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数是6、7的加法》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05811 上传时间:2019-01-0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得数是6、7的加法》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得数是6、7的加法》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得数是6、7的加法》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得数是6、7的加法》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得数是6、7的加法》教学设计.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得数是6、7的加法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4849页。 【教材简析】 本节课教学得数是6、7的加法。教材从前面学生了解加法的含义6、7的分与合“一图一式”过渡到“一图两式”,让学生通过学习感受相应的两道加法算式之间的联系。例题以学生的植树劳动为题材。图中显示,参加劳动的学生可分为两部分1人是推着工具车来的,其余5人是排着队来的。教材还首次用文字呈现“一共来了多少人植树”的问题,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画面,理解感知“一图两式”。在具体情境中认识两道加法算式之间的联系,初步体会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得数相同。“试一试”通过由两部分合成一部分,引导学

2、生列出两道得数是7的加法算式,进一步体会相应两道加法算式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和思考,初步掌握得数是6、7的加法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得数是6、7的加法算式。 2.使学生从具体情境中理解根据一幅图可以列出两道加法算式,体会两道相应加法算式之间的联系,培养初步的观察、比较和推理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计算与现实问题的联系,进一步增强学生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得数是6、7的加法计算方法。 难点根据一幅图能列出两道加法算式,体会两个相加的数交换位置、得数不变的合理性。 【学具准备】 教学挂图、圆片(5红、4黄) 【教学过程】 一

3、、迁移引新 1.游戏快速抢答。 6可以分成2和( ) 1和5合成( ) ( )和3合成6 7可以分成1和( ) 4和3合成( ) 2和( )合成7 2.口算。 2+3= 1+2= 3+0= 1+1= 4+1= 3+1= 【设计意图】从学习方法迁移的角度导入新课,并且尽早明确学习任务,使学生既明确学习目标,又了解达成目标的方法。 二、探究研讨 1.谈话这节课我们到一所农村小学的校园里看一看(呈现例题情境图),图中小朋友们在干什么?(植树)植树能绿化校园环境,所以小朋友们踊跃参加植树活动。 (1)观察情境图从图中你得到哪些信息? 帮助学生整理推工具车的有1人,排队来的有5人。 (2)提出问题一共来

4、了多少人植树? (3)引导列式想一想,求一共来了多少人?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用加法算? 可以怎样列式?小朋友先商量商量,再写算式。 (交流列式情况,根据学生的列式板书5+1= ) 5+1=6,这道算式表示什么意思?得数6是怎样算出来的? 再想一想,求一共有多少人,还可以怎样列式? (清学生说另一道算式。教师板书1+5= ) 这道算式又表示什么意思呢?得数6又是怎样算出来的? (4)分组讨论这两道加法算式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它们的计算结果都表示什么意思? 指出要求一共来了多少人植树,可以把推车的1人和排队的5人合起来,也可以把排队的5人和推车的1人合起来。列出加法算式1+5=6,5+1=6

5、(齐读算式一遍)。 【设计意图】从情境创设入手,结合进行思想教育,迅速转入数学学习。让学生搜集信息,在学会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筛选和组合信息。再从观察角度的不同去了解列出不同算式的原因,再初步认识算式所反映的数量关系。 2.教学“试一试”。 (1)出示辣椒图,学生说图意左边有3个青辣椒,右边有4个红辣椒。提问要求一共有多少个辣椒,你能列出两个不同的算式吗? (2)学生列式计算。 (3)指明反馈交流说说每道算式表示什么意思,得数是怎样算出来的。 (4)齐读两个算式。 【设计意图】提出问题,让学生列出两个算式,虽然与教材相比稍微提高了要求,但难度不大,却作用不小。最后提出两个问题分别检查对“一图二式

6、”意义的理解和对计算方法的思考。 三、应用实践 1.“想想做做”第1题。 (1)指导学生摆圆片,一名在黑板上摆,其余在自己课桌上摆。 (2)看图片,列算式。 (3)引导学生说说,每组的两道算式各表示什么意思,得数是怎样算出来。 2.同样的方法摆第2题。 小结结合板书,让学生观察后说说今天学到的加法算式有什么特点? 说说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并板书课题得数是6、7的加法算式。 3.“想想做做”第3题。 谈话先给大家讲个故事。有一天,一群青蛙在练习跳伞,它们从天空跳下来,如果跳到合适的池子里,它们就安全了,如果跳错了,它们将会有危险。(呈现题目挂图)你们愿意帮助它们脱离危险吗?你打算怎样帮助?(画线连接

7、青蛙与水池) 学生各自连线。 指名回答,说说得数是6的加法算式有哪些,得数是7的加法算式有哪些。 【设计意图】课间讲故事,激发学习兴趣,渗透爱心教育。 4.“想想做做”第4题。 (1)学生一组一组地计算,交流结果。 (2)讨论每组的三个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得数呢? 5.“想想做做”第5题。 学生两人一组,一人出示卡片,另一人一组一组地说算式。 6.“想想做做”第6题。 (1)数数一共有几只蜜蜂,思考可以怎样把这些蜜蜂分成两部分,有哪些分法? (2)讨论说说可以列出哪些算式?怎样写不容易漏掉? 7.“想想做做”第7题。 四、评价总结 提问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板书课题) 你学到了什么本领?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设计理念】本节课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有效地引导学生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完成本课的学习任务。从情境创设引入,结合进行思想教育,迅速转入数学学习。让学生搜集信息,再根据搜集的信息解决实际问题。展开阶段,组织学生从不同角度去列出不同算式,初步认识算式所反映的数量关系。在讨论交流中体会交换加数位置和不变的合理性。巩固阶段,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运用新知识,加深理解。 ( 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县实验小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