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课堂提问,促进数学有效教学.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10592 上传时间:2019-01-0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优化课堂提问,促进数学有效教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优化课堂提问,促进数学有效教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优化课堂提问,促进数学有效教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优化课堂提问,促进数学有效教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优化课堂提问,促进数学有效教学.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优化课堂提问,促进数学有效教学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过程中经常采用的一种教学方式,是师生实现有效对话的一种途径. 优化课堂提问,既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能力,又能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品质,促进数学有效教学.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过程中经常采用的一种教学方式,是师生实现有效对话的一种途径. 优化课堂提问,既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能力,又能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品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 ”由此可见,课堂提问是值得一线教师深入研究的一门艺术. 下面,笔者以苏科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为例,就“如何优化课堂提问,促进数学

2、有效教学”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课前复习提问合理设计,提高课堂效率 课前复习提问,是课堂教学中一个常见的教学环节,目的是为了回忆深化旧知识,通过复习旧知识过渡到新知识的学习,找到新旧知识的联系. 如果设计合理,可以快速集中学生的精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案例1 九年级下册第五章第五节“二次函数应用(3)拱桥问题”教学片段. 师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如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及其图像与性质,下面通过练习巩固和回忆一下所学知识. 如图1所示,抛物线解析式可设为_,若ABx轴,且AB=6,OC=3,则点A的坐标为_,点B的坐标为_;可得出此抛物线解析式为_. 若第四象限点D(m,-2)在此抛物线上,则

3、m=_;若点E(2,n)在此抛物线上,则n=_. 评析 温故而知新,通过回顾前面所学知识,为新知识学习做铺垫,主要做了以下三方面的准备1.抛物线顶点在原点的解析式模型再次让学生掌握牢固;2.了解线段与点坐标之间可以互相转化;3.已知解析式,知道点的横(纵)坐标可求出点的纵(横)坐标. 在复习提问过程中,明显发现有部分学生对顶点经过原点的解析式模型已遗忘,而本堂课的学习内容主要围绕着这个模型展开,因此,这样的提问设计,能快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并起到促进思考的作用,帮助学生拾起旧知识,学生的思维很快被激活,教学有效性明显提高. 课堂引入提问产生好奇心,激发探究热情 数学课堂引入如果能使学生产生好奇

4、心,就可以让他们的思维变得活跃,调动其学习积极性,从而激发学生探究热情. 在课堂教学中要激发学生探究热情,首先应抓住引入新课的环节,一开始就把学生牢牢吸引住. 案例2 八年级下册第十一章第三节“反比例函数解决问题(2)”教学片段. 教师投影出示例题 如果反比例函数的图像经过点(1,2),那么 (1)这个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为_. (2)此函数图像位于第_象限;在每个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_. (3)当x=2时,y=_;当y=4时,x=_. (4)在这个函数图像的某一支上任取点A(a,b)和B(a,b),如果aa,那么b和b的大小关系为_. 学生思考片刻,举手回答. 生2图像位于第一、三象限,在每

5、个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减小. 生4b 例题教学提问逐层深入,直击问题核心 例题教学是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例题教学的有效性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关键. 实践表明,例题教学中,精心选题,精心设计提问是有效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 因此作为教师,一定要深入研究例题教学提问方法,通过分析提问逐层深入讲清这种题型的本质,帮助学生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使数学课达到最大有效性. 案例4 八年级下册第九章“中心对称图形平行四边形”复习课教学片段. 原题如图2,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正方形ABCD的顶点A与点O重合. 将正方形ABCD绕点A旋转,在这个过程中,这

6、两个正方形重合部分的面积会发生变化吗?证明你的结论. 评析 本题是书上复习题中探索研究栏目最后一题,基于所教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情况,教师对本题做了适当地改编. 改编如图2,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正方形ABCD的顶点A与点O重合,AB交BC于点E,AD交CD于点F. 求证OE=OF. 生1?C明OBEOCF,得OE=OF. 师图中还有相等线段吗?两个正方形重叠部分的面积与正方形ABCD的面积有何关系? 生2BE=CF,CE=DF. 教师及时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并展示几何画板图形继续设问如果将正方形ABCD绕点O旋转,上述等量关系是否发生变化? 评析 在教师设计问题串的引领下

7、,学生进行系列的、连续的思维活动,环环紧扣、逐层深入、由表及里、由简入难地掌握知识,直击问题核心,不断帮助学生攀登新的思维高度,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了充分调动,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进一步得到了提高. 课堂小结提问加深理解,拓展延伸 课堂小结是数学课堂教学最后一个重要环节,它既是本堂课的总结,又是后续学习的基础和准备. 针对不同的课堂教学类型,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要求,精心设计出与之匹配的课堂小结提问,可以让学生对知识加深理解,拓展延伸. 案例5 九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三节“相似图形”的教学片段.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对相似图形和相似多边形有哪些理解? 生1形状相同的图形叫作相似图形,形状相同的多

8、边形叫作相似多边形. 师能说说相似图形和全等图形的联系和区别吗? 生2联系是它们的形状相同,区别是相似图形的大小不一定相同,而全等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均相同. 师类比全等图形的研究过程,你认为下节课需要进一步研究哪些问题? 生3研究相似三角形的定义、判定、性质. 师什么是相似三角形?相似三角形又具有哪些判别方法呢,请同学们课后去思考. 评析 引导学生回顾本课学习历程,了解相似图形和相似多边形的概念,类比全等图形的研究,提出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为后续研究指明了方向,为有兴趣的学生提供了研究素材. 这也是对研究整个知识系统的意图进行梳理,让学生对整个知识结构的认知更加完整,真正让学生的学习由课内延伸到课外. 综上所述,课堂提问可以运用在数学课堂的各个环节中,课堂提问的方式不同,数学课堂的效益就不一样,学生的数学思维品质发展也就不同.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优化课堂提问,引发学生积极思考,深化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这样,既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又能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品质,促进数学有效教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