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06796 上传时间:2019-01-0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3.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摘 要培养和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一项重要目标,也是当前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和内容。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把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数学活动中,通过营造氛围、创设情境、巧设机会、课外延伸,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去学习数学知识和理解数学概念,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 一、营造氛围,提供学生动手操作的空间 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

2、和共同发展。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把学生当朋友,为学生营造一种自主学习的氛围,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个性,鼓励学生质疑提问,引导学生动手操作,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学生只有在轻松、自主的课堂氛围中,他们的思维才能迸出火花,积极性才能得到调动,他们的实践能力才能得到发展,学生才会敢于提出问题,愿意动手,才能主动获取知识。 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动手操作的兴趣 动手操作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之一。学生具有好奇、好动的特点,而数学知识本身又是枯燥、抽象的,要使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就必须符合儿童自身的特点。小学生正处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时期,他们的好奇心极强,兴趣广泛

3、,喜欢自己动手,在认知过程中很难从教师的讲授中主动获取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方法。针对学生这一心理特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要根据教学的内容和需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动手操作,以激发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学“圆的认识”一课时,在学生认识了生活中属于圆形的物体后,教学生动手画圆时,教师不作示范,只让学生自己想办法画圆,学生利用圆规和借助各种圆形物体(如硬币、矿泉水瓶盖等),很快画出了一个个的圆,这时教师在肯定学生的方法后接着提出:是否每个人都能把圆画成一样?学生的兴趣被激发,投入到动手操作中。经过讨论,终于发现了只能用圆规才能做到。这样学生通过亲自动手操作,自己发现问题、解决

4、问题,不仅学会了画圆,也知道了圆规两脚尖间的距离决定圆的大小,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学习兴趣。 三、巧设机会,提高学生动手操作效率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需要,把数学知识与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对一些教学时用语言难以解释清楚,学生难以理解的教学内容,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操作,放手让学生全方位地参与学习活动,在主动探究中发现、理解所学知识,才能将所学知识消化、贯通,提高学习效率。 四、课外延伸,拓展动手操作的能力 数学来源于生活,最终要回归生活,应用于生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不能局限于课堂,更应该延伸到课外。例如,在教学生认识了“厘米、分米、米”的长度单位后,

5、教师可安排学生课后测量周围物体的长度,如家里的筷子、桌子、门窗等,让学生先观察,然后让学生猜一猜物体的长度,最后动手测量,看看与猜的答案相差多少。这样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得出的数据,进一步加深了对长度单位“厘米、分米、米”的认识,让学生在生活中拓展动手操作的能力,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把实施愉快教学、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数学作为基本要求,使数学教学充满生机与活力。要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选择适当的方法和切入点,加强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要有意识地结合教学内容,更多地提供机会让学生动手操作,鼓励学生动手操作,使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学习数学。让学生在和谐的学习活动中体验到学习数学的快乐,让数学教学焕发生命力。 责任编辑晴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