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教学方法对大学生学习态度的影响.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06379 上传时间:2019-01-0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不同教学方法对大学生学习态度的影响.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不同教学方法对大学生学习态度的影响.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不同教学方法对大学生学习态度的影响.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不同教学方法对大学生学习态度的影响.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不同教学方法对大学生学习态度的影响.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不同教学方法对大学生学习态度的影响 为了了解教学方法对大学生学业情绪的影响情况,对山东某高校大一4个教学班156名被试, 采用教育实验法探讨了活动教学法、讲授教学法和讨论教学法对大学生学习态度的影响情况。结果是大学生学习态度的得分在3种不同教学方法下存在显著差异,学生在活动教学法的情况下学习态度较积极,在讲授法情况下学习态度较消极。结论在活动教学法的情况下,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积极学习态度。 学习态度指学生对学习及其学习情境所表现出来的一种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由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3种心理成分构成。然而以往关于学习中态度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态度的单一功能的研究上.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能够

2、增加学生的控制感和他们对学习价值的积极评估, 进而对学生的学习态度产生积极的影响。 本次实验对讲授教学法、讨论教学法、活动教学法3种不同教学方法下学生的学习态度进行比较,一方面丰富学习态度的理论,另一方面为以后的教育实践提供一定的事实依据。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选取山东某高校大一 4个教学班为被试班级, 共156人。其中男生 70 人, 女生 86 人。其中实验组 79 人, 对照 组 77 人。 1.2方法 1.2.1 研究工具学习态度量表 该量表在国内外已有的关于学习动机、学习归因的问卷4-5基础上编制而成。量表分3个维度学习认知、学习情感、学习行为。认知维度包括4个项目,旨在考察对

3、学习这件事情本身的看法和认识;情感维度包括6个项目,旨在考察自身对学习的情感倾向; 行为维度包括5个项目,旨在考察学习行为的频繁程度。本研究中题目采用李克特氏5级评定“完全不符合”、“比较不符合”、“不确定”、“比较符合”、“完全符合”。 在信效度方面,该问卷的 Cronbach A系数为0.85。在构想效度上,认知维度为0.756,情感维度为0.847,行为维度为0822。以学习效能感量表作为效标量表,本量表的效标效度为0644。总的来说,研究中自编的学习态度量表有较好的信效度。 1. 2. 2 研究设计本研究采用单因素被试内设计和被试间设计。自变量为教学方法 , 因变量为学习态度的得分。实

4、验组由同一老师授课, 按照3种不同的教学方式进行三堂课的教学, 授课内容为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内容且相近,教学环境基本一致。对照组由另一位老师按讲授式进行,教学内容和实验组一致。 1. 2. 3 施测实验组由同一老师按照3种不同的教学方式 对相同对象进行相近内容的教学。第一次教学方式采用活动教学法, 整个课堂以团体活动为主, 教学内容为人际交往心理, 具体活动内容如下 一、跳热身操小苹果。二、自我介绍。三、分组起组名和想队歌。四、手语歌 相亲相爱一家人。每一个小活动后都会有集体分享的环节,老师会把学生在活动中的感受和人际交往的一些理论、技巧结合起来, 提升活动的意义。第二次教学采用讨论式, 课堂以

5、讨论为主, 具体的教学内容为手机心理, 讨论的主题为 手机对我们生活的影响是利大于弊, 还是弊大于利。学生讨论之 后, 老师小结。第三次教学采用讲授式, 教学的内容为积极心理学, 包括积极心理的概述、积极心理的作用和积极心理的调节等内容。对照组的老师3次课的教学都采用讲授式, 教学内容和上述实验组基本一致,包括人际交往心理、手机心理和积极心理学。 1.3 调查过程填写问卷, 半小时后回收 1.4 统计处理采用SPSS12.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对照组的纬度得分均不存在显著差异, 实验组不同教学方法得分存在显著差异。活动课学习认知的得分显著高于讨论和讲授, 讨论和讲授之间没有区别;

6、活动课学习情感的得分显著高于讲授和讨论; 讨论的学习行为的得分显著高于活动。三中教学方法下,学习情感得分最高,学习行为得分最低。 3.讨论 研究结果显示, 实验组大学生学习态度的水平存在显著差异, 对照组差异不显著。这说明不同的教学方法对大学生学习态度的水平有影响。在3种不同的教学方法下, 学生在活动课体验到了更多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更少的消极学习态度。可能是活动教学具有以下优势 活动教学具有互动性。心理学认为, 人的身心体验和感受来源于人与人的互动, 没有人与人的互动, 心里就得不到成熟和发展。相关研究也发现, 当学生处于某一教学情境时, 并非主要从课堂性质及其最终结果的认知性角度反应, 而是从

7、课堂是否“有趣”进行评估。因此,教师授课的“生动活泼性”是决定学生学习态度的主要因素 。活动教学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活动教学以学生的亲自实践为前提, 以学生的主动参与、独立思考、合作探究为核心, 增强了学生对自身和环境的控制感, Pekrun提出的控制价值理论认为通过提高个体对学习活动和学习结果的控制感或者影响他们对活动和结果的价值评估,能够促进学生学习态度的发展活动教学具有开放性4。活动教学中学生以自身特点和目标调节学习并把自身的特点展现出来, 学生在活动中发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促进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应用。活动教学中的师生关系是一种新型的人际关系,教师不再像以往代替学生解决问题,而是协助学生解决问题,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获得人格的陶冶和自我的发展,这种形式的师生交流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研究结果显示,大学生在讲授课体验到的消极学习态度最多。讲授课采用的是单一的老师教、学生听的方式,更多的是一种被动性的学习,学生丧失的主动性和互动,整个教学过程和教学内容都是由教师控制, 这样容易降低学生对学习的控制感和主观能动性, 从而容易导致消极学习态度产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