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提升学生化学素养的高中化学教学.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10122 上传时间:2019-01-0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3.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提升学生化学素养的高中化学教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基于提升学生化学素养的高中化学教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基于提升学生化学素养的高中化学教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基于提升学生化学素养的高中化学教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提升学生化学素养的高中化学教学.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基于提升学生化学素养的高中化学教学 化学素养的培养作为全面提高高中化学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是整个化学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化学素养培养策略应用于化学教学中,可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对高中化学教学综合水平的提高有巨大作用。采取有效教学方法培养化学素养是高中化学教学的重要趋势。 1.提升高中生化学素养的实验性教学 化学素养的实验性教学指的是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改变传统的以理论性教学为主的教学观念,将化学理论知识通过实验的方式予以实践和证明,通过实验加深学生对化学理论知识的理解。从高中化学教学现状来看,高中化学教学仍以理论知识讲解为主,实验操作为辅,严重影响

2、了学生对化学理论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将实验性教学应用到化学素养培养中,可有效加强学生对化学知识点的积累,并通过实验的方式提高学生对化学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1。 例如,在讲解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4“硫酸铜溶液溶解”时,教师应在讲解硫酸铜理论知识后,要求学生进行一定的实验,将化学理论知识予以验证。如:学生分别将铜片和锌片通过导线和电流计进行连接,使得铜片和锌片直接且充分接触后浸入硫酸铜溶液中。实验发现,铜片在硫酸铜液体中并没有将铜析出,说明了硫酸铜液体与铜片不会发生反应。教师在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时提问:上述实验的装置是否构成原电池?铜片表面有红色铜析出的原因是什么,锌片为何会逐渐溶解?学生通过

3、实验现象判定出该反应表现为原电池的反应特征,并得出上述实验中的装置构成了原电池反应的结论。 2.强化提升高中生化学素养的趣味性教学 化学素养的趣味性教学培养是指教师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有效发挥课堂主导作用,积极将化学知识通过趣味性的方式呈现,以此提高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但是,就目前的化学实际教学情况而言,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存在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低、课堂积极性不高和学生长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等问题,直接影响了化学课堂教学环境和教学氛围2。进行趣味性教学,可通过设计方案提高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从而为学生学习化学提供有效的推动力。 例如,在讲解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化学反应与电流反应的

4、形成知识点时,教师可将金属的活泼性与溶液之间形成的电流通过趣味性的方式教学。如:将等量的KOH液体分别放入相同的两支试管内,一只放入纯铝片,另一只放入纯铁片,问哪个试管内出现的气泡更快?当教师要求学生用理论知识解释时,学生可通过设计不同的方案解答该问题,方案1:选取铝、镁两种活泼性各异电极浸入溶液KOH中,镁的活泼性虽然大于铝,但镁不能与强碱性KOH和铝产生反应。金属镁为正极铝为负极。方案2:选取铜、铝活泼性各异电极,浸入HNO浓液体中,由于铝的活泼性大于铜,但铝能被HNO给钝化,得出铜持续溶解成为负极的结论。 3.创新提升高中生化学素养的生活性教学 化学素养的生活性教学主要是指教师将生活中的

5、化学现象和化学问题有效应用到化学课堂教学中,使学生将课堂教学中所学的化学知识有效应用到化学生活中。从当下化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情况来看,化学知识的应用率不高或是应用化学解决生活问题能力低等问题,使得化学知识的学习缺乏一定的实际应用意义。将化学素养的生活性教学应用于化学课堂教学中,可有效提高学生对生活中化学问题的解决能力,强化化学的实际应用效果,从而为学生化学综合能力的提高提供有效条件3。 例如:在讲解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中有关“氨气的应用和收集”的知识点时,教师可将生活中所见的形色各异化学喷泉引入到课堂教学中,提问学生:广场喷射的水柱除去灯光物理因素原因作用之外,用化学方式应该怎样操作或是用化

6、学知识解释形色各异喷泉的原因?这样既可以增强学生对生活化学的观察能力,又可以促使学生通过动手实践解释生活中的化学现象,从而有利于学生生活化学素养的提升。教师将该生活中的化学现象通过实践的方式向学生演示,使得学生了解颜色喷泉是由于烧瓶内外的氨气经过有效连通后,将适量水挤入烧瓶中而产生颜色喷泉现象。 4.结语 从学生化学素养培养的实验性教学、趣味性教学和生活性教学三种教学策略应用情况来看,有效将上述三种策略应用到高中学生化学素养培养中,可提高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对化学的实验能力和应用能力。应用三种策略时,教师引导力不足及学生配合度不够对化学教学质量的提高有一定的阻碍作用,因此增强教师引导主动性和学生配合性不容忽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