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编制说明11. 1编制依据1L2编制目的1二、概述12. 1XXX站车站13. 2XXX站XXXX站区间24. 3XXX站XXXX站区间25. 4XXX站XXXX站区间3三、安全目标3四、主要安全风险3五、安全风险管理机构及职责45. 1安全风险组织机构66. 2安全风险管理小组职责6六、安全风险管理规章和制度107. 1制定安全风险教育培训108. 2安全风险检查制度119. 3安全风险巡查制度1310. 4安全教育制度1411. 5安全交底制度1512. 6安全会议制度1613. 7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制度1614. 8事故及隐患应急预案1715. 其他与安全风险管理有关的规章制度18七、
2、施工安全管理措施187.1、 作业人员基本条件187.2、 安全管理制度和台帐197.4、 特种设备管理207.5、 安全生产费用管理217.6、 作业人员行为管理227.7、 应急管理措施23八、施工风险分级标准23九、施工期风险评估259. IXXX站施工期风险评估259. 1.1车站自身风险2610. 1.2施工期施工风险分析评估2611. .3施工期涉及的环境风险源风险分析评估2812. 盾构区间施工风险评估3113. 2.1盾构区间自身风险3114. 2.2施工期施工风险分析评估3315. 2.3施工期涉及的环境风险源风险分析评估34十、风险工程单元内11级以上风险事件统计42十一、
3、安全风险管控措施43十二、项目部安全风险管理职责59安全风险管理实施细则一、编制说明Ll编制依据1、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安全质量管理暂行办法,建质(2010)5号文;2、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周边环境调查指南,建质(2012)56号文;3、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质量安全检查指南,建质(2012)68号文;4、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工程安全事故应急管理办法,建质(2014)34号文;5、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87号文;6、城市轨道交通地地下工程建设安全风险管理规范(GB50652-20U);7、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911-2013);8、地铁工程施工安全评价标准(GB
4、50715-2011);9、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2003);10、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29639-2013);11、xx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安全风险管理体系12、XX市轨道交通X号线XX标施工调查报告;13、设计文件及图纸、地质勘查报告、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周边环境核查资料、地铁公司相关文件等;1.2编制目的为规范和指导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文明施工及安全风险过程管控,明确各岗位职责,落实参建人员安全责任;按照“安全管理制度化、安全设施标准化,现场布置条理化、作业行为规范化、环境影响最小化”的要求,对本工程施工安全工作进行全方位细致的策划,预判重
5、大作业风险,制定风险预控措施,保障作业人员和设备财产安全,实现工程安全目标,特制定本实施细则。二、概述XX轨道交通2号线土建施工SGTJ210标包括XXX站站及xxx站XXXX站区间、XXX站XXXX站区间、XXX站XXXX站区间隧道等土建工程。车站沿解放路南北方向布置。与解放路高架桥结合建设,待地铁结构施做完成后施做其上方高架桥。本车站起点里程为YDK25+510.566,终点里程为YDK25+779.166,全长268.6m,标准段结构总高14.54m。车站主体为双柱三跨箱型框架结构,地下两层岛式车站,标准段总宽22.7m,盾构段总宽26.8m。车站采用明挖法施工,施工跨路口处需在施工期确
6、保交通,采用盖挖法施工。站址区域地势北高南低,待地铁结构施做完成后施做其上方高架桥,受高架桥基础影响,车站顶板覆土4.506.2m。车站设置4个出入口及2个风道,1个无障碍电梯、1个紧急疏散口。1号出入口及2号风道设置在路口西北象限,与副食品大楼结合建设,2号出入口及1号风道结合建设设置在路口西南象限,3号出入口与无障碍电梯设置在路口东南象限,4号出入口设置在路口东北象限。附属结构均采用明挖顺做法施工。XXX站XXXX站区间(简称XX区间)为盾构区间,该区间出XXX站车站后以14.899%。的坡度下坡238.958m,再以13%。的坡度上坡30Om至府西街站。区间隧道顶覆土厚度为10.26m1
7、5.01m。区间设计里程为:左线ZDK24+970.571ZDK25+510.566,短链1.272m,全长538.723;右线YDK24+970.571YDK25+510.566,全长539.995m。区间采用盾构法施工。2.3XXX站XXXX站区间XXX站XXXX站区间(简称XX区间),该区间出府西街站后沿2%。的坡度下坡311.106m,在以4%。的坡度下坡177.905m至钟楼街站端头。区间隧道顶部覆土厚度约为9.6410.8m。该区间设计里程为:左线ZDK24+223.353ZDK24+712.571,全长489.218m;右线YDK24+223.353YDK24+459.000,全
8、长235.647m,区间上述范围内采用盾构法施工。2.4XXX站XXXX站区间XXX站XXXX站区间(简称XX区间),该区间沿钟楼街站2%。的上坡35m,在以25.5%。的坡度下坡240m,最后以7.6%。的坡度下坡250m至车站端头。区间设计里程为:左线ZDK23+456.289ZDK24+003.353,长链1.626m,全长548.69m;右线YDK23+456.289YDK24+003.353,全长547.064m。左右线间距16.218.2m.,区间采用盾构法施工。区间隧道顶部覆土厚度约为8.817m。盾构区间结构断面如下图所示。三、安全目标以“作业零违章、隐患零容忍”为卡控红线,以
9、员工零死亡、项目零事故”为工作底线,杜绝一般及以上安全责任事故;杜绝火灾责任事故;杜绝特种设备责任事故;创建XX市二星级标准化工地,争创省级标准化工地。四、主要安全风险主要风险:深基坑开挖、盾构施工、模板/支架垮塌、起重设备(吊车、龙门吊等)倾覆、在施边坡防滑塌、生产/生活区火灾、防洪防汛、危爆物品丢失、爆炸等。五、安全风险管理机构及职责为确保工程项目的投资、进度、质量和安全管控目标的实现,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建立健全安全风险管理体系,完善安全风险管理机制,落实安全风险分级管理责任,实现安全风险管理目标,项目部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安全风险组织机构,详见安全风险组织机构图。5.1 安全风险组
10、织机构组长:XXX(项目经理)副组长:XXX(常务副经理)、XXX(书记)、XXX(安全总监)、XXX(副经理)、XXX(技术负责人)组员:工程技术部、安质部部、物机部、工经部、综合办公室等各部门及相关人员。5.2 安全风险管理小组职责1、项目经理(1)统管项目部工程建设的安全风险管理工作,组织建立并批准项目部安全风险管理体系。(2)组建项目部总体安全风险管理组织机构,明确各级管理部门的职责与分工。(3)对项目部工程建设期间重大安全风险管理活动进行组织协调、监督和管理。(4)对安全风险管理体系的运行进行监督、决策;总体协调、保证人员、资金、机械、物资等应急资源的调配;担任项目部应急总指挥,负责
11、红时色预警的响应,联系相关单位负责人,主持风险处理;负责红色预警上报公司、集团公司、总监办等相关领导,组织专家论证,组织项目落实风险处理措施;贯彻“XX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安全风险管理体系”相关要求,保证体系有效运行,预警、响应及时,风险处理及时、恰当。(5)负责向建设单位有关部门汇报项目部工程建设期安全风险情况和重大突发风险事件,配合政府主管部门、相关管理部门和产权单位对风险管理活动的检查、监督和重大突发风险事件的处理、决策。2、项目副经理(1)在项目经理的领导下,全面组织、协调和分管项目施工前期阶段、施工阶段和工后阶段的安全风险管理工作。(2)负责落实项目部安全风险体系,并监督、检查项目部安
12、全风险管理体系的建立和执行情况。(3)协助项目经理制定项目部安全风险管理相关的标准化工作。(4)会同技术负责人、工程管理部开展对项目部施工阶段各相关部门的安全风险技术管理的培训教育工作。(5)督促和管理项目风险管理实施、开展项目部的安全风险监控、信息管理报送、评估预警、安全状态总体评价和相关管理等工作。(6)全面协调或协助项目部风险管理的实施、组织对项目部施工阶段重大安全风险管理工作,并监督、检查相关部门的执行情况。(7)对施工阶段可能达到红色综合预警的风险工程加强监控和事务处理的监督、检查,并协助项目经理加强对重大突发风险事件的监督、检查和汇报,提供风险监控和事务处理的建议。(8)负责本职责
13、范围内与项目部相关职能部门、各相单位的协调工作。(9)履行项目经理交付的其它相关工作。3、技术负责人(1)负责项目部安全风险评估及管理相关的科研、技术管理工作,组织制定与安全风险管理相关的技术标准。(2)定期检查和评价项目部风险体系的适宜性和执行的有效性,并提出改进措施,向项目经理汇报。(3)组织对安全风险管理体系、相关技术标准进行制定或评审、验收,对工程建设期间重大安全风险技术方案进行论证和成果验收。(4)组织项目部安全风险管理相关的技术发展跟踪、学术交流、技术讲座和培训。(5)负责本职责范围内与项目管理中心相关职能部门、监理部门和相关单位的组织协调工作。(6)履行项目领导交付的其它相关工作
14、4、安全总监(1)负责组织项目部安全风险管理体系的制定、修订、宣贯和解释,并组织监督和检查体系的落实、执行情况,如安全风险辨识、风险工程分级、环境风险评估等。(2)全面分管项目部的安全风险管理工作。(3)配合项目经理组建项目部安全风险管理组织机构,明确各级管理部门和人员的职责分工与资源保障。(4)负责具体组建和管理项目部监控中心,领导其开展安全风险监控、评估和信息管理等工作。(5)主管项目部重大安全风险管理方案和处理措施的技术论证和过程监督、协调,向项目经理汇报工程建设期安全风险管理情况。(6)当风险工程达到红色综合预警状态时,负责加强风险监督和事务处理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检查。(7)协助
15、项目经理配合政府主管部门、相关管理部门和产权单位对项目部重大安全风险管理活动的检查、监督和重大突发风险事件的处理、决策工作。(8)履行项目经理交付的其它相关工作。5、安质部(1)在项目风险管理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全面负责项目工程建设施工阶段的安全风险监控、信息管理、评估预警和其它相关管理工作,并落实项目部安全风险管理体系。(2)组织对施工阶段安全风险辨识、分级和一级风险工程设计的技术论证。(3)协助项目部监控中心完成项目部安全风险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建立、管理、维护和升级工作,确保其正常运转。(4)组织项目部施工监控方案、安全专项施工方案、应急预案和风险事务处理方案的评审。(5)对项目部的安全风险管
16、理体系建立和执行情况,及施工过程安全风险监控、评估预警、风险事务处理和信息报送、反馈及其执行情况进行落实。(6)对施工阶段项目部安全风险状况进行总体评价,掌握项目部施工阶段的安全风险状态。(7)统一项目部监测数据和信息报送的标准,规定现场监控数据、巡视信息和预警信息上报的内容和要求。(8)监督、检查现场监控信息报送、进行预警初判,参与项目部安全风险管理领导小组对预警综合判定和风险事务处理方案的协商,并负责相关信息的反馈。(9)加强对可能达到红色综合预警状态的风险工程的监控和事务处理的监督、检查,并参与现场分析和专家论证。(10)负责项目部施工阶段风险工程消警建议的复审。(11)履行项目领导交付
17、的其它相关工作内容。6、工程部(1)协助安全环保部对施工阶段安全风险辨识、分级和一级风险工程设计的技术论证。(2)负责在施工准备期开展地质踏勘和环境核查等补充工作。(3)负责在施工期间进行施工监测、现场(作业面、工况、环境等)巡视和分析、汇总,及必要的地质超前探测、预报工作。(4)协助第三方监测单位对项目做好监测工作,监督并参与施工阶段有关安全专项方案、应急预案和风险事务处理方案的编制报审。(5)负责在施工期及时上传监控管理分中心规定的监测数据、巡视信息,确保监控数据、巡视信息的及时、准确和真实有效,并进行预警快报,定期编制施工监测报告。(6)落实监控管理分中心反馈的预警信息、控制措施建议等,
18、及时参与项目部风险事务处理。(7)负责提出消警建议报告。7、综合办公室(1)为项目部安全风险管理工作提供相应后勤保障。(2)对项目部监控中心及其运行情况进行登记考核。(3)负责项目部、监控中心、项目管理中心、监理单位、第三方监测单位的协调联系工作。(4)配合项目部领导对重大突发风险事件事务处理的信息报送、组织协调和主管部门的联系工作。(5)负责本职责范围内与项目部各部门的协调工作。(6)履行项目领导交付的其它相关工作。8、物机部(1)在项目部安全风险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协助安全环保部完成项目部安全风险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建立、管理维护和升级工作,确保其正常运转。(2)负责对监控设备的日常维修保养工作
19、3)负责门禁系统的日常维修保养工作。(4)履行项目安全风险管理领导小组交付的其它相关工作。9、工经部(1)协助工程技术部、安质部修订项目部安全风险管理内容,落实项目风险体系的其它相关工作。(2)负责组织施工监测单位、门禁系统、监控系统的招投标工作。(3)负责组织制定项目部安全风险管理工作相关的招标文件和合同管理工作。(4)负责本职责范围内与项目部有关部门的协调工作。(5)履行项目部领导交付的其它相关工作。六、安全风险管理规章和制度工程项目实行安全风险管理的目的就是要以最经济、科学合理的方式消除项目施工中的风险所导致的各种灾害及事故后果。通过对施工过程中的危害进行辨识、风险评价、风险控制,从
20、而针对本工程存在的风险做出客观而科学的决策,预防事故的发生,实现安全技术、安全管理标准化和科学化。6.1制定安全风险教育培训为强化安全风险管理,使工程项目健康有序发展,特制定本工程安全风险教育培训。1、指导思想组织项目部全体员工学习并掌握工程的工艺流程和施工方法,让所有进入施工现场的人员明确风险源、控制风险源和隐患治理整改,真正让本项目进入安全施工的轨道。2、培训目的通过安全风险管理教育培训,进一步使全体员工切实提高安全生产意识,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理念,熟悉了解风险评价的方法和风险辨识的知识;使大家运用到现场实际中去,杜绝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3、培训对象项目部全体管理人员及员工。4、培训内容
21、1)国家、部委和XX市有关施工安全风险等方面的标准、规范及相关文件。1.1 XX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安全风险管理体系。5、实施措施建立培训、考核与实际使用相结合的制度,对未按要求培训的员工与考核不合格的员工重新培训、重新考核。1.2 安全风险检查制度1、检查目的在施工过程中,为了及时发现事故隐患,排除施工中的不安全因素,纠正违章作业,监督安全技术措施的执行,堵塞漏洞,防患于未然,必须对安全生产中易发生事故的主要环节、部位、工艺完成情况,由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及组织机构进行全过程的动态监督检查,以不断改善劳动条件,防止工伤事故、设备事故的发生。安全风险检查是指对施工过程中及安全管理中可能存在的风险隐
22、患、有害与危险因素、缺陷等进行查证,以确定风险隐患或有害与危险因素、缺陷的存在状态,以及它们转化为事故的条件,以便制定整改措施,消除隐患和有害与危险因素,确保安全施工。2、检查形式安全风险检查一般可分为:定期安全检查、经常性安全检查、季节性及节假日前后安全检查、专项安全检查。(1)定期安全风险检查是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的全面安全风险大检查。项目部每月由项目经理组织至少一次安全大检查,定期有组织的检查由安全总监和技术负责人主持,安全环保部、工程管理部、物资机械部、综合办公室等部门参加。定期检查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和每日巡检结果,每月有可能达到两次或两次以上。检查出的安全隐患问题,制定整改措施,指定
23、整改责任人,限定整改时间,并由安质部对整改结果进行复查。(2)经常性安全风险检查是采取个别的、日常巡视的检查方式。检查主要以项目部安全总监、施工现场专兼职安全员,现场管理人员及技术人员等,在施工生产过程中和施工完毕之后进行经常性的预防检查,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消除,保证施工生产正常进行。检查的形式一般有巡回检查(主要是管理人员和专业人员对生产现场进行巡视、监督)和岗位检查(员工自己及相互间对作业环境、生产条件、安全防护措施等进行检查确认)。(3)季节性安全风险检查是依据安全生产受到环境、作业条件、作业对象、作业人员以及气象条件等复杂情况的影响,不安全因素随时都可能出现开展的安全检查。可突出季
24、节性的特点,雨季安全检查应以防触电、防漏点、防雷击、防坍塌、防倾倒等为重点;夏季应以防暑降温、防汛、防触电等为重点;冬季应以防冻保温、防火灾防触电等为重点。节假日前后容易发生事故,因而有针对性的检查包括节假日前进行安全生产综合检查、节假日后要进行遵章守纪的检查等。(4)专项安全风险检查是依据安全生产的需要,组织专业人员、有计划、有重点地对某项专业在施工生产中存在的普遍安全问题进行的单项检查。专业安全检查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可突出专业的特点。由安全工程师组织、安质部主持,有关部门及人员参加。如施工用电、机械设备等专项检查。3、检查内容(1)施工现场安全风险检查施工现场安全风险检查主要包括现场是否有
25、违规作业、有无违章指挥、现场材料堆放,基坑、沟、槽及孔洞等是否有防护措施,机械设备运转是否正常,临时用电布设、使用是否规范化,现场劳动保护、防护设施是否齐全有无安全隐患及隐患整改落实等。(2)生活办公区的检查生活办公区安全检查主要包括生活用电、用火,宿舍及办公室的布设、卫生,生活办公区的布设,厨房、厕所、浴室等的检查。4、检查方法(1)常规检查由项目部安全总监、安全员及有关管理人员为主体,到施工现场及生活办公区,通过感观或辅助一定的简单工具等对作业人员的行为、作业环境、生产设备设施等进行定期检查,从而及时发现存在的不安全隐患并采取措施予以消除,纠正施工人员的不安全行为。(2)安全检查表法安全检
26、查表是进行安全检查,发现和查明各种安全隐患,监督各项安全规章制度的实施,及时发现事故隐患并制止违章行为的一个有力工具,通过查表打分来约束员工行为,规范各种制度及落实制度的实施。1.3 安全风险巡查制度1、任务与要求(1)安全风险巡查是指生产过程及安全管理中可能存在的隐患、有害与危险因素、缺陷等进行查证,以确定隐患或有害与危险因素、缺陷的存在状态,以及它们转化为事故的条件,以便制定整改措施,消除隐患和有害与危险因素,确保生产安全。(2)安全风险巡查的任务是查证各种有害与危险因素、缺陷和隐患,督促整改,监督各项安全规章制度的实施,坚决杜绝违章指挥,违章作业。(3)安全风险巡查应贯彻管理人员与作业人
27、员相结合的原则,通过采取有组织的、个别的、日常的巡视方式来实现,是经常性的安全检查。(4)安全风险巡查必须有明确的目的,要求内容和具体计划,并制定安全风险巡查表。(5)必须建立由领导负责和有关职能人员参加的安全风险巡查组织,做到边检查边整改,及时总结和推广先进经验。2、巡查内容(1)安全风险巡查对象的确定应本着突出重点的原则,对于危险性大、易发生事故、事故危害大的部位、设备等应加强检查。(2)检查重点:重点检查项目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情况、各种安全文明施工制度的执行情况和各种有关方案、措施的实施情况。3、巡查方法安全风险巡查采用安全检查表法。安全风险检查表法是为了系统地找出系统中的不安全因素,事
28、先把系统加以剖析,列出各层次的不安全因素,确定检查项目,并把检查项目按系统的组成顺序编制成表,以便进行检查和评审。4、巡检形式(1)项目安全主管或现场安全员,每天上下午各进行一次安全检查,并填写安全日志。对查出的问题要立即处理,为夜班和次日安全生产创造条件。(2)项目经理部在项目经理或施工经理的领导下,每半月组织有关管理人员及分包负责人,进行文明施工安全风险大检查。(3)加强现场安全文明施工管理,接受质检站、业主、监理等上级主管部门的抽查和验收检查。(4)以项目专业人员(包括总分包两级专业人员)为主,结合现场实际情况进行定期和不定期检查。6.4安全教育制度新工人入场必须经过三级安全教育:即公司
29、一级、项目部二级、班组三级安全教育:公司一级的安全培训教育主要内容为国家的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规程和集团公司、工程公司的安全规章制度等。培训教育的时间不得少于15学时。项目部进行第二级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其主要内容:工地安全制度、施工现场环境、工程施工特点及可能存在不安全因素等。学习时间不少于15学时。班组进行第三级安全生产教育培训I,其主要内容:本工种的安全操作规程、事故案例剖析、劳动纪律、事故教训、班组制度和岗位讲评等,培训教育的时间不得少于20学时。以上教育培训考核成绩作为录用先决条件。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转岗、换岗人员在重新上岗前,必须接受架子队和班组两级
30、安全培训。针对本工程的特点,规定每周一为班组安全教育日,每次教育时间不少于45分钟,培训安全生产必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项目部全体职工必须参加定期或不定期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具体要求为:项目经理部每年参加建设部或省、市安全培训学习一次,学习时间不少于30学时。培训的主要内容:国家和地方有关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及有关规章制度,公司安全管理知识及安全文化,安全生产管理职责,有关事故案例及事故应急处理措施等。专职安全管理人员每年参加省、市安全培训学习一次,时间不少于40学时。培训的主要内容:国家和地方有关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安全标准,公司安全管理、安全技术知识、安全文化,有关事
31、故案例及事故应急处理措施等。其他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每年参加安全培训学习时间不少于20学时。培训的主要内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本部门、本岗位安全职责,安全技术和安全文化知识,有关事故案例及事故应急处理措施等。特殊作业人员安全防护人员取得操作资格证书后,每年仍须接受有针对性的安全培训,时间不少于20学时。班组长和班组安全员每年接受安全教育的时间每人不少于20学时。培训的主要内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安全技术和安全文化知识、技能及本队、本班组和一些岗位的危险、危害因素、安全注意事项,本岗位安全生产职责,典型事故案例及事故抢救与应急处理措施等。专职安全员除进行日常的一般安全教育、宣传外,还要充分利
32、用广播、录像、板报、警示牌等各种形式进行安全知识普及宣传。6.5安全交底制度工程开工前,项目部技术负责人将工程概况、施工技术措施等情况向全体施工管理人员进行详细交底。每一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前,技术人员要根据工程情况,向施工队长或班组长进行书面安全技术交底。对特殊工种的作业、机械设备的安拆与使用,安全防护设施的搭拆等,技术人员均要对操作班组作书面安全技术交底。对专业性较强的分项工程,要先编制施工方案,然后根据施工方案作针对性的安全技术交底,不能以交底代替方案,或以方案代替交底。两个以上作业队或工种配合施工时,技术人员要按工程进度定期或不定期地向有关班组长进行交叉作业的安全交底。安全技术交底要经技
33、术负责人审阅签字,安全员签字认可,班组长签字接收生效。交底字迹要清晰,必须本人签字,不许代签名班组长要根据安全技术交底要求,对操作工人进行针对性的班前作业安全交底,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执行安全交底的要求。安全技术交底要全面、有针对性,符合有关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的规定,内容包括施工要求,作业环境及可能存在的问题等,严禁施工队长、班组长违章指挥。安全技术交底后,施工队长、安全员、班组长等要对安全交底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和监督、督促操作工人严格按交底要求施工,制止违章作业现象发生。对特殊工种的作业、机械设备的安拆、安全防护设施的搭拆等的安全技术交底后,必须由技术负责人、安全员、机管员、施工队长(班组长)等验
34、收,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实施。6.6安全会议制度安全会议分为:周、月安全例会、年安全工作会议、安全专题会议、事故分析会等。参会人员主要有项目经理、常务副经理、总工程师、安全总监、各部室负责人、专职安全员等相关人员。每周、月末,由安全负责人主持召开安全例会。会议主要内容:总结本月安全检查情况,分析研究解决安全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制定相应的措施,布置下周、月安全工作计划。每年召开一次年度安全工作会议,会议由安全负责人主持。会议主要内容:总结本年度安全管理工作情况,安排部署下一年度安全管理工作。通报本年度安全考核检查情况。表彰本年度安全管理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交流安全管理经验。安全专题会议是根据安全监
35、督管理工作情况,结合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召开的,会议由安全负责人主持。会议主要内容:总结当前安全管理工作,分析安全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安全生产保证措施和下一阶段工作目标。对安全质量管理体系方面有关组织保障、基础保障和管理保障的落实情况和应加强的工作做出决定和部署。事故发生后(含险情事故),公司安全负责人主持召开事故分析会(当事人等相关人员参加)。会议内容:对事故原因、事故责任进行分析,制订防范措置,安排下一步安全管理工作。6.7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制度特种作业人员是指:架子工、空压机操作工、起重工、电气(焊)工、电工、场内机动车辆驾驶员等,必须严格按照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管理规则(国家安全生
36、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30号)进行安全教育、考核、复验,经过培训考试合格,获取操作证者才能上岗。对已取得上岗证者,要进行造册登记存档,操作证必须按期复审,不得超期使用,名册应齐全。未按期复审或复审不合格者,其操作证自行失效,该特种工不准上岗作业。特种作业人员连续离开特种作业岗位6个月以上者,应当重新进行实际操作考核,经确认合格后方可从事原岗位作业。项目部对进场的特种工进行入场安全教育,并经常对特种工进行本岗位的安全操作规程教育,施工前进行针对性的书面安全技术交底,特种工的劳动保护用品要按规定发放,并督促其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品。特种工必须持证上岗,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不得伪造、涂改或转借。特种工在操作
37、过程中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不允许擅自离岗或让别人代替上岗。对已取得上岗证者,项目部进行造册登记存档,操作证必须按期复审,不得超期使用,名册应齐全。特种作业人员必须在操作证规定的工种作业范围内进行作业。特种作业人员要保持相对稳定,不准随便调离,如需要调离,必须经项目经理同意。6.8事故及隐患应急预案1、目的为建立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及时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消除不安全状态,纠正不安全行为,促进安全管理,实现安全生产,特制定事故及隐患应急预案。2、适用范围本应急预案适用于中铁七局XX地铁2线10标项目部所进行的安全事故隐患排查和治理。3、职责(1)安全环保部是隐患排查管理的职能部门,负
38、责安全事故隐患排查、分析和治理监督管理工作。(2)各部门负责事故与隐患专项实施工作。(3)各班组安全隐患排查及整改工作由专职安全员负责监督、排查。详见综合应急预案。6.9其他与安全风险管理有关的规章制度1、安全风险管理制度适用于生产机械设备、设施、存储、运输的风险评价与控制,适用于施工作业现场,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和非正常情况,包括本项目工程范围内各个施工阶段的风险管理、风险评价、风险控制以及风险信息的更新。2、通过安全风险管理工作确定的危险源(点),造册登记、绘制一览图上墙、任何部门和个人无权擅自撤销已确定的危险源(点)或者放弃管理。对所有危险源(点)必须悬挂警示牌并保持警示牌完整无损,因工作
39、需要调整危险源(点)负责人,应在警示牌上及时更正。3、各级管理者要按危险源(点)的管理要求实施管理监督工作,在危险源(点)工作人员应严格执行安全风险控制措施。4、各类危险源应列为各级安全检查的重点,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暂时不能解决的应及时采取临时措施,并向上级管理部门反映情况。5、凡属高压、高空、有毒等危险作业,必须有安全措施和专人负责。6、凡在各类危险源(点)发生事故时,必须按“四不放过”的原则,对危险源(点)的管理情况进行调查,如果确属危险源(点)管理失控造成事故,将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加倍处罚。7、建立健全风险教育培训和交底制度。项目部必须每月组织对全员进行风险源的学习培训和教育,并对风险
40、管理人员进行风险管理技术交底。8、建立风险巡查机制,风险管理人员必须每日对风险源进行检查,并认真做好巡查记录。对于新发现的危险源必须及时上报风险管理机构,以确定危险源的级别,迅速制定相应控制措施。9、针对相应风险建立应急预案和应急响应机制。七、施工安全管理措施7.1、 作业人员基本条件1、参加本项目的作业人员年龄必须在18周岁及以上,聘用人员需经安全教育培训合格,项目部组织二级安全教育并合格后,督促班组进行三级安全教育,经考试合格后方可进场,新进场人员必须进行人员基本信息登记。2、结合工程特点,对上岗前员工进行“安规”及相关安全知识的培训教育并进行考试;考试不合格的人员可进行一次补考,补考不合
41、格予以清退。3、分部分项工程开工前,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措施交底;未参加交底或未履行签字确认手续的,不允许上岗。4、每天上班前开站班会,交任务、交技术、交安全;查衣着、查“安全帽、安全带、安全绳”、查精神状态;未参加站班会的作业人员不允许参加作业。5、特殊工种人员持证上岗,上岗前提供有效证件报监理项目部审查,经过培训教育并考试合格。6、组织作业人员每两年至少进行一次体检,有禁忌症者禁止参加施工。7、对作业人员开展危险因素及控制措施、应急处置方案、急救知识培训,提高作业人员风险防范及应急处置能力。7.2、 安全管理制度和台帐项目部建立以下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施工责任制度、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安全施
42、工检查制度、安全例会制度、安全施工措施编审和交底制度、安全活动日、安全施工作业票管理制度、安全监护制度、安全用电管理制度、安全防护装备管理制度、施工机械及工器具安全管理制度、车辆交通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文明施工管理制度、安全奖惩制度、消防保卫管理制度、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补助费使用管理办法、反违章考核管理制度、施工分包安全管理制度、防火防爆安全管理制度。项目部建立以下安全管理台帐: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制度、安全文件、安全简报及收发、学习记录、安全培训、考试记录及新进人员三级安全教育卡片、安全例会及安全活动记录、特种作业及专、兼职安全人员登记档案、全体施工人员体检情况登记表、分包商安全资质及现场准入审(复
43、查表、施工安全风险动态识别、评估及预控措施台帐、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及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补助费使用记录、安全用品台帐及领用记录、安全工器具台帐及检查试验记录、安全施工作业票及安全技术措施交底记录、现场应急处置方案及演练记录、安全检查记录及安全隐患整改通知单、复检单、工程项目安全管理自评价记录、安全奖惩登记台帐、各类安全报表及安全事故调查处理记录、安全施工有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规程、规范等依据性文件(含有效文件清单)。施工队(班组)建立以下安全管理台帐:安全活动日记录、安全整改通知单、安全整改反馈单及复检单、施工机械、工器具检查登记表、安全工具(防护用品)检查试验记录、施工队安全检查记录、安全文
44、件收文台帐、有关安全工作规程、规定、措施、文件、安全简报、事故通报、法律法规等。7.3、 施工安全方案管理根据住建部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管理办法建质【2009】87号文规定,在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前编制专项方案;对于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组织专家对专项方案进行论证。专项方案由项目部负责组织编制。其中,龙门吊安装拆卸工程、盾构吊装等专业工程实行分包的,其专项方案可由专业承包单位组织编制。专项方案由项目部技术、安全、质量等部门进行审核后,报公司总工审核,公司总工审核合格,报请集团公司工程技术中心审核,由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签字、盖章。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
45、专项方案由项目部组织召开专家论证会。项目部根据专家论证报告修改完善专项方案,并经公司技术负责人、总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签字后,组织实施。专项方案实施前,编制人员或项目技术负责人向现场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项目部指定专人对专项方案实施情况进行现场监督和按规定进行监测,项目部对专项方案落实情况进行随机抽查。发现不按照专项方案施工的,及时指出并立即整改。7.4、 特种设备管理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在作业中应当严格执行特种设备的操作规程和有关的安全规章制度。要定人、定机、定岗,保证机械作业人员的相对稳定,使各个环节责任明确,责任到人。特种设备在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30日内,使用单
46、位应当向当地政府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登记(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检验检测机构进行验收,验收合格的方可使用)。登记标志应当置于或者附着于该特种设备的显著位置。使用单位应当建立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安全技术档案应当包括以下内容:特种设备的设计文件、制造单位、产品质量合格证明、使用维护说明等文件以及安装技术文件和资料;特种设备的定期检验和定期自行检查的记录;特种设备的日常使用状况记录;特种设备及其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及有关附属仪器仪表的日常维护保养记录;特种设备运行故障和事故记录。应当对在用特种设备进行经常性日常维护保养,并定期自行检查,至少每月进行一次自行检查,对特种设备的安全附
47、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及有关附属仪器仪表进行定期校验、检修,并作出记录。进行特种设备自行检查和日常维护保养时发现异常情况的,应当及时处理。应当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定期检验要求,在安全检验合格有效期届满前1个月向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提出定期检验要求。未经定期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特种设备,不得继续使用。出现故障或者发生异常情况的特种设备,应当对其进行全面检查,消除事故隐患后,方可重新投入使用。对存在严重事故隐患,无改造、维修价值,或者超过安全技术规范规定使用年限的特种设备,应当及时予以报废,并向原登记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办理注销。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应当立即向现场安全管理人员和单位有关负责人报告。情况紧急时,可以决定停止使用特种设备并及时报告本单位有关负责人。7.5、 安全生产费用管理安全生产费用按照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财企(2012)16号)规定,以建筑安装工程造价为计取依据,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为2.0%。安全生产费用应当按照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财企(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