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学中学习兴趣的培养.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08018 上传时间:2019-01-0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3.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理教学中学习兴趣的培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地理教学中学习兴趣的培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地理教学中学习兴趣的培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地理教学中学习兴趣的培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教学中学习兴趣的培养.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地理教学中学习兴趣的培养 在注重素质教育的今天,在地理教学中利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成绩,努力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是当代地理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本人通过多年来的教学,总结了一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同各位同仁一起探讨,不正之处敬请指正: 1 丰富课堂语言,引起浓厚兴趣。 在教学中充分运用形象生动的直观语言,会引起学生浓厚的地理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掌握地理知识,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例如,讲彩云之南云南省的气候特点:复杂多样,特别是横断山区气候垂直变化显著时,在分析成因后,可引用“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讲高山气候时,可引用“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2、等归纳。讲中国区域地理时,有许多城市名称难记,这时可引用一些城市的美称、别称和地理谜语帮助学生记忆,如山城、雾都重庆,不夜城漠河,大言不惭海口,举头望明月仰光等,可加深学生记忆。 2 巧用诗歌、谚语、谜语引发学习兴趣。 如讲“地球运动”时可以朗诵:“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讲“黄河”时可用“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等诗句教学,创造一个诗情画意的世界,使学生犹如身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讲“天气”时可用“早晨下雨当日晴,晚上下雨到天明。先下牛毛无大雨,后下牛毛不晴天。八月十五云掩月,正月十五雪打灯”等谚语将学生引入探索地理学科知识的意境中。讲“地图”时可让学生猜:“高山不见一寸土,

3、平地不见半亩田,五湖四海没有水,世界各国在眼前,”以导入新课学习,活跃学生思维,增强学习地理知识的浓厚兴趣。 3 创设情境,引起兴趣。 创设情境的方法很多,如直观的教具,形象的语言,生动的画面,尤其是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把纷繁复杂的地理事物清晰地展现出来,使它们由陌生变得熟悉、由难于理解变得易于掌握,从而唤起学生求知的欲望,带着学生走进知识的海洋。地理教师首先要善于利用课本插图、地图册、地理挂图配以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唤起学生的想象,使之产生学习兴趣。其次要联系学生生活,把书本知识和学生生活所处的地理环境、气候景观等因素联系起来,使学生感到亲切生动有趣,产生学习的愿

4、望。再次,充分利用电化教育手段投影、幻灯、电影、录像等的直观优势,营造教学情境,增强学生的感知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4 利用乡土地理资源培养地理学习兴趣。 让学生走出校园、走进大自然,感受祖国、家乡的山川地貌、植物、土壤以及工农业的发展变化,可增强与自然的亲近感和热爱家乡的情感,树立学生的环保意识。当学生面对退化的草原会震撼,面对改造并且正在恢复的生态,又会激动感慨。这样的教学极大地激发了学习兴趣,可优化教学效果,提升教学效益。 5 联系生活实际,点燃兴趣之火。 地理学科有理科特点,要求学生有较强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这常常令学生学习地理时心生畏惧,从而失去地理学习兴趣。可从生活入手,引导学生发现地理问题,探索地理知识。将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地理问题有机地结合到教学中,引导学生去发现思考、探究与创新,使地理知识的学习面向生活、面向社会、面向世界。 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是挖掘学生潜能的有效途径,只有通过培养学习兴趣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探究性,才能完成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从而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总之,地理教学要利用学生的心理特点,运用新的课程理念和先进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主动学习中掌握知识、探究知识、发现知识,让地理成为学生喜爱的学科,让学生在地理教学中得到提高和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