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06231 上传时间:2019-01-0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一年级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一年级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一年级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一年级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 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要从低年级抓起,从学生刚入学开始抓起。在教学中,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认知特点,循序渐进地用多种方法指导学生表达。 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既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也是发展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阶段。那么,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语言能力呢? 一、规范课堂语言为起点。 1、在课堂上指导学生说完整的句子,时刻注意引导学生用完整的话回答问题。学生刚开始学“说”话,是很难说“完整”的,说话不完整或不明确,往往让人不解或误解。尤其对于刚入学的孩子来说,不会“说”是自然的。教师应常教

2、学生“说”话,教师说一句,让学生也学说一句。用“完整话”与“不完整话”加以比较,让学生明白什么是“完整话”。如,一个简单的问题这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学生回答“三个。”教师应指导学生用完整的句子回答问题“这篇课文有三个自然段。”还可让学生对有误的话“共同诊断”以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如四季,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说说每个季节还有哪些代表性事物?可模仿课文来说。有学生回答苹果红红,他对小鸟说“我是春天”。引导学生进行修改,苹果红红,他对小鸟说“我是秋天”。 2、指导学生把话说具体。 这方面的训练我是通过品词析句来完成的。先出示短语一个比一个好,再将它放到文章句子中去,让学生边读句子边体会短语在句子

3、中所起的作用,从而让学生感受到正是这些修饰词将表达效果具体化、形象化了,这些词语是最不可缺少的。如雨点儿出示文中句子雨点儿从云彩里飘落下来。学生模仿此句说句子(什么)从( 哪里 )(怎么样)。举例小明从教室里跑出去。小草从泥土里钻出来。雪花从天空中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这样的训练让学生的口语表达更加具体生动,从而使学生对口语表达的直观性、形象性有了深刻认识。 二、抓住教材资源。 新教材内容丰富多彩,有时代感,密切联系儿童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编排注重整合,呈现方式灵活多样,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学本”。也是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最佳“素材”。 1、扩词、造句来引导学生说话。 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遣词造句

4、是培养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在教学中,首先让学生一字组多词,然后让他们选择常用的词语练习口头说句子。说句子时我根据学生的实际,进行分层次训练。后进生说简单的句子,只要用上这个词能说一句通顺的话就行。鼓励并引导其他学生说出通顺、具体的句子。如在教学生认“爱”字时,先口头组词爱心、可爱、爱惜、爱护;然后选择词语说话。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行总结。爱护我们要爱护身边的一草一木。爱惜同学们应该爱惜粮食。团结友爱我们应建立一个团结友爱的班集体。这可谓一举两得,把识字教学同德育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我经常鼓励口语表达能力强的学生说句子时,要尽量做到具体完整。遣词造句初次训练非常吃力,我们要有耐心,长此坚持下去

5、可以使不同水平的学生在口语表达方面都有所提高。 2、模仿式。 低年级学生模仿能力很强,这是他们的年龄特点所决定的。在语文课中,抓住学生的这一年龄特点,进行相应的各种说话、写话的模仿训练,可以有效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教学实例 自己去吧句型练习 1、例句妈妈说小溪的水(不深),自己去(游)吧。过了几天,小鸭学会了(游泳)。 妈妈说山那边风景(很美),自己去(看)吧。过了几天,小鹰学会了(飞翔)。 2、仿写句子。(学生可以按例句来仿写,有余力的学生仿写整段话.) 学生仿写举例 (1)妈妈说学校的路不远,自己去上学吧。过了几天,我能自己上下学了。 (2)红红说妈妈,我想买一个文具盒,您带我去

6、买好吗?妈妈说超市的文具很多,自己去挑吧。红红学会了买东西。 仿写句子或段落,是充分挖掘教材资源,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综合训练的一个有效方式。仿写句子的内容要依学生情况而定,学生对文章内容理解得好,就能仿写成功,让学生在语文课中拿起笔。 比尾巴仿写儿歌。 本文采用三问三答的形式,介绍了各种动物尾巴的特点。课前先布置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查找、收集有关动物的文字、图片资料,了解有关动物尾巴的特点;学完课文之后,引导学生模仿课文问答形式,结合自己收集的资料,自主创编儿歌。学生仿写出了下面的儿歌 谁的尾巴细?谁的尾巴卷?谁的尾巴好像一把扇? 牛的尾巴细。狗的尾巴卷。鱼的尾巴好像一把扇。 谁的尾巴是武器?谁的

7、尾巴是仓库?谁的尾巴像剪刀? 鳄鱼的尾巴是武器。狐猴的尾巴是仓库。燕子的尾巴像剪刀。 让学生仿写儿歌,学生因为有了学习的范例,兴趣非常浓厚,同时自己编写了儿歌后也有一种成就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动力,是成功的秘诀。虽然有时学生的模仿很粗糙、很稚嫩,但仍要尽力的找出他们的闪光点,哪怕是一个词,一个句子,或许是一个很不起眼的标点符号,都要对学生进行鼓励。以欣赏的眼光来阅读学生的作品。 3、利用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说话。 低年级的语文教材,一大特点就是图文并茂。几乎每一篇课文、每一个练习都有插图,这些精美的插图是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最直观的素材,也为他们开辟了广阔的想象空间。看图说话时也要根据学

8、生的实际逐步提高说话的能力。先把自己从图上所看到的景物用通顺的话说出来,然后引导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去观察、去说。最后再鼓励学生根据图上内容展开合理的想象,按一定的顺序说一段完整通顺的话。训练有梯度,这样不同水平的学生在口语表达上都会有所收获。 4、充分发挥想象,拓展性地说。 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去填补文章“空白”,从而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新教材的拓展空间特别大,在备课时我经常反复读文本,捕捉课文留下的空白,课堂上创设情景激起学生表达的兴趣去填补“空白”。 记得教学小熊住山洞这一课时,结尾处“森林里的动物都很感激小熊一家,给他们送来一束束美丽的鲜花。” 可以说这是文章的一处“空白”,因此引导学生说一说假如现在你就是这些动物中的一员,那么,你在送花时,会对小熊一家说什么呢?雪孩子一课,最后一个自然段“雪孩子哪里去了呢?他飞到了空中,成了一朵白云,一朵很美很美的白云。”创设情境雪孩子还会回来吗?想象小白兔与雪孩子再见面时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学生联系课文,发挥合理想象,有序而完整的续说。 语文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学会利用文本,准确寻找和挖掘文本中的语言训练点,引导学生用睿智的眼睛捕捉平中见奇的旖旎风光和人迹罕至的决胜之处,感悟文字的美丽,最重要的是尽力给学生搭建起自由言说的平台从而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注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GS2018GHB112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