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教学能力到课程育人能力.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09603 上传时间:2019-01-0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教学能力到课程育人能力.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从教学能力到课程育人能力.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从教学能力到课程育人能力.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从教学能力到课程育人能力.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教学能力到课程育人能力.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从教学能力到课程育人能力 深化基础教育领域课程改革,首先进一步明确了“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的问题。一线教师的工作是“培养人”,那么教师培训就要专业地帮助教师不断提高素养,做好“培养人”的发展工作。 一、课堂是教师成长的主要场所 全面提高基础教育质量是关键。这个质量是指育人的质量,是指学生具备了发展的基础素养之后,还应该具备面向未来社会的高级素养。高级素养具体表现在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合作能力、沟通能力,这些能力的提升需要在学科学习过程中实现,是基于学科又超越学科的,获得可迁移的能力,从而具备应对复杂问题的思考能力,超越现有技术的创新能力。 课堂是育人的主阵地,也是教师成长

2、的主要场所。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就是培育学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学生素养的提升是教师在教育教学、在学校实践活动当中实现的,因此,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就是学校教育水平的集中体现,一个区域所有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的集合,就是区域教育质量水平的集中表现。教师的教学能力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学术能力,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表现出来的素质,教学学术是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学术。教师的成长在课堂上,在学生的发展中。 好老师要上好课。什么样的课是好课呢?一是要落实国家的课程标准,符合学生实际。二是要评价这节课学生的收获,收获了什么?收获了多少?有多少学生有收获?超越这些收获

3、的是学生的状态,是不是被唤醒、被激发了?这是很重要的。所以,好课是基于学科、超越学科的;也是超越今天、帮助学生面向未来的课。 教师的好课需要有好的学习设计和好的课堂实施。学习是学生在与情境持续互动中,不断解决问题、创生意义的过程。好课的标准一是要有好的情境素材,将学习内容和真实生活关联起来,能造成认知冲突,挑战学生的认识角度。凡是针对学生认识障碍、需要理清认识思路的素材都是好的素材。二是要有好的驱动任务。教师要能够设计出有价值的学习任务为什么?怎么办?思路性、关系性的任务是好的任务。三是要有好的学习活动。思考、研讨、探究,概括、分析、解释,预测、设计、评价,建构模型等,凡是有利于学生主动、深度

4、参与课堂的活动都是好的学习活动。四是要有好的教师行为。连续追问、证据反驳、思路外显、教练指导、搭设支架、引导启发、对认识方式评价、模型化,利于学生深度参与学习,兼顾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发展需求。 教师要通过学习和研究,在课堂教学实践中不断改进教学,以此来获得教学能力的提升,这是解决问题的能力,带得走的能力。教师的教学具有现场性、独特性、不确定性、主观性等特征,教师的工作场所个性化,是具有创造性的工作。教学学术研究要帮助老师获得学科教学能力,生成教学实践智慧,最后提升教师的课程育人能力。 二、从教学能力到课程育人能力 教师的成长呈现出阶段性的特征,新任期的教师更多是模仿,关注教学技能、交流技能等;发

5、展期的教师形成了习惯,关注学习成绩、学生特点等;成熟期的教师更多是创造,关注问题解决,主动探索等;名师更多地进行教育验,凝练育人思想、引领创新等。这就是教师的发展过程。 新时代,教育踏上了新征程。我们对学科育人目标的理解不断升级,从1952年颁布的中学暂行规程(草案)中提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到2018年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的“三维目标”,再到2018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8年版)中提出的“学科核心素养”。同时,评价也在升级,从考察“双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到强调学科内的综合性,再到强调解决问题的能力,再到当前的强调基于真实情境做事

6、的能力。 教师的成长要从关注教学能力升级到关注课程育人能力。教师学习内容要涵盖学科专业逻辑、学生认知逻辑、课堂教学逻辑,特别是要在整体理解学科育人价值的基础上,备好课、上好课、做好课后 辅导。 通过团队培训提升教师的课程育人能力。正确的内容加上正确的过程,才能习得素养。学生要经历有体验、有感受、有发现的学习,才能掌握知识和技能,创生意义。通过大观念、大主题、大项目、大任务,以学习单元将知识结构化、任务情境化、学习实践化,开展基于问题、基于项目的实践性学习,学生思考并独立决定、实践并完整体验、表达并不断修正。比如,科学学科强调“做中学”,思想政治学科强调“议中学”,地理学科强调“实践中学习”,语

7、文学科强调“学习任务群”。 通过内容和方式的改革激发教师的热情。教学和教学研究从“知识导向”转向“育人导向”,从“讲背考练”转向“任务型主动学习”。在教学理念上,从“学科教学”转向“课程育人”;在教学目标上,从“知识获得”转向“素养发展”;在教学内容上,从“教师的教”转向“学生的学”;在教学方式上,从“认真倾听”转向“深度互动”;在教学改进上,从“基于经验”转向“基于证据”。有团队、有研究、有实践、有改进的过程,让教师体悟、成长,是脑力、体力付出的过程,更是提升、发展的过程。 指导标准是开展教师培训的重要参考和基本依据。以义务教育化学学科教学为例,首先是建立了初中化学教师教学能力指标体系,二是

8、开发了教师自我诊断的“能力诊断级差表”,三是设置了体现水平进阶的培训课程。一级指标与初中化学课程的一级主题对应,并增加了具有统摄性的“学科整体理解”指标;二级指标为初中化学教学能力的核心项;三级指标是具体培训目标,是教学能力核心项的细化(能力子项),能力诊断描述能力子项的分水平行为表现,分为4个水平。针对三级指标,培训课程模块下设分级培训专题及内容要点。 以二级指标“主题教学过程设计”下的三级指标“核心问题任务确定、学生活动与问题线索设计”为例,水平一教学过程照搬教科书的任务和问题,学生活动仅限听讲做题;水平二教学过程关注具体知识的落实,并据此改造或设计问题,学生活动设计形式化;水平三基于具体

9、核心知识及其认识功能价值设计核心任务,基于知识目标的达成设计形式多样的学生活动;水平四基于核心问题任务,综合考虑知识逻辑顺序、学生认识发展脉络设计问题线索,基于能力素养目标的达成设计形式多样的学生活动。从学生学习空间、学习任务、学习方式等方面分析学习活动设计的水平。 总之,指导标准是从学生学习的角度、从教师教学工作的角度开展培训指导,特别突出了教师能力的发展进阶。 三、指导标准助力教师成长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提出,“到2035年,教师综合素质、专业化水平和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培养造就数以百万计的骨干教师、数以十万计的卓越教师、数以万计的教育家型教师。”教育部

10、等五部门关于印发的通知强调,“建强做优教师教育,推动教师教育改革发展,全面提升教师素质能力,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发布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培训课程指导标准。”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等3个文件的通知强调,“规范和指导五年一周期教师全员培训工作,分层、分类、分科组织实施教师培训,提高教师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对照教师教学能力标准,制订实践导向的培训目标,开展教师教学能力诊断,设置有针对性的培训课程,确保“按需施训”。 指导标准是给谁用的呢?一是从机构的角度来看,省级、地市级、区县级教师研修机构要使用,学校也要使用。二是从人的角度来看,教师培训者(教研员)要使用,学校的校长、主管干部

11、要使用,教研组长要使用,教师个人更要使用。 怎么用指导标准呢?首先是对标,即找方向,找现状、找起点。依据指导标准,找到区域或学校的整体水平,找到教师在课标内容各维度的水平,找到教师在教学能力各维度的水平,比如,教学目标确定与教学评价设计的水平怎样?教学过程设计的水平怎样?教学实施的水平怎样?这些都可以逐一进行分级,此外还可以分学科。二是指导。上级对下级进行业务指导,如省级教师研修机构对地市级教师研修机构的业务指导,区县级教师研修机构对学校的指导,学校干部对教师的指导,以及教师的自我诊断。三是研修。找到研修的起点和研修的目标,中间的桥梁是研修课程、研修方式。最后是评价,评价教学实践的效果。在使用

12、指导标准的过程中,有一个基本原则就是创造性地使用,而不是僵化地使用。 育人导向也是招生考试导向,这是不矛盾的。我们应该做些什么?一是深度理解国家课程标准,整体把握学科育人价值;二是直接支持教师日常工作,按工作的逻辑研制标准;三是因地因人而异设置课程,学习研究实践改进。 使用指导标准的难点是依据标准的教学能力诊断,诊断主体包括教师研修机构、学校、教师本人等。要研发教学能力诊断的工具,如量表、任务等,来进行能力诊断。要通过实践,研究研制工具的流程、要素以及要素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使用等。这就需要教研员不断地提升素养,用教研员的高峰带动教师教育、教育质量的高原和高峰。目前,海淀教师进修学校的语文、数

13、学、化学3个学科教研员和培训者团队,已经对落实、使用好指导标准进行了基于实践的探索,初步研发了语文、数学、化学教师教学能力诊断工具,并进行了试用,形成了案例,后续还将进一步优化和完善。 指导标准应该如何使用?第一,在日常的教学中使用,在常态的教研和培?中使用,在研讨活动中使用,研究者和实践者都使用,边研究、边使用。第二,从全国和省级层面,建立研制、学习、分享机制,尤其是针对教学能力诊断工具的研发,学习分享特别重要。第三,结合新颁布的高中课程标准,帮助教师理解课程标准和真正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作者系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培训课程指导标准研制综合组副组长、化学学科组成员,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校长) 责任编辑李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