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工作过程的现代职业教育课程开发.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09889 上传时间:2019-01-0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4.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工作过程的现代职业教育课程开发.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基于工作过程的现代职业教育课程开发.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基于工作过程的现代职业教育课程开发.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基于工作过程的现代职业教育课程开发.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工作过程的现代职业教育课程开发.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基于工作过程的现代职业教育课程开发 【摘要】高职课程建设与改革,引起了高职院校的广泛重视。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符合职业教育规律。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进行了行动导向课程开发的理论思辩和实证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课程建设与改革在高等职业教育中居于核心地位,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符合职业教育规律,能够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实现现代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彰显职教特色。 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以湖北轨道交通运营职业教育品牌建设、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为引领,一直进行着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方法和基于行动导向的教学过程设计的探索与实践,在课程开发中不

2、断进行理论思辩和实证研究,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树立正确的课程开发理念 以行业企业和湖北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为依据,明晰人才培养目标,以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着眼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按照“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办学方针,推进课程改革,在课程开发中注重中高职课程衔接。引入行业企业技术标准,与企业合作共同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共同开发专业课程、共同制定专业核心课程标准,共同建设教学资源。 二、明晰课程开发思路 根据企业岗位的需要,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重点,发挥湖北轨道交通职教集团的积极作用,深化校企合作,开展专业调研和毕业生跟踪调查,按照基于工作过

3、程系统化的课程模式,在分析职业岗位群工作任务的基础上,确定学习领域,参照行业职业资格标准,确定教学内容,合理选择企业真实的工作任务为载体,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职业成长规律,由易到难,由单一到复杂地融于各教学项目,通过对各教学项目的学习,实现知识、技能、素质的同步提高。 三、规范课程开发流程 课程开发的基本步骤如下: (一)典型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 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是通过完成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技能、素质等要素综合培养来实现的。典型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师课程开发的重要依据。 1.完成行业情况分析。到企业调研,形成专业调研报告,确定专业定位及专业标准,包括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2.完成工

4、作分析。分析工作的性质、任务、岗位责任等基本情况。3.召开实践专家研讨会,分析工作过程中所需要的知识、技能、素质,作出典型任务框架。4.完成典型工作任务调查。作出典型工作任务描述。 (二)学习领域的确定和描述 学习领域是行动领域的教学归纳,是按照教学论要求对职业行动领域进行归纳后用于职业院校的教学行动领域。每一个学习领域均以教育职业行动领域为依据。一个学习领域课程由能力描述的学习目标、任务陈述的学习内容和总量给定的学习时间构成。建立基于岗位工作过程的系统化学习领域课程体系,体现了工作过程的序化,难易程度依次递增的。在学习领域描述中形成专业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 (三)学习情境设计 学习情境是学习

5、领域的具体化。学习情境设计是对课程内容进行选择和序化。以工作过程知识为教学内容。不是简单的重新排序,而是针对典型工作任务,与工作任务和项目为载体,按照从简单到复杂,由浅入深的逻辑关系,根据工作过程所需要的知识、技能、素养的要求,重新构建课程体系,形成学习情境方案和学习材料。 (四)课程实施 1.在教学中采用“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在校企共建的理实一体化教室进行。采用小组作业形式完成学习任务。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师生关系融洽、互动频繁。2.实施顶岗实习。抓好顶岗实习计划制定、实习过程管理和成绩考核等几大关键环节。3.专兼教师相结合。行动导向的教学必须是专兼教师组成的教学团队来完成

6、教学任务。一方面,让教师深入企业实践,另一方面,指导兼职教师学习教材教学法,提高课堂教学水平。4.教学资源的应用。包括编写并使用行动导向的教材、专业教学资源库、配套的工作任务单和评价表格。 (五)课程评价 课程评价分为学生评价和教师评价。评价内容包括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职业素质。在学生评价中,根据不同教学内容,除了传统的测验之外,还采取学习报告、技能考核、答辩等不同的评价方式,针对各项考核内容分项考核,综合评价。逐步引入校外专家评价、校内督导评价、企业评价。参考职业资格证书或专业技能证书获证率、技能竞赛获奖率等指标。 四、课程开发具体策略 (一)做好顶层设计 1.健全组织机构,实行三级管理。学

7、院领导高度重视,全面统筹和指导课程开发,把握课程建设与改革的方向,具有决策权。教务处处长组织教务处工作人员,全面负责协调、监督、检查各二级院(系)的工作。各二级院(系)成立负责人为组长,双专业带头人和专职、兼职教师组成的课程开发小组。2.以职教品牌建设为抓手,将项目工作任务分解落实到各个部门,以清单的形式明确每个子项目的承办部门、责任人、经费、完成日期。3.加强经费使用管理。学院设立了课程建设专项经费,用于支付课程开发中的各种费用。给予有杰出贡献的课程建设团队一次性资金奖励。4.完善制度建设。学院出台了课程建设与评估暂行标准、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实施意见等制度。 (二)注重课程开发的科学性 1.

8、可持续发展原则。将课程分类别设置。全院各专业统一设置公共课程平台。强化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可持续发展能力。2.灵活性原则。探索多学期、分段式教学组织形式,灵活组织教学。3.系统性原则。注重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在培养目标、专业内涵、教学条件、教学内容等方面的延续与衔接,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4.发展性原则。在保持专业核心课程相对稳定的基础上及时调整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补充本专业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体现科技发展的最新动态和成果。 (三)发挥教师在课程开发中的主体性 不仅鼓励教师在制(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做好课程开发工作,而且要求教师在教学实施环节上推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订单培养、工学交替等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改革,突出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以项目为载体、突出能力目标、“教、学、做”一体化。通过信息化大赛、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微课比赛等形式,以赛带训。 (四)加强信息化资源共享平台建设 积极响应国家精品开放课程项目建设计划,建设一批精品视频公开课程和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向学校和社会同时开放。推进高等职业教育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与行业企业联合建设专业教学资源库。 五、结语 我院是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技术院校,较早地开展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课程开发作为课程建设与改革的核心,带动了实习实训、教学方法、教材、考核评价等方面的改革,人才培养的质量受到了行业企业的好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