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学中的“四结合”.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08031 上传时间:2019-01-0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4.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理教学中的“四结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地理教学中的“四结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地理教学中的“四结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地理教学中的“四结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教学中的“四结合”.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地理教学中的“四结合” 摘 要: 本文以如何进行地理教学改革,以适应时代教育的需要为切入点,提出地理教学中应提倡教与学相结合、图文相结合、课内课外相结合、作业评价与其他评价相结合,从而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提高教学效率。 一、教学与学习结合 现代教育学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占中心地位的应当是学,而不是教,亦即教的主体是教师,教师应当起主导作用,学生是教的客体,是学的主体。学生应在教师的指导下自觉地进行学习,教学生怎样获取知识比直接传授知识更重要。如何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使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是现代教师首先应重点研究的问题。为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使学生“要学” 地

2、理教师应充分研究教材,选择合适多变的教学方法,研究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如:用直观教具、板画、白板等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用生动、形象、富有魅力的语言感染学生,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用联系实际事物、新闻时事的方法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上黄河时,可以在黑板上迅速、漂亮地画黄河的版图及“地上河”的成因图,然后巧妙地在课堂中插播一些反映黄河过去泛滥成灾的录像。最后联系新闻时事,向他们描述黄河治理的现状。许多学生通过这节课都认为地理确实是一门实用性、趣味性很强的学科,并从原来的“要我学”变成“我要学”。 2.使学生“会学” 学会学习是现代人必备的素质。具体在教学中,可以利

3、用课堂这个教学主阵地,结合教材内容,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先出示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明确要学什么,再让学生带着目标自学,并要求学生在书上、图中找出重要的内容,然后提几个牵涉到重点的问题,请学生讨论,以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布置一些有针对性的随堂练习,训练他们的思维,这样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协调发展,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例如,为了更好地在考试中做好选择题,我就讲“地理选择题解题方法”的专题,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从而提高地理教学质量。 3.使学生“合作” 小组合作学习是教与学相结合的一种有效形式,在小组学习中,教师以参与者的角色参与。小组学习前,教师引发问

4、题情境,启动交往活动;小组学习时,教师深入一个小组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和交流或巡视于各小组之间,仔细观察,及时表扬善于运用交流方式的小组,从而提高小组学习的交流功能;在小组学习结束后,教师展示结果,组织评讲,及时反馈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学生都有自己明确的学习任务,有独立自觉和相互交流的机会,最大限度地扩大参与面,充分发挥师生间、生生间的相互交流、协作功能。 例如在洋流教学中,通过课前的精心准备,在教学活动中引入大量洋流对地理环境影响的具体实例,让学生依据具体实例分析洋流对全球热能的输送和交换、对海洋生物分布、海洋环境污染和航海事业等方面的影响,然后上课分组讨论交流,使学生学会合作学习,教学效果

5、良好。 二、地图与教材结合 一般的地理教学中虽然注重地图的使用,但在运用中,总是以“文”为中心,地图只起辅助作用。地理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学习地理必须掌握阅读、使用地图的知识和技能。地理课本中的文字与地图是紧密相连、互相配合、不可分割的教学体系。很多地理规律、原理及地理事实都客观存在于课本文字表达中,同时也在地图上直观地表示出来,图文有机结合,便于学生理解,亦能发展学生的思维。 图文结合的方法很多,如在讲锋面与天气时,可采用以图释文的方法,用板图画出冷暖气团的位置和运动方向、暖气团如何爬升解释课文的内容。如讲我国疆域辽阔时,采用以文析图的方法,先出示我国冬季海南岛的孩子在游泳,哈尔滨的孩子在滑冰

6、两幅景观图,让学生看书后思考、分析其中的原因。这样图与文有机结合,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将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课堂与课外结合 地理课外活动作为学校地理教学及校园文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及形式十分丰富,包括地理观测(如天文、气象观测)、地理野外考察(如地质考察、资源调查)、地理模型及仪器制作、地理游戏、地理小论文写作等,这些活动一方面可以丰富学生的地理知识,提高技能,另一方面在活动中可以激发学生爱国爱乡、建设祖国的热情,锻炼学生的意志和毅力。 例如讲环境问题时,我安排一则社会调查。调查学校所在地环境有无污染、有哪些污染源,受污染后对生活、生产、学习产生哪些影响,然后介绍本世纪世

7、界十大污染事件。这样不仅巩固了课内的知识,又通过课外这些活动,活化了教学内容,培养了学生的能力,提高了他们的思想素质。 四、作业评价与发展评价结合 作业是对学生所掌握知识程度的一个反馈,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学习的历程,但学生的喜好程度不一样,理解能力不一样,接受能力不一样,文化层次不一样,就造成对作业的需求不一样,就要针对不同的学生,设计不同的作业。平时采用让学生自己设计作业的方式了解学生接受情况,利用作业的内容多变性评价学生。 “发展性评价”的根本目的是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它集中体现了“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教育理念,生本实验教学理念“以生为本”“高度重视学生”与此相吻合。学生处于不断地发展变化之中,我们的教育就在于引导和促进学生的发展和完善。学生的发展需要目标,需要导向,需要激励,而发展性评价是实现这些功能的重要环节。因此,作业评价要多元化。它为学生确定个体化的发展性目标、结合多次考试及平时作业的情况,收集学生发展过程中的信息,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具体情况,判断学生的优势与不足,使学生综合全面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