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07155 上传时间:2019-01-0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4.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摘 要: 数学的学习在于学生是否敢问、敢想。解决问题是一个机械化的学习过程,然而提出问题则是自主学习的一个过程,问题意识是科学素养的核心,也正是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求知欲望的有效措施。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数学是一门基础性较强的文化课,也正是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主要内容的课程,在教育过程中担负着素质教育的重任。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尤为重要。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问题意识进行相应的培养对学生的数学创新思维能力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下,教师一味“填鸭式”地教学,学生的创造力没有释放的空间,学生也就只能

2、被动地接受知识,没有自己的想法,提不出相应的问题,缺乏自我思考的时间。这样恶性循环下去,学生变得更被动,严重影响他们创新思维的开发,没有了问题意识,就很难在数学方面有着很强的领悟力,学习起来也会不轻松。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我认为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课前准备充分,为学生提供有利于问题意识培养的素材 1.让学生自觉准备好学习用具。上课时所使用的课本、练习册、草稿纸、计算器、铅笔、尺子等学习用具都是数学课上必不可少的物品,教师应当积极引导他们将数学课上将要用到的学习用品放在专用的地方,以便每次上课之前都能迅速的拿出来,也为课上在解决问题是创造更多的工具,便于思维的发挥。 2.

3、调整好上课的状态。教师上课之前不仅要使学生调整好状态,自身的状态也需要做很好地调整,教师要教导学生学会自我身体的调整、心理和情绪的梳理,这样能够使学生尽快进入课堂学习状态,学生的学习情绪高涨,在学习过程中思维便会更活跃和自由,在课堂上思考问题的时候也会更有自己的想法。 3.知识准备。数学相对其他学科来讲更抽象,所以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意问题意识的培养。培养问题意识离不开教师课前的准备,积极地为学生提供生活素材或者相对较活跃的素材,将下节课即将要讲的问题融合在教材中,让学生自己观察,寻找问题。 二、课堂教学灵活,为学生创造问题意识的情境 1.营造氛围,使学生敢“疑”敢“问”。课堂氛围对于培养

4、学生的问题意识及其重要,首先师生之间的关系需要融洽,课堂上积极地营造和谐的氛围,为教师与学生的交流构建直接的平台,时刻记住课堂以学生为主体,使得学生能够在活跃的气氛中产生求知欲望。教师加强与学生的合作和交流才能让学生有求知欲望,达到敢“疑”敢“问”的效果。 2.创设情境,使学生乐于“问”。虽然很多学生心中有问题,但是很多情况下会受到约束,自然心中的疑问便不敢说出来,如在教学生“能被2整除的数的特征”时,可以在课堂上让学生任意说出一个自然数,教师进行相应的判断,学生肯定会好奇为什么。这个时候学生思维较活跃,可先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有疑问的地方在讨论之后提出,因为在他们的兴趣点提出了疑问,

5、他们会更有求得真理的欲望。 3.教给方法,使学生善于“问”。问问题也是有技巧的,对于基础较薄弱的学生来讲,他们提问的有效性并不是很强。但是由于学生水平的差异,教师不可能保证每一个学生的问题都回答,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积极教授给学生问问题的方法,做好示范,让学生明确应该在哪个点问题。比如在学习圆的体积公式的时候,教师首先可以问学生想求圆的体积需要知道哪些条件?如果已经知道了圆的半径和周长应该怎样求它的体积?这样就给了学生探索的机会,学生也会懂得该如何提问。刚开始学生问的问题也许不着边际,教师应当给予相应的指导。 三、课后作业体现创新性,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1.增强作业的层次性,渗透问题意识。新课

6、标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所以作业的设计方面,教师应该更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从实际出发,增强作业的层次性。主要体现在作业目标层次化、作业目标的可持续发展及短期目标和长远目标的相互兼顾等方面。问题意识的渗透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保证每位学生都有价值地进行数学学习。比如在学习了利率的知识后,可以让学生去银行进行实地调查,并为自己的零花钱做一个最佳储蓄方案,这些作业的设计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2.增强作业的应用性,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数学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作业的设计应当增强

7、其应用性才能保证学生在生活中的问题意识越来越强,适当补充与实际生活联系较密切的内容,比如让学生积极地收集自己所在城市建设的费用,道路建设费用是怎么计算的,并积极地收集相关的资料和数据。这样便能很好地将课本中的内容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在增强学生学习知识的主动性的同时也能够使他们在解决问题的时候增强问题意识。 3.增强作业形式的多样性,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的作业设计应当改变以往单一的形式,在数学作业中可以设计口头作业、阅读作业、论文作业和活动作业等形式丰富的形式,更容易让学生体会到作业的乐趣,而且在不同的作业形式下,学生亦会产生更多的问题和想法,进而对学习数学会更有兴趣。 从学生对于教师问题的回应中,我们只能了解到学生对于某个问题情境是否理解了,但是我们无法了解到他们的认知水平,学生也在这种过程中失去了提问的权利,慢慢就会不敢质疑和思考,最终丧失了发现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是创新教育的重要内容,所以数学教师应当积极地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