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德育内涵及实施策略浅析.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07084 上传时间:2019-01-0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生德育内涵及实施策略浅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中学生德育内涵及实施策略浅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中学生德育内涵及实施策略浅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学生德育内涵及实施策略浅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生德育内涵及实施策略浅析.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中学生德育内涵及实施策略浅析 当代中学生德育内涵包括哪些内容,教育工作者从哪些方面对其实施德育教育培养,本文从“爱国爱民,纪律公德,集体合作,困难勇气,孝行感恩”五个方面对中学生德育内涵进行了概括。并提出了“榜样示范,培养规范,开展活动,体验成功,践行孝道”这五种中学生德育实施方略。 在大力实施素质教育和推行新课程改革的今天,在审美价值取向和核心价值观存在不同层面不同角度认知差异的当下,中学生德育是一个内涵宏大严肃,外延宽泛灵活的命题。我们从事基础教育的工作者,在新形势新时代背景下,如何准确深刻理解中学生德育的内涵,从而找到科学的有效的实施方法和策略, 既是一种严峻挑战,更是一种神圣使命和责任

2、。结合本人长期近20年从事初中语文教学工作,班务工作的经历和体会,谈一点粗疏浅见。 一、中学生德育的深刻内涵 1.爱国爱民,情真意切。以最真挚的情感,热爱自己的祖国,热爱伟大的人民,这是中学生德育的首要要素,没有对使自己成为一个独立的社会人的国家和人民的热爱,这样的中学生是不可想象的,我们的教育,尤其是德育,是为了培养我们国家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合格接班人,只有当广大中学生充满了对自己祖国和人民情真意切的热爱,他们才能成为这样的合格接班人。祖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厚重的文明,辽阔的幅员 ,秀丽的山河;人民的坚毅、勇敢、勤劳及奉献牺牲精神,都是当代中学生需要深切感知和体验的,可以这样说,只有当

3、一个人对他的祖国和人民充满热爱之情,才能为国为民真正做到义无反顾。因此,我们必须对广大中学生进行受国爱民的德育培养。 2.尊重规则,敢于担当。现在的中学生,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被父母视为掌上明珠,大部分中学生都生活在一对父母和爷爷奶奶辈宠爱的家庭,他们长期处于一种样样得宠,事事得意,所有的要求都能得到极大满足的优越感之中。长此以往,这些中学生就会形成 “我要什么就有什么,我说什么就是什么,人人都会满足我,事事都会倾向我”的心理认识定势。以致这些中学生对班级,学校各项规章制度视若无物,各种纪律条例漠然视之,进而对社会对国家的法律法规毫无敬畏之心。老子天下第一,在任何公众场所没有自我约束之意,兴之

4、所至,为所欲为,公德意识荡然无存。我们从事教育工作的人,必须使学生对规矩、规章、公德规范,纪律要求,法律威严具有敬畏之心,从而规范出中学生中规中矩之行。 3.珍惜荣誉,善于合作。任何人都不可能生活在真空中。生活的本真其实就是人和人之间的交往、相处。人际交往,相处不可避免地产生集体的要求,个人之于集体,较之于滴水与大海是一样的道理,一个人不能融入集体之中,不仅会被集体抛弃,自己生存的依附之所无从谈起,自己的价值体现也无所依归。归之于集体,可能是英雄的一员,弃之于集体,一定是被人视之不见的平庸游离之物。中学生个性鲜明,自主意识强,充满自信心,个人英雄主义气度充盈。对个人奋斗,自我成功心向往之,集体

5、观念淡薄。对集体荣誉没有切身体会,对合作意识缺乏合理性认识。个人力量与能力不能与集体社会形成合力,这就切合了一双筷子和一把筷子的理论,也切合了“一个人可能是条虫,十个人就能形成一条龙”的说法,为此,对当代中学生进行集体体荣誉,合作意识的教育培养也是德育的新内容。 4.勇于挑战,直面困难。中学生在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学会求知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无计其数的困难和挫折。可以这样说,困难和挫折会伴随他们生活学习始终。而当代中学生的学习环境和生存环境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都变得比较优越,他们成长过程中更多的体验是快乐、幸福和顺利。再加上他们处在心智的成长期,其心智还不成熟。因此,他们在困

6、难挫折面前心理承受能力较低,抗打击力脆弱。人们常说,生活是赤橙黄绿青蓝紫,生活是酸甜苦辣麻;世上做什么最难,做人最难;学生求知是逆水行舟,阻力时时刻刻都伴随着。因此,培养学生直面困难,敢于战而胜之的品格和勇气也是中学生德育的不可或缺的内涵。 5.孝敬长辈,心怀感恩。常言道“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孝”。孝行、感恩是动物都会的事,更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孝行,是一个人善心、爱心和良心的综合表现。在中学生的身上的最基础最根本的体现,就是对父母亲人的养育之情,教化之恩,培养之恩的感知、认可和回馈。我们常说,“百善孝为先”,一个人对自己具有直接生养培育的父母亲人都不知回馈叩谢之人,对社

7、会的其它人事物一定是冷漠以对的人。而当代中学生中相当一部分在家庭中养尊处优,把父母的热爱视为理所当然,把亲人的奉献付出看作天经地义,对他们进行知恩图报的孝道孝行教育,是具有很强针对性的。 二、中学生德育的实施方略 1.榜样示范 注重引领。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对中学生的爱国爱人民的教育,说教是苍白的、空洞的,榜样是具有很强感召力的。 我们可以与学生一同品读文天祥、杜甫、林则徐等历史伟人的爱国情操,忧民情怀;也可以与学生一同体味 鲁迅“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豪迈,李大钊的“试看将来的世界,必是赤旗的世界”的坚定信念;更可以与他们一道领略“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和“最美乡村教师”等鲜活事例的伟岸形象

8、。 2.培养习惯,遵守规范。让学生彻底纠正生活学习中的不良习惯,渐进养成规范意识。不随手丢扔废弃物,在公共场合轻言细语,不高声喧哗,干扰他人;在等车购物等场合讲先后,讲秩序;按时到校,准时完成作业,严格遵守学校作息时间让学生从生活中身边小事做起,逐渐养成纪律约束力和公德意识。 3.开展活动,有效协作。组织一些以小组为单位的文体活动,在活动中体现合作要求和团结协作的重要性;举行分小组的辩论赛,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月综合考评等,从而让学生认识到每一份成功都来自集体的力量,源自于协作的精神。 4.体验成功,促进发展。学生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是源自于不断的成功体验。为此,要针对学生心智身体实际,悬起“跳一跳可以摘到的苹果”,使之体会到努力就可能成功。找准学生最近发展区,既激励其奋发向上,又有的放矢,从实际出发促进中学生健康成长。 5.感恩亲人,践行孝道。培养学生的孝行之举,感恩之心,最根本的就要从他们对身边最亲近的人的细微之举来实施。离家出门时深切道别,返回归家时亲切告知;父母亲人归家时问候辛劳,年节生日奉上至诚祝福,分享亲人欢乐,分担亲人愁苦。帮着父母涮涮碗,扫扫地;为他们捶捶背,揉揉肩。润物无声,见微知著。 综上所述,学校教育的核心就是“立德树人”。因此,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要深刻认识中学生德育的内涵,并不断探索实施策略,从而让每一位中学生都能健康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