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认知理论角度探讨语音语调与大学英语听力教学.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09647 上传时间:2019-01-0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认知理论角度探讨语音语调与大学英语听力教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从认知理论角度探讨语音语调与大学英语听力教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从认知理论角度探讨语音语调与大学英语听力教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从认知理论角度探讨语音语调与大学英语听力教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认知理论角度探讨语音语调与大学英语听力教学.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从认知理论角度探讨语音语调与大学英语听力教学 提升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是大学英语教学目标的重要一项,也是学生的自我需求。本文从高校学生在听力理解方面的主要问题着手,重点探讨英语语音语调,主要是重音和意群对学生听力理解所产生的影响,并运用认知教学法理论,证实英语语音语调知识对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的影响及其促进作用。 听力理解能力是大学英语学习中的四项基本能力之一,也是英语学习和教学的基础。高校大学生要提高英语语言应用能力及英语口语交际能力,应该首先从提高听力理解能力开始。可高校英语教育的一个严重问题就是,很多学生只是为了拿到学位,为了过英语级别而学习英语,因而在教学中,有些教师也鼓励学生进行题海战术而

2、通过考试。2018年7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修订后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该要求指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同事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为实现这一要求,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应该有机地联系起来。本文就基于大学生英语听力方面所存在的现实问题,探讨了其深层次的原因,并把英语发音中的语音语调概念引入听力教学,并运用认知教学法理论,证实英语语音语调知识对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的影响及其促进作用。 1 大学生英语语音语调存在的问题及听力理解能力的现状 1.1 英语语音

3、发音不标准 学生们听力理解能力低下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学生本身英语发音习惯不良而引起的。英语语音中有许多特殊的朗读习惯,像弱读、连读、浊化等等。在听力教学中,教师们通常会发现下面的情况在听完了听力材料录音之后,学生们表现地一片茫然,不知所云,但在看过听力原文后却又发现并没有自己不认识的词汇。 1.2 英语语调掌握不准确 1.3 英语语气拿捏不合理 与中文的音节计时不同,英语是以重音计时的语言。一句话的重音多少决定了这句话语速的快慢。两句长短不一的话放在一起,如果重音数量一致的话,学生们往往会发现短的那句话读得很慢,而长的那句又读得特别快。语气在听力理解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特别是反问、疑问、语气加强

4、等。 2 认知教学法理论 认知教学法是上个世纪60年代由美国出名的心理学家Jhon.B.Carroll首先提出来的,其母的在于通过特定的认知活动以追求更快地形成运用语言的能力。它的前身可追溯到美国语言学家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理论。乔姆斯基认为语言是受规律支配的符号体系,人类学习语言绝不是单纯地模仿和记忆的过程,而是创造性运用的过程,人类学习语言可以借助有限的规律,推导、转换、生成无限的句子。 建立在认知心理学理论之上的认知教学法有以下两个原则 1. 在语言教学过程中,首先要对语言形式进行分析。Carroll认为,语言是一种知识的整体,英语教学主要是通过对其语音、词汇、语法、句法等各种因素

5、进行分析,从而获得对这些因素的有意识地掌控。 2. 在语言教学过程中,应该重视学生的自主思维能力,发挥学生自身的智力因素,着眼于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这既能加强学生对语言规律的掌握,更能使学生的语言熟练程度在有意识的情景中得到自动化地锻炼发展。 3 认知理论下英语语音语调与大学英语听力教学 3.1 英语语音语调知识影响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的方面 英语是节奏感很强的语言,其节奏与重音、轻音和停顿紧密相连。英语是以重音节轻音节交替出现而形成旋律的,重音节往往是英语中的实词,轻音节往往是英语中的虚词。停顿往往意味着句子中一个意群的结束和下一个意群的开始,意群是一个句子中按意思和结构所划分的一个个词汇串

6、,它可以包含一个或多个重音。 英语意群通常是英语学习者的难点之一。意群是语音学研究的内容。它可以是一个词、一个词组或短语,也可以是并列句中的一个分句,亦或是复合句中的一个主句、从句等待。意群在句子中具有语调、语义和语法三种特征。其内部的语法关系特别密切,外部表现则在于读音的不停顿。在听力训练中,每个意群后都会有明显的停顿,从而突显出该复杂句的句子结构。而中国学生由于对意群缺乏敏感度,在听力理解中对读者清晰的意群划分与停顿听而不识,从而导致对长难句的听力理解的信息缺失,甚至是理解错误。 3.2 英语语音语调知识在大学英语听力课堂中的运用 在认知教学理论的指导下,大学公共英语听力教学的前提就是要让

7、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掌握基本的英语语音语调现象,如重读与弱读、连读与停顿等等。在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学生基本语音语调知识的训练和掌握。没有对语音知识进行系统教授及培训,学生根本不能掌握词汇和句子的重音,听力理解能力也就难以得到提高。 根据认知教学法理论原则。教师在大学英语听力课的教学安排上可以首先为学生系统地传授英语语音语调的知识,并适当地进行从单词到句子再到段落的语音语调的有意识地操练。这对于提高学生们的听力理解能力的提升是很有帮助的。其中句子的节奏尤为重要。教师可以准备一篇难度适中的听力材料让学生体验英语语音语调的节奏韵律。教师可以按照如下步骤进行首先是听写练习,在听写过程中,教师有意识地在每个意群后做适当停顿,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听写完该意群,同时要求学生在每个意群后标上停顿符。在第二遍听写过程中,要求学生在核对的同时,把读者所重读的单词用重音号标出来。在第三遍听写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边听录音,边根据听到的重音用手打节奏。 英语语音语调不但是英语口语的基础,而且也同听力密切相关。由于听力理解能力的好坏还直接跟学生的英语朗诵习惯相关,因此,在英语语言节奏的巩固阶段,教师可以让学生把听写完的,做好了意群停顿和重音节奏的听力材料熟读,甚至进行背诵。学生具备了基本的语音语调知识,才能进一步地提高听力理解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