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文言文有效教学的几点思考.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12915 上传时间:2019-01-0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文言文有效教学的几点思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关于文言文有效教学的几点思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关于文言文有效教学的几点思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关于文言文有效教学的几点思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文言文有效教学的几点思考.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关于文言文有效教学的几点思考 文言文教?W历来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头戏,可是由于时代久远,学生对古代文化常识和文言文知识缺乏等因素,文言文教学就成了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难点。很多语文老师对文言文教学存在诸多困惑,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苦,但是呢学习进程慢,学习效果差。这是为什么呢?究其原因,不外乎两个方面 1、教师自身的文言修养不够高,也未能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案,上文言文奉行字字落实,句句串讲的原则,没有目标,不讲教法,不分主次以至学生只会死记硬背,不能形成规律性认知,无法达到知识迁移,同样不能提高阅读能力。教师在课堂上全盘掌控,大包大揽,使得学生养成了依赖性,大大挫伤了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因此出现了文言文教学用时多、进度慢、收效微、成绩差的尴尬局面。 2、学生本身对文言文有畏难心理,在化了一定的时间精力还不能弄懂的情况下,不少学生就有了弃学的想法,有了这种想法后,就会越学越难,越难越不想学,于是,形成了恶性循环。这种情况在高中生中,占了不小的比例,这也反过来影响了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性。 那么,该怎么做才能让我们的文言教学课堂变得高效呢?结合本人多年的教学经历,我认为以下四点尤为重要 一、营造氛围,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 1、语文教师要具备较高的文言修养。对所上的课文要了然于胸,基本能背诵,对一些名人轶事、名篇名句能信手拈来,旁征博引,得心应手。这样做不仅能让学生对老师产生仰慕

3、之情,更能让他们直接感受到学好文言文的好处,会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热情, 2、用故事激发兴趣,用兴趣培养精神。学生是最爱听故事的,课文里选的都是名家名篇,都有不少精彩的故事,如孔子的“克已复礼”,孟子的“舍生取义”,岳飞的“精忠报国”,文天祥“丹心照汗青”等故事,如果老师恰到好处的讲一讲,会让学生兴趣盎然,很快进入课文当中。 3、师生合作探究,力求人人开口。常见的文言课堂上,老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听得昏昏欲睡,师生之间极少互动,没有激情。这样的课堂毫无生气。如果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主动说话,并在发现学生细微的进步时,及时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和鼓励,势必会大大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二、注重诵读

4、,把握文言文教学的根本,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在进行文言文阅读教学时,务必要通过各种形式加强学生的诵读训练。这是文言文教学的基础,它关系到学生文言文学习的质量,一定要在学生熟读基础上再进行教学。 当前,很多专家、名师都提倡“在课堂上让读书声嘹亮”。朱熹说“学者观书,务须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读一字,不可少读一字,不可多读一字,不可倒读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读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这不仅强调我们的课堂要书声琅琅,且提出了严格的诵读要求。教师一定要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加以设计,对诵读多加指导,让学生读得得法。让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由朗读到诵读,进而美读,使学生读准语句的节奏,读出文言

5、的语感。 那么读什么呢?第一,要语音准确,句读准确,字正腔圆。第二,训练学生掌握音调、语气、停顿、重音等诵读技巧,尤其是读出文章的内在节奏,感知文章的“气、味、声、色”。第三,随着理解的加深,要求学生在抑扬顿挫、表情传神方面下功夫。通过反复的诵读,使学生读清句读,读出语气、语调,准确传达出作者的思想与感情来。这是学生对课文整体把握的重要环节。让学生在诵读中体会文言文的魅力。让学生在整体阅读感受中体验学习文言文的乐趣。 三、突出预习,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 文言文难学,所以提前预习至关重要。预习的重点有文中的生字、通假字,并对照课下注释和查阅工具书,弄清字音、字形、字义。其次,让学生利用工具书和课文

6、注释,对文章进行翻译。文言课文的注解向来较详。对课文字词句的教学,不必字字句句由教师对号入座式地讲解。让学生对照注释自学字词句,力求学生自解。有些字词句学生自解困难,也提倡学生之间讨论解决。通过预习,学生便能够很好地把握文言文的大体内容,为教师的教学做好准备。当然,部分难点不能解决,部分重点内容不能把握等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在充分了解学生自学预习情况的基础上,对学生存在的难点和未能把握的课文重点给以及时点拨,让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产生顿悟效果。 四、积累背诵,巩固学习成果 1、记笔记。“积土成山”“积水成渊”。文言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词性活用、特殊句式及文学文化常识等文言知识,是文言文学习的一

7、个重点,必须重视。要要求学生准备一本专门的文言知识积累本,踏踏实实地一课一课的积累。其次,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联系、归类、比较,不断加深印象,扩大积累。例如在一次复习课上,列出一系列的之、至、致、往、如、造、诣等词语的句子,让学生比较异同。经过讨论,学生将这些词归为“到”的系列词,接着启发学生回忆、整理出其他的系列词,结果学生积极性很高,通过比较和归类,学生提高了在文言文阅读中的辨析能力,让课文这个“例子”真正起到了“举一反三”的作用,使学生体会到了学会积累的极大益处。 2、背诵。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这句话道出了古典诗文学习的方法,即背诵积累。文言文的学习单纯靠了解一些古代文

8、化常识,掌握文言文的一些词汇意义、用法和特点,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背诵相当量的文言优美篇段,在头脑中输入并储存一定量的文言语言材料,才有可能。因此,文言文阅读教学在完成了前面这些环节的教学任务之后,必须加强学生背诵积累的指导督促。舍此,文言文的教学就是漂浮的,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就无生根的可能。语文课本中所选文章,多为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学生通过熟记大量的词汇、各种句式和修辞格式,各种表达方式和艺术技巧,从而积累丰富的材料。在写作文时,这些材料便会从舌底笔端奔涌而出。杜甫所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神”,这“神”从何而来?这就是背诵的好处。 要切实提高学生文言文学习能力,仅仅依靠教材中的课文和课堂45分钟是远远不够的,让学生领悟文言文学习的方法,感受文言文学习兴趣的同时,给学生引荐一些浅显文言文课外读物,也是增强文言文教学实效的有力举措。可以使学生把课堂上学过的文言知识运用到阅读实践中,在运用中巩固,加深、熟练,使精读和博览相结合,文言文的阅读能力就会逐步提高。也唯有这样,文言文教学才能有大的进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