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边疆普通高中声乐教学问题剖析.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08896 上传时间:2019-01-0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边疆普通高中声乐教学问题剖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云南边疆普通高中声乐教学问题剖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云南边疆普通高中声乐教学问题剖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云南边疆普通高中声乐教学问题剖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边疆普通高中声乐教学问题剖析.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云南边疆普通高中声乐教学问题剖析 艺考是高中音乐老师一年一度的教学检验,教师的专业能力、教学方法等都将通过艺考得到学生和领导的评定,面对难度大的声乐教学,教师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条件下中解决学生存在问题,也是高中声乐教学面临的最大问题,笔者对高中声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过一定时间的跟踪调查和分析研究,希望相关问题得到中学教师的关注和探讨。 声乐课是普通高中音乐艺考必须学习的训练难度最大、花费时间最长的教学内容。从逐年音乐统考中考生声乐水平来看,地州县市级中学声乐教学水平普遍较差,各地中学艺考辅导中声乐教学存在诸多问题,它不仅影响了高考教学质量的提高,还会对学生进入高校后的声乐学习产生不良影响,笔者

2、长期从事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声乐教学,对高中艺考声乐教学进行了较多的调查了解,对目前高中声乐教学中存在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高中声乐课教学应该注意以下几个环节的改进。 1 学生的选拔缺乏科学性和规范性 学习声乐的前提条件是拥有优良的嗓音。在艺考辅导中,对学生嗓音进行适当的挑选是非常必要的,它是学生取得较好考试成绩的基础。据笔者调查了解,从21世纪高校招生改革以来,云南省各县市很多有中学先后都开设了音乐特长生课程,以某地州为例,全州11个县市中,百分之九十九的高中学校都开展了音乐特长教学,其目的就是为了参加音乐艺考,应该说这是非常值得提倡的办学形式。由于各学校领导对艺考的认识和办学条件的差异等诸多原因

3、,在学生的选择上也存一些问题,对学生选拔基本是以下三种情况第一种是从中考有意向参加艺考的学生进行选拔,通过演唱一首歌曲以验证学生是否具有学习声乐的嗓音,尽管这种选拔非常简单,对受过一定专业训练的教师来讲已经基本能判别学生是否具备基本条件,应该说这是对学生、对学校非常负责任的一种方法。高中生的声乐教学所面对的是一个普通的群体,学生的选拔也无法与其他正规的音乐院校相提并论,但有一点必须坚持学生嗓音不一定很好、但必须是五音俱全。再者从中考生中选拔学生,选择面相对较宽,学生的质量也相对较高,学生学习目的非常明确,有利于教学的开展。第二种是从进入高中的学生中进行选拔;这种选拔方式学生人数有一定局限,但也

4、能挑选一些基本符合学习条件的学生,同时能避免嗓音条件差,甚至是五音不全的学生进入艺考行列。第三种是学校实行文化课考试淘汰制,各班级文化课成绩最差的学生全部发配到艺考教学班,这些淘汰下来的学生中有很大一部分人嗓音条件和乐感非常差,基本不具备学习声乐最起码的条件,这样进行艺考教学其实是对学生非常不负责任的一种方法,自身的嗓音条件不好就意味着学习效果不好,随后得到的就是不理想的艺考成绩。笔者曾应邀为某中学进行艺考培训指导,据任课教师介绍参加培训的20个人全部是每次文化课月考试淘汰下来的差生,有的已经学习了一个学期,个别学生才来几天。通过听学生演唱,只有三分之一的学生基本具备学习声乐的嗓音条件。这样的

5、学生来源方式在全省艺考教学中非常普遍,笔者在国培班的教学中,曾向来自各地的中学教师进行过调查,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学校都是用这种办法来收容差生。从表面上看,似乎是领导的管理形成的问题,从本质上认真分析也有教师自身的原因,教师一方面要对音乐艺考教学提出自己从学生选拔到教学开展的一系列规划并与领导合理沟通,让领导多了解音乐艺考中技能训练的特殊性,力争得到领导的了解和支持,积极争取教学主动性。另一方面也要根据学生的基本情况及时让学生明白自身问题所在,同时也要建议学生避开先天条件要求高的音乐门类,合理选择其他艺术门类的考试。 2 教师教学方向的分配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 为了激发教师的教学积极性,明确各教师的

6、教学成果,很多学校高中艺考师资都是实行分届式循环,只要轮到的教师就必须承担所有的专业课,从表面上看,这种办法能清楚划定教师的教学责任和认定考试成果,激发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实际上这样的师资分配非常不利于教师专业特长和教学特长的利用和发挥。各教师在学校期间虽然学的是音乐教育专业,但声乐、钢琴等专业技能并驾齐驱者非常少见,声乐课相较其他课程的教学更抽象、更深奥,教学难度更大,对教师能否承担声乐教学任务的标准不能仅仅用“学过这门课程考试成绩合格”来衡量,而是要从教师是否系统掌握声乐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是否具有较强的演唱能力,是否具有全面的判别声音正误以及解决学生歌唱发声问题的能力。如果在一个教学班中让

7、教师各显其能,扬长避短,更容易得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反之如果不考虑教师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实行一刀切的教学,声乐课必将成为影响学生艺考成绩的重要因素。 3 学生分组教学缺乏科学性 在中学阶段的声乐集体课教学中,学生分组上课是常用的教学形式,但根据什么分组?分组后如何开展教学?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声乐教学应该有什么要求,我认为中学教师是缺乏相关的研究,分组的方式也是五花八门,很多教师为了便于管理,按学号顺序来分组,有的教师干脆只规定人数,让学生自己自由组合,这些分组方式都缺乏声乐课教学的基本规律。声乐集体课是在师资及课时相当有限的情况下的一种无奈之举,同小组内学生的搭配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教学的顺利开

8、展,合理的分组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基本前提。学生的分组应该遵循的几点一是在声乐教学的开始阶段教师要利用一定时间的基础训练来观察、熟悉学生,对学生的嗓音条件、声音类型、自然音域等进行摸底,做到心中有数再进行分组。二是要更多考虑同一个组学生在声音的基本条件上起码应该具备一些共同的特点,要把利于开展教学的因素作为分组的先决条件。三是注意男女学生在该年龄段不同的生理特点,如男生变声期的特殊性等因素,按性别分类进行声乐教学,只要教师充分了解学生的情况,科学、合理地分组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教学的开展相对就要少走些弯路。 4 缺乏合理的声乐教学规划 利用速成、强化等不科学的教学手段代替循序渐进的教学规律。声

9、乐训练是歌唱乐器的塑造过程,需要教师和学生长期的配合训练才收到效果。由于一些学校在艺考学生的选拔中完全是“走着瞧”的架势,学生要在高二结束被基本确认普通高考无望上线时才被推到艺考学习行列。按现行艺考的基本时间计算,学习正式接受训练的时间只有短暂的三个月左右,学生要从对声乐一无所知很快进入能演唱声乐作品的状态,教学中教师的目的非常明确,学生的声音要唱得高、音量要强,作品要大。不遵循科学的教学导致了不利于歌唱嗓音合理运用和发展的后果过度的用嗓使学生上声乐课后声带充血、水肿多天难以恢复,长期如此循环反复,很多的学生都有不同情况的嗓音问题,个别学生甚至只能放弃当年的艺考进行手术治疗。笔者连续对所就职的

10、高校多届音乐专业入学学生进行调查,有近百分之二十的学生在高考强化速成训练中形成了咽炎、声带肥厚等慢性嗓音疾患,有近百分之五的学生有声带小结、声带息肉等嗓音病变现象。基本丧失了未来教师的嗓音能力,对学生毕业后的就职产生也无法弥补的后果。因此,学校对参加艺考的学生专业教学要有明确的规划,从高中入学后就开展教学,学生基础扎实,水平过硬,考试自然会得到较好的成绩。 5 教学贪大求难,缺乏循序渐进的教学规划 很多高校教师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很多刚入学的学生基本的歌唱姿势都不正确,基本的歌唱状态都未成形却积攒了许多毛病。原因只有一个,几乎所有的学生在高考前的声乐训练中演唱的歌曲普遍超过了普通艺术院校高年级学

11、生的程度。这种盲目拔高程度的原因其实是在教师身上,最突出的是以下几点首先,不重视自然声区和中声区训练基础,让学生丢掉自己优美的声音去模仿所谓的有方法的声音,如女声过早强调假声的运用,很多女生训练后失去了明亮、结实的本质声音,只剩下虚弱、无穿透力的假声。其次,在没有良好的中声区的基础上盲目练习高音、花腔等高难度的发声技巧,形成了各种难以纠正的发声痼疾。在高中阶段女声基本渡过了变声期,男声还处于变声末期,歌唱器官从少年向成年的转型还没有完成,如果在这段时间进行高强度的声乐训练,不但收不到良好的训练效果,反而会损害学生嗓音。再次,盲目让学生练唱高难度的声乐作品,导致很多不成熟甚至是错误的发声技术频繁

12、运用。很多教师片面认为声乐技巧是唱高难度的作品就能练出来的,高难度的曲目参加考试才能得到高的分数。很多学生在声音尚未顺畅的状态上就开始涉及“七月草原”“军营飞来一只百灵”“蓝色爱情海”等高难度作品,这样的方法在考试中是经不起检验的,反而暴露了学生的各种问题,成绩也就不会理想。少部分教师知道怎么教学生,但看到别人的学生都演唱大作品,生怕别人说自己不行,因此放弃了循序渐进的基础训练。诸如此类的现象非常多,其结果是到了正式学习声乐的大学阶段,教师要花大量的时间为很多学生纠正不正确的发声,有些学生甚至要推倒重来,学生既走了弯路增加了学习的负担。 6 盲目地为学生划分唱法和确定学生嗓音声部 唱法的划分其

13、实也是演唱风格的划分,学生在初学阶段最重要的是学习声乐的共性基础,当发声技术基本成型时才能显现其各自的声音风格特色,教师也才能根据学生的表现确定其唱法倾向。如果只凭学生日常语言特点和几次课的教学,或者在不了解学生嗓音类型情况下就确定学生唱法,并规定学生只能这样唱不能那样唱,则完全限制了学生释放自然声音和形成风格特点的空间。因此,应该以学生唱出顺畅、规范、优美的声音为标准,让其自然发展才是科学合理地挖掘学生嗓音潜能的最佳途径。声部的界定是声乐教学中非常严肃的环节,教师要经过长期的反复科学的训练观察后再确定学生声部,著名声乐教育家李维渤对袁晨野进行了三年的声音训练后才确定袁晨野为男中音,并根据科学

14、的歌唱训练最终使袁晨野成为著名的男中音歌唱家。在声乐教学中,男声的训练难度较大,特别是高声区技术解决要求更严,笔者接触过的男生中,很多人就是因为高音无法解决都被中学教师确定为男中音,而低音又缺乏男中音具备的音色,只好压着喉咙唱,很多男生有压喉头和撑喉咙的毛病都跟教师随意划分学生声部有直接关系。我认为教师应该对声乐教学有一个正确的观念,高音也不是歌唱中唯一需要的技巧,在学生嗓音不成熟阶段,不宜提倡过多进行高音训练,应该多注意中声区的基础,解决好中声区后高声区的问题自然迎刃而解。 7 小结 普通高中声乐教学中教师的责任是重大的,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都是教学成功的前提和基础,学生取得的成绩跟教师有直接关系,学生学无所成也与教师有密切关系。因此,教师在使用某种训练方法之前应该反复思考其科学性和合理性,也可以与学生时代教师对自己采用的教学方法相比较,尊重科学、遵循规律的教学才是合理的、得当的教学,也是取得成功的基本保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