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人本化理念的高职学生管理研究.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09053 上传时间:2019-01-0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4.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人本化理念的高职学生管理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基于人本化理念的高职学生管理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基于人本化理念的高职学生管理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基于人本化理念的高职学生管理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人本化理念的高职学生管理研究.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基于人本化理念的高职学生管理研究 【摘要】如今高校学生中,90后的学生占据了很大一部分,这些学生与80后学生相比,突显出了众多的不同之处。本文针对 90 后学生的特点,建议对学生实施人本化管理,使高校的管理更有针对性和主动性,切实保障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素质的加强。近几年,我国的高职教育蓬勃发展,成为我国教育事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现细观这些90后高职学生的现状,我们不免有些担忧。因此,针对90后学生的现状,实施人本化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一、90后高职学生现状1.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兴趣不高与普通院校的学生相比,大多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学习兴趣也不高。他们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为了应付家

2、长的要求才到校学习的,有的也仅仅只是为了一张文凭。因此,大学轻松的学习氛围使他们误以为大学就是享乐的天堂,得过且过,把大量的时间都用在了玩上,上课不专心听讲,迟到、闲聊、睡觉,作业不认真,部分学生照抄,有的甚至连作业的题目都不清楚。考试则依赖于考前突击,更甚者把考试完全寄希望于作弊,在学习上严重缺乏主观能动性。2.情绪比较敏感,情感比较脆弱90后的大学生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家长极其溺爱,由此就容易逐渐造成“以自我为中心”。这些学生心理都较为早熟,主观意识强,思想更加开放,更容易对异性产生好感,对待感情缺乏理性,容易冲动,一旦感情受挫,心理难以正确对待,往往容易产生自卑,焦虑等情绪,走向极端

3、。3.世俗观念盛行,功利色彩较浓青春期正是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时期,这时的孩子意志力比较薄弱,心智还没有完全成熟,很容易受外界不良风气的影响。金钱至上的观念充斥着许多年轻人的思想。许多学生在学校不把学习当作第一要务,相反的,为了评优评先、奖学金、助学金、入党等等,而交际应酬、笼络人心、花钱收买、勾心斗角等等,圣洁的大学校园俨然成了社会的一个缩影。二、教育管理的人本化由于社会各种因素的影响,特别是社会价值观以及就业等客观因素的影响,90后高职学生在思想、情绪、言行、心理等多方面表现出诸多的复杂性。基于此,对学生管理从认识到实践上都要及时更新,与时俱进,用新的管理理念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因此,

4、在新形势下,我们倡导对学生实施人本化管理。1.人本化管理的实质就班级而言,人本化管理其实就是依靠人、尊重人、凝聚人,发展人,从而达到班级管理的最终目标。从根本上说,人本化管理就是以人为本的管理。因此,班级人本化管理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从班级学生来说,首先在于学生对自身“人”的发现,学生把自己视作管理的主体,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班级管理的过程中,是“人性化”的一个方面;二是人本化管理高度重视“人”的作用,将“人”的因素放在管理各因素之首,也就是对学生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和地位的肯定。2.班级人本化管理的措施(1)加强与学生的情感沟通。教师是与学生距离最近的人,教师与学生的情感沟通是班级人本化管理的首

5、要的基本的策略,是做好班级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教师只有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更进一步深入到学生的内心深处,了解学生的心理需要、学习动机和发展需求,才能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达到情感沟通的效果。换句话说,教师与学生的情感沟通应当是心与心的深层次的沟通,不能浮于表面。90后的学生都比较自我,自尊心都比较强。因此,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人格,理解学生的思想感情,宽容学生的过失,欣赏学生的进步,让每一名学生拥有归属感和安全感。这样,学生才能建立起对教师的尊重与信任,感受到教师的真诚与温暖,感受到教师的爱,进而激发起强大的学习热情,为班级的发展增添生机与活力。(2)营造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

6、班级文化是教师与学生在学习、工作和生活的过程中所拥有的价值观、信仰、态度和行为准则。其中教师的榜样和导向作用非常重要。良好的班级文化能够使学生对未来充满信心,充满憧憬,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并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去,培养学习兴趣和团队合作精神,树立自信心。教师平时要加强优秀班风的建设,克服学生的自我主义倾向,形成一个互相友爱、互相尊重、温馨和谐的班集体。教师可以结合专业实际,以自己的工作责任心和亲和力来教育和管理学生,时时刻刻提醒学生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可以说,这种管理既是无形的,又是有力的,只有学生融人其中,才能使人本化管理的效能最大化。(3)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学生管理的实质在于最

7、终实现学生的自主管理。这也是学生管理的成功所在。教师要做好积极地引导作用,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自主的去参与学习,积极地投身于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并能从这些日常活动中体验到快乐与成就感。例如,实行班级干部学期轮换制,而不是终身制,竞争上岗,让每个有能力的人都能享有管理他人的机会,并体会和理解管理者的辛苦。自信是自主管理的关键,学生需要在自主管理的过程中有自我反省,自我教育,自我激励,自我评价,自我调节的自信,使自主管理成为自己的自觉行为。对于大学生来说,自主管理方法是一种终身受益的管理方法,增强了学生的自律性和自控性,学生的责任感也大大增强,这对今后的工作和家庭都大有裨益。总之,学生管理工作任重而道远,高职学生管理工作的好坏,不仅影响到一个学校的办学质量,而且关系到大学生的健康发展。对于高校的管理工作者来说,首要任务就是改变传统的管理理念,不断探索和学习先进的学生管理思想和方法,并结合学生实际,运用到学生管理的实践中去,以学生为本,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学校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