间的置换反应。熟悉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学会利用金属与酸以及金属化合物溶液之间的置换反应,推断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 教学过程中在完成上述目标时,我根据不同学生提出不一样的要求基础一般的学生能判定化学反应是置换反应就行了,基础较好的学生不仅要知道上述反应是置换反应,根据化学方程式推断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对学习突出的学生提出的要求则是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判断哪些金属与哪些化合物可以发生置换反应。上述过程中对同一知识点针对不同学生的个性差异提出不一样的要求,较好的体现了层次教学。 2.在课堂

4、评价中体现 以往的学生评价过分强调学生的成绩、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有失客观、公正性,缺乏科学性。新课程评价的基本目标不仅仅是为了检查学生的成绩,更在于通过评价来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的发展 ,它涵盖内容更加广泛。 相对原子质量的教学比较抽象,学生不容易理解,所以教材设计了这样的练习根据相对原子质量,比较相同质量的钠、镁、铝三种金属,哪一种所含的原子最多?为什么?我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有针对性的提问了两名学生,前一个问题都答对了,后一问题都说不清楚。我对王某说“你回答得已经很好了,请坐下!”我对李某某说“要多观察身边的事物,要学会比较、分析,要努力!”“一斤小米和一斤大豆哪个个数多?”同学们受到

5、了老师的启发后都给出了合理的答案。 3.在小组合作中体现 大石桥市高坎中学近几年试行“小组合作 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将全班同学分成六个组,根据组中成员本学科学习情况不同分为1号、2号、3号。各组之间1号、2号、3号同?W学习情况相似。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题目的难易、要求掌握的程度有目的的对某一层次的同学提出不同的要求。采用这样的教学方法后,教师教学内容有目的性、提问问题有指向性,学生学习知识有紧迫性,心目中有可比的目标、有学习劲头!这样的教学模式充满生机与活力,越来越凸显出它的优势。近几年我们学校的中考成绩一直在全市名列前茅。 二、变式教学 学生以多种学习方式来构建自己的知识,接受学习与发

6、现学习都是中不可缺少的学习方式。所谓“变式”就是教师根据某一例题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对命题进行合理的转化、拓展。转化的目的就是加深理解,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从而实现知识的有效迁移与拓展,同时也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变式是学生已有知识的提升而非已有知识的变相重复。教师对知识点的传授决不应只停留在点上,而要拓展到线、面 例如 九年级化学(上册 人教版)27页实验21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过程中教师可以提出如下问题 . (3)该实验中可否将红磷换成木炭,为什么? (4)除了红磷需过量外,实验操作过程中还需要满足什么条件? 问题(3)的回答不可以 ,因为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集气瓶内压强基本不

7、变。无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对初学者来说这样的回答完全可以,但在学生复习阶段这样的回答就显得不够完美了。 师生可以对此问题从反应条件方面进行变式. A、如果红磷换成木炭,该实验要做怎样的改动?(将集气瓶中的水换成氢氧化钠溶液。因为二氧化碳溶于氢氧化钠溶液可以达到同样效果。) B、如果红磷换成铁丝可以吗?(不可以,铁丝在空气中不燃烧。) 问题(4)多数学生能较好的回答装置不漏气、导管充满水、冷却到室温再打开止水夹 这样的回答固然可以。接着,师生可以试着对此问题从实验的不同阶段进行变式. 除了红磷需过量外,请同学们想一下,该实验设计时还需要考虑满足什么条件?设计时应该考虑的是反应物只能与氧气反

8、应、反应前后集气瓶内外要有压强差、烧杯中的水要适量、反应后的生成物是固体如果学生不仔细审题就极容易把上面的“操作中”与“设计时”混淆。设计和操作是两个不同的环节。 就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而言,前者属于制定计划阶段,后者属于进行实验阶段,阶段不同所满足的条件当然不同。 教师非常关注课堂密度。而衡量课堂密度的标准不应该是做题数量的多少,而应该是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了多少!上面的一道题通过变式变成了几道题?用十种方法解决一道题比用一种方法解决十道题强得多! 一位优秀考生对我说“高考中出现的古文基本没有见过。”我说“那你怎么考得那么出色?” 他说“凭借的就是对知识的理解、积累,靠的就是能力。”当然,能力的培养与老师的“层次教学、变式教学”密切相关。“层次教学、变式教学”确实应当引起每位教师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