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课堂搬家”模式的教学改革.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08921 上传时间:2019-01-0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4.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课堂搬家”模式的教学改革.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基于“课堂搬家”模式的教学改革.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基于“课堂搬家”模式的教学改革.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基于“课堂搬家”模式的教学改革.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课堂搬家”模式的教学改革.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基于“课堂搬家”模式的教学改革在多年的普通动物学课程教学中,我们也尝试着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在经过几轮的教学摸索后,将课程内容整合归纳为专题,把理论教学融入到实践中,并逐步将课堂搬出教室,让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将知识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保证学生学有所用,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一、整合归纳教学内容,以专题形式开展教学活动 普通动物学课程是动物科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教学内容涉及原生动物门、海绵动物门等34个门,囊括各种动物特征、演化发展过程及与人类的关系。传统教学中按部就班、分章按节讲解,容易让学生产生枯燥无味、逆反厌学的心理。根据课程结构特点,我们将

2、教学内容整合归纳为单细胞原生动物、多细胞双胚层动物、多细胞三胚层无体腔动物、多细胞三胚层真体腔动物、无脊椎向有脊椎过渡动物、鱼纲、两栖纲、爬行纲、鸟纲、哺乳纲十大专题,帮助学生将原本烦琐的知识,梳理为相互关联的框架结构,并将有限的学时合理划分,采取集中授课形式,有效利用学生课余时间,通过学生亲身实践填补专题知识框架中的空白,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二、课堂搬家,用实践活动体验理论知识 普通动物学传统教学中,是以代表动物讲解某一大门动物的特征,教师多使用多媒体展示图片进行授课。在采取“课堂搬家”教学模式后,我们以实物代替了图片。在确定教学专题的前提下,教师将学生分

3、成若干小组,每组不超过4人,避免分组过大出现学生不作为现象。教学以任务驱动形式开展,将课堂从教室搬到实验室、校园或是野外,事先给各组同学分配教学项目,要求学生编写分工任务书、制定工作实施方案、查阅相关资料、完成实物采集和标本制作,并与其他组同学分享整个过程中获取的知识。以多细胞三胚层真体腔动物一一节肢动物专题为例,教师将专题细化为肢口纲、昆虫纲、蛛形纲、甲壳纲、多足纲、有爪纲六个项目,每组学生负责完成某一纲某一种或几种动物标本的采集与制作,具体动物由各组学生根据当地气候环境、生态分布等因素协商确定,要通过查阅资料得出该动物的门类归属依据,总结其区别于其他同门不同纲动物的特点及特征,分析它与人类

4、的关系以及对农业生产的利弊影响,并在规定的10分钟内向其他同学进行汇报介绍,课后还要将其整理成为带有图片的文字材料。整个过程中,教师只负责任务布置和过程指导,具体实施由学生独立完成。 采取这样的教学模式后,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观能动性大大提升,他们不再被禁锢于封闭的教室中,仅靠多媒体上的图片和文字来想象现实生活中动物的特征与习性,而是忙碌于采集和制作动物标本,查阅10分钟汇报所需材料,在好奇心理的驱动和玩耍心态的实践中获取了知识。在教学回顾中,我们发现,许多同学的思维因此得到了拓展,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大提升,他们不仅仅满足于现有知识的掌握和理解,而是向更深的层面延伸。如一些同学自发组建兴

5、趣小组,就自己在实践过程中的疑问和想法,申报学校的大学生科研项目,在掌握知识的同时,使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得以升华。 三、细化课程评价项目,打破试卷问答的机械考核模式 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后,传统的试卷问答考核模式不能与之相适应。基于教学目标从单一的知识获取向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多方位的转化,我们对本门课程的考核评价方式进行了创新。将考核评价项目细化,具体包括资料考核和过程考核两大部分。其中资料考核包括分工任务书、工作实施方案和最终的汇报材料,所占比例分别为10%、10%、30%,在该项考核中,每一个专题均按组评分,计人每位同学的个人成绩。过程考核包括学生的学习态度,标本制作过程操作

6、技术及完成情况,汇报过程的语言组织、材料来源、内容科学性及时效性,所占比例分别为10%、20%、20%。在该项考核中每一项均计个人成绩,其中最后一项由各组学生轮流完成,以便成绩考核及学生个体的均衡发展。在整个考核过程中,侧重学生知识获取的途径和过程,强调学生从能力培养角度出发获取知识。这种新颖的考核模式彻底打破了学生结业考试“临时抱佛脚”的心态,摒弃了学生死记硬背知识点的传统学习模式,真实体现了学生能力培养的过程评价方式。 结束语 大学的课堂,应该是研讨性、互动性、发展性的课堂,学生应该有充分思考和发表自己观点的权利,老师也应从说教者向倾听者转变,善于倾听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思考,从而培养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当前,改变学生被动学习方式和学习状态,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让大学课堂充满学生学习的活力,是大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根本方向。教师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引领和指导作用,合理整合归纳教学内容,化多为少、化繁为简,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结构,减轻学习负担。把课堂从室内搬到室外,教学活动的实施者由教师转向学生,学生从实践中获取知识,在能力培养的同时,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课堂氛围营造于宽松、合作、探究的环境下,师生间形成学习的共同体,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得以激发,综合能力得到锻炼,这才是我们对课程进行改革的最终目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