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初中生数学迁移能力的策略探究.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08248 上传时间:2019-01-0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4.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培养初中生数学迁移能力的策略探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培养初中生数学迁移能力的策略探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培养初中生数学迁移能力的策略探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培养初中生数学迁移能力的策略探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培养初中生数学迁移能力的策略探究.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培养初中生数学迁移能力的策略探究 中国分类号:G633.6 课堂教学中, 我们数学老师会对下面的问题十分困惑:在完成分式加减法运算的教学后,学生基本上都会解这样的题:计算。在学习分式方程解法之后,在课堂教学中若给出同样的这一题。检测结果发现,大多数学生在计算时出现了去掉分母的错误,并且错误率相当高。如果在检测前加以提示,学生又会准确地求解(可选择两个实验组进行对比检测)。 为什么在没给出提示之前,学生的错误率如此之高?而给出提示后却会准确地求解呢?其实这是学习中的负迁移所致。负迁移的产生通常是由数学系统中学生、教师、教材三个子系统所引起的,其中学生的认识结构、认识功能、学习习惯和思维能力是产生

2、负迁移的内因,而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水平及教材内容等,则是产生负迁移的外因。 什么是学习迁移呢?学习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已经获得的知识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学习迁移是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在学习新知识时,由感知诱发产生联想,而回忆起旧知识;通过思维活动,再将与新知识相类似的旧知识转移到新知识中。 数学是一门重于理解的学科,重于抽象思维的学科。如何改变学生的认知结构变量,提高原有认知结构的可利用性、稳定性,从而提高学习迁移能力。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启动学习内需,提高认知结构的可利用性 内需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内在需求,一个学生是否想要学习,为什

3、么而学习,喜欢学习什么等,都能够通过内需加以说明。而内需也是一种迁移,一种学习的成功带来的乐趣能产生更多的学习内需。如何激发与维持内需呢? 一方面在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比如在讲授全等三角形判定条件(SAS)时,提出问题,无法直接测量点A与湖对岸点B的距离时,如何利用一根长的米尺来测得A、B两点的距离。学生用现有的知识和习惯的方法不能立即解决的问题,引起学生的认知矛盾,把学生引入到与问题有关的情境之中,从而激起学生的学习内需。另一方面培养学习兴趣,维持学生的学习内需,比如在图形认识初步的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展示现实世界的物体,通过观察大量丰富的立体、平面图形,加强对图形的直观认识和感受,从中发

4、现几何图形,归纳出常见几何体的基本特征,从而更好地把握图形。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图文并茂,提高了学习兴趣。一旦学生产生了学习内需并维持下去,就会提高自己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去获得更多的知识,提高了自身认知结构的可利用性,为学习迁移奠定了基础。 二、加强发散性思维训练,提高认知结构的可辨别性 发散性思维是一种不依常规,寻求多变,多方面寻求答案的思维。如何训练呢? (1)一题多解的训练。平时注重知识发生进程,充分显露学生思维。在教学中做到:展示概念形成的过程,显露抽象、概括思维;展示结论推导的过程,显露分析、综合思维;展示动手操作的过程,显露探索、发现思维;展示方法积累的过程,显露总结、抉择思维。总

5、之,在教学过程中,对一些有代表性问题的解决,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学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调动一切做题手段,从各个侧面论证同一命题的真实性。 (2)一题多变的训练。在中学数学中,反对题海战术就必须在习题的使用质量上下功夫,一题多变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一些表面看来一般但内涵却十分丰富的问题,是一个可以发展和发掘的问题。教师要通过精心策划、设计、组织学生主动地参与到知识生产的过程中去。比如与习题的结构、解法以及条件和结论之间的关系特征进行类比,变出一些新题来,然后判断是否有解、是否可解、怎样解。除了类比变题,还可引申变题、推广变题、联想变题、反思变题。启发引导学生进行纵、

6、横向的拓展,让学生在一题多变中开阔思路、提高能力,通过解一题,带一片,强化了解题的求异能力。一题多变是训练发散性思维的重要技巧。 三、优化教学策略,防止负迁移 根据迁移的影响效果,把迁移分为正迁移与负迁移。正迁移和负迁移是矛盾的双方,二者既对立又统一,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二者关系可用图示表示:图中的曲线表示研究一个问题的正迁移方向,但在这一思考过程中任一时刻M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思维方向可能沿M的切线方向飞出(负迁移方向)。若在M点调节思维方向,则可向正迁移方向转移。为能达到上述要求,需优化教学策略,采取以下两方面对策: (1)运用辨异对比教学。如果遇到两种学习内容刺激相似,反应不同,容

7、易产生负迁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常常不能透过事物的表面形式而认清其本质,因而在碰到一些在表面形式上具有共同因素的一些式子、图形等,往往容易感知到它们的共同因素,而未能迅速地辨别出它们的本质区别而产生负迁移。例如,对于方程x2=4和不等式x24,容易感知它们形式的类似而不易理解=与的本质区别,以致容易造成方程变形引起的负迁移,由x24解得x2。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指导学生进行错误对比。从解的方法上对比,防止发生负迁移。 (2)注意知识整合教学。数学知识的逻辑性是很强的,一切概念都毫无例外地互相依赖与转化,并组成一定的结构。在各知识之间又存在着一定的逻辑关系,这种关系也形成了各知识之间的结构,因此,

8、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把学过的知识进行及时的总结,使之条理化、系统化,这样有利于知识的理解和巩固,又有利于知识的迁移和应用。例如,教学四边形这一章时,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梯形的判定、性质,它们之间的关系,头绪较多,学生不容易记牢,而且还容易混淆,可以结合图解加以总结几种特殊四边形的定义、性质、判定,进行分析、比较、综合、概括等整合教学。把四边形这一章的基础知识条理化和系统化,构成一个概念的体系,既能提高学生知识的概念水平,又能使这些知识的联系在学生头脑中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不易遗忘,从而有利于知识的正迁移和防止这些知识的负迁移。 此外,教师在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因为良好的学习方法,不仅有助于学生素质的提高和全面发展,而且对学生学习迁移能力提高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在数学实际教学当中,教师要充分考虑上述诸方法的使用,促进数学学习的迁移,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