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如何体现“北京精神”.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10885 上传时间:2019-01-0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体育教学如何体现“北京精神”.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体育教学如何体现“北京精神”.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体育教学如何体现“北京精神”.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体育教学如何体现“北京精神”.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体育教学如何体现“北京精神”.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体育教学如何体现“北京精神” 2018年11月2日,北京市公布了“北京精神”“爱国、创新、包容、厚德”。作为城市精神,它是首都人民长期实践过程所形成的精神财富的概括和总结,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体现了首都历史文化特征,体现了首都群众的精神文化追求。作为首都一名体育教师,经过两年多领悟和实践,深深感到,如何在体育教学中有机的体现“北京精神”,将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 问题的提出 1 “北京精神”的由来和含义 1.1“北京精神”的由来 一个国家需要拥有伟大的民族精神,一个城市同样需要有自己的城市精神。城市精神是一座城市的灵魂,是一种文明素养和道德理想的综合反映,是一种意志品格与文化特色

2、的精确提炼,是一种生活信念与人生境界的高度升华,是城市市民认同的精神价值与共同追求,也是展示城市形象、引领城市发展的一面旗帜。自2018年5月以来,中科院、清华、北大、中国人民大学等20余所高校、科研院所的哲学、历史、文学、城市建设管理等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受邀,参加了本市的7次研讨会,提出了30多种北京精神初步表述语。随后,北京精神提炼培育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又通过会议和书面形式反复征求各区县、各系统意见,进一步丰富了表述语内容,之后又组织专家学者对候选表述语进行认真梳理、推敲、修改,最后才确定5条候选表述语。2018年9月16日起至9月25日,市民登录网络投票系统和参与报刊选票邮寄达29297

3、09人。结果显示,选择“爱国、创新、包容、厚德”的达175万多人,占到了近六成。2018年11月2日,北京市正式公布了“北京精神”“爱国、创新、包容、厚德”。 1.2“北京精神”的含义 1.2.1爱国是北京精神的核心。 爱国是北京城市精神最深刻、最显著的特征,源远流长,历久弥新。它体现了北京市民所具有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讲政治、顾大局、树正气、重奉献的时代精神,展现了北京时刻与民族命运紧密相连、心系国家发展、勇担时代使命的向心力与凝聚力。 1.2.2创新是北京精神的精髓。 创新即突破常规、推陈出新。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是城市活力之源,它体现了北京积极进取、追求进步的精神状态。近

4、年来,北京在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城市建设、社会管理等方面取得的成效见证了这座城市的创新精神。建设世界城市,北京仍将以创新赢得机遇和未来。 1.2.3包容是北京精神的特征。 包容即宽容、容纳。在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和壮大的漫长过程中,北京以自己宽广的胸怀和开放的心态吸引、融合着各地区各民族的文化,古典的、现代的;民族的、世界的;京腔京韵的、五湖四海的在今天的北京都有其展示的舞台;不同国度、不同民族、不同区域的人,都能在北京找到发展的机会。 1.2.4厚德是北京精神的品质。 源自周易?坤“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3000多年的建城史和850年的建都史不仅赋予了北京辉煌灿烂的历史文化,也培育了北京市

5、民胸怀坦荡、文明有礼的优秀品质,孕育了这座城市德泽育人、容载万物的独特城市品格。在建设世界城市过程中,北京也必将继续弘扬传统美德,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友爱、奉献、互助的人文精神,不断彰显人文关怀的内在品质。 2 体育教学与“北京精神”的有机结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1 爱国主义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是体育课教学的重要任务,是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在体育教学中有意识地融入爱国主义教育,不仅能锻炼学生的意志,更重要的是能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学生服从组织、遵守纪律、积极进取的心理品质。 2.2 当今国民教育的核心是素质教育,而培养创新精神是素质教育的

6、核心内容 体育教学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学生提供了独特的、开阔的学习和活动环境以及充分的观察、思维、操作、实践的机会,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开发与提高,具有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优势。体育教学是提高创新能力的重要一环。 2.3 包容即宽容、容纳。包容教育是全人教育的一种形式 通过包容教育,可以让人学会尊重、理解、接受他人和事物。在体育教学中实施包容教育,通过关注学生生存、尊重学生的差异,激发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对同学的关心和理解、对老师的尊重,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体验和感悟体育活动对生命的意义,促进其身体的强壮并丰富其精神世界。 2.4 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德者师之魂” 教师是学生崇拜和模仿的对象,教

7、师只有以身作则,才能有效引导学生怎样去做人和学习。教师必须“立德树人”,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吸引打动学生,提高学生的学识和修养,这是教师工作的最终目的。体育教学极具魅力,它将同学、集体之间凝聚起来,如果大家都有一颗友爱、奉献、厚德的心,世界就更和平、更美好。 3 体育教学中要注重“北京精神”的体现 (1)通过使学生了解我国近些年的来竞技体育飞速发展,如08年奥运会的辉煌成绩、并带动北京城市建设的巨大变化,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2018-2018赛季北京金隅男篮和北京汽车男排球,团结一心、攻坚克难、奋勇拼搏、气势如虹,获得联赛冠军,捍卫了首都的荣誉,给全市人民以极大的振奋和鼓舞,充分体现了“北京

8、精神”。 (2)体育教学同各科教学一样,既有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神圣使命,又有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丰富内容。在体育教学中有意识地融入爱国主义教育,不仅能锻炼学生的意志,更重要的是能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学生服从组织、遵守纪律、积极进取的心理品质。 (3)弘扬民族传统体育,拓宽教育内容。我国民族体育有着悠久的历史,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宝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发展民族传统体育不仅能够增强各民族人民的体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建立科学的、现代化的生活方式,而且更有利于塑造体格健壮和精神高尚的一代新人,同时还是振奋民族精神、激发爱国热情、增强民族凝聚力、提高民族素质的一种重要社会活动。 4.结论 北京

9、是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教育行业如何践行“北京精神”,直接影响着“北京精神”在首都的传播和弘扬。作为首善之区的教师,肩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创新的重任,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理应带头做“北京精神”的承载者、传播者。体育教育是一种励志教育,体育老师首先是灵魂的工程师。作为体育教师,要主动把“北京精神”融入到工作、学习、做人、处事当中,要心系国家争作贡献、不断创新、求同存异、诚信厚德、共促发展;在教学中要教育学生深刻领会,爱国就是人要怀有感恩之心,创新是人一定要有进取之心,包容是对待他人要有善良之心,厚德是永远要有真诚之心。这样,确保“北京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为推动首都的体育教育事业科学发展作贡献。 李秋淮,副教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