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基础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10385 上传时间:2019-01-0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基础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基础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基础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基础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基础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基础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基础护理学是护理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也是护理专业的核心专业基础课程,是连接基础理论课与临床护理课的桥梁,该课程的学习效果可以影响到学生临床护理学课程的学习和以后的临床工作。1 一、任务驱动教学法简述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建立在建构主义基础上的一种现代教育方法,起源于国外,其中做出突出贡献的是英国的语言学家Jane wiilis 建立的任务驱动教学法实施框架。2 任务驱动教学以教师为主导,任务为驱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3随着我国课程改革的进行,基础护理学的教学改革也在同步开展,因此如何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来解决课堂教学问题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亟待解决。 二、任务驱动教

2、学法实施步骤 课前分析教学目标,结合学习情况设计任务,提出任务,随后从任务中引出课程目标,然后实施任务,通过任务让学生学习基础护理学理论和技能知识,学生完成任务之后,做出任务评价,从而做出改善。 1.设计任务 “任务”是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核心,任务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考虑任务时笔者主要从任务的综合性、实践性、操作性、吸引性、创新性五个方面进行设计。综合性是为了让学生形成全局观,将新旧知识结合,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实践性和操作性是因为基础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任务必须通过时间来完成,避免抽象的理论任务;吸引性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所在,只有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够调动学

3、生学习的积极性;创新性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留给学生创新空间,从而能够更好的学习知识,培养自己的独立思考的能力。以“肌内注射”为例在课前结合课程目标和学生的学习情况,提出综合性任务准确进行臀大肌的定位并正确实施肌内注射操作。结合课程内容将任务细化为三个部分1、臀大肌定位有哪些几种方法可以确定臀大肌的位置;结合解剖学知识如何准确的定位;还有哪些部位可以进行肌内注射等。2、肌内注射的操作流程如何进行操作前的准备;肌内注射进针的角度和深度分别是多少;独立操作中遇到了哪些困难,怎样解决;特殊人群(如小儿、过度消瘦病人等)如何进行注射;肌内注射、皮内注射、皮下注射有何不同。3、肌内注射过程中可能发生

4、的情况如何观察用药反应;如何对病人展开健康教育;怎样才能减轻注射给病人带来的痛苦;操作中可能会有哪些意外发生,如何解决。 2.实施任务 任务的组织实施又是任务提出后完成任务驱动教学法的重要环节,笔者的具体做法如下 (1)建立仿真性的教学情境 我校建成有豫健集团模拟医院,我们在模拟病房中组织完成基础护理学的教学 (2)进行分组 依据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性格特点,将学生分为6组,每一小组6人,选择小组中组织能力强的学生作为组长 (3)发布任务 将课前依据教学目标设计好的教学任务作为核心内容布置给学生,然后让学生观看临床实际的操作影像,让学生分析完成任务的实际价值,一方面促使学生建立学以致用的学习理念,

5、另一方面提高学生的参与感从而增强对任务的认可度。 (4)自主合作学习 由小组组长负责组织本小组的学习任务,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共同协商掌握关键操作原则,完成任务。在操作规则的框架下,允许学生组元间开展充分的探讨交流,共同协商更合理、更先进、更实用的方法。通?组员之间的不同观点的碰撞,能够加深学生对任务问题的理解,而且还能够相互修正和补充,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学在课堂中主要负责巡查,及时发现各组的问题,并进行及时的结局,保证教学进度的进行。 (5)解决问题 各小组汇报本组完成任务的方法和探讨的结果,让学生在组与组的交流中取长补短,进一步的去比较,去思考,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

6、题的能力,另外还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教师在补充说明时,对于有创新性的学生进行鼓励和表扬,鼓励学生开拓思路,不拘于书本上的知识。最后由教师进行现场示教,让学生从老师的示教过程中找出自己问题的所在,在核心原则框架下,提出最优化解决方案。 (6)巩固练习 熟能生巧,分组进行技能熟练度的练习,周末和晚间开放实训室,由组长负责课余时间实训室的管理,一方面让学生能够充分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进行练习,巩固自己的学习陈果,另一方面还可以加强实训室的利用度,充分发挥教学条件的优势。 3.建立过程化评价体系 传统的评价体系更侧重于对学习结果进行单一的评价,虽然操作方式简单,但是对于中间存在的问题难以把控,在任

7、务驱动教学法中,笔者采用过程化评价加学习结果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法。过程化评价由学生的自我评价、小组互相评价、教师过程检查评价三部分组成。教师过程检查评价是主体、自我评价和小组互相评价是两翼;教师过程检查评价是对学生能力的客观评价,重点关注的是学生的学习过程、学生的参与度,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自我评价是学生参考评价标准对自己逐项进行的评定,评定结果以书面形式写在实验报告之上,不要求长短,但要求实事求是,通过自我评价,学生更好的了解反思自己对知识的掌握状况,加深了对技能的掌握;小组评价是学习小组之间的相互评价,同样也起到客观检查的作用,小组互评让每个小组都观摩其余小组

8、是如何完成任务,重点在于开拓学生的学习思路,达到百花争艳的效果,这样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尽管过程评价操作不易,但是只要用心去做就会非常有效。 三、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效果 1.任务驱动教学法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任务驱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不再是满堂灌的填鸭式教学,让学生充分的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乐于去学,好于去学,学生在仿真情景中能够进行积极的思考、沟通和实践。完成任务不是主要目的,目的是为了培养独立思考、解决分析问题的能力。 2. 任务驱动教学法实现了教学的直观性表达 传统的教学过程中通常是由引入课堂、提出概念、举例说明的顺序进行;任务驱动教学法则是更直

9、观的表达了教学内容,使学生观察现象,产生感性认识,再通过分析完成任务,实现了对概念的理性认识,这符合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的一般规律,由感性升华到理性,再去指导实践。 3.任务驱动教学法提高了对教师的要求 教师是教学的核心,教学过程好比是行军打仗,教师是将军,学生是士兵,教师的指挥直接决定了整个战局,因此任务化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应该发挥教研室的作用,课前集体备课共同研讨教材内容,明确教学目标,熟悉教学的重难点,从而设计出更合理的教学任务,在任务的实施过程中,学生可能会出现或者提出许多问题,因此教研室教师应该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预先考虑,根据学生特点和课程目标去设计任务,严密组织教学、

10、引导教学过程。为学生事先做好部署,明确目标,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学习,积极学习。 四、任务教学法过程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1.教学进度的把握 因为任务驱动教学法是学生的自主协作学习,经常会出现各小组进度不一的现象,因此教师就更应该及时的把握进度,及时的给与指导。 2.课程纪律问题 任务驱动教学法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非常的高,教学过程主要是以探讨、交流为主,课堂氛围活跃,但难免会有学生做出与本次学习任务无关的事情,因此,教师的课堂管理任务加重,对出现问题的学生及时的提醒和评价制约。 3. 过程评价方式操作难 相应的评价标准的制定有一定的困难,另外考虑到教学进度问题,现阶段只能抓大放小,不能面面俱到,评价的信度和效度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结语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建立在建构主义基础上的一种现代教育方法,以人为本,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师必需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目标更明确,学生更主动,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通过任务驱动的情景化,实现了良好的师生互动,能够为学生提高更大的发挥空间,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最重要以任务为驱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