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金融危机下的大学生就业难的因素分析.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13116 上传时间:2019-01-0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金融危机下的大学生就业难的因素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关于金融危机下的大学生就业难的因素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关于金融危机下的大学生就业难的因素分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关于金融危机下的大学生就业难的因素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金融危机下的大学生就业难的因素分析.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关于金融危机下的大学生就业难的因素分析 自高校扩招以来,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一直是高校棘手的问题之一,金融危机情况下,大学生就业难度进一步加大,本文将从大学生就业的客观和主观原因方面进行分析,以求更好地从多角度解析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自2018年全国高校扩招以来,大学生数量急剧增长,与之对应的就业情况却呈现相反的趋势,“毕业即失业”的现象在应届毕业生群体中愈发凸显。2018年金融危机全面爆发以来,造成全球经济滑坡,消费需求下降,投资需求萎缩,直接导致就业萎缩。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国企关闭破产、淘汰落后产能、困难企业解困、职工安置和再就业等问题仍十分突出,原本严峻的就业形势也因此雪上加霜,大学生就

2、业难的问题在自我内外因素的共同影响下愈发凸显。 一、大学生就业难的客观因素 1、金融危机的持续影响 2018年美国次贷危机产生,于2018年全面爆发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造成我国企业出口量急剧减少,从而减少产品的生产规模和生产量,裁员是企业为艰难维持生存的举措之一,同时企业为广大毕业生提供的工作岗位大幅度减少,进而造成大学生就业困难。 2、高校扩招政策的实施 为了扩大内需、刺激消费,2018年国家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实施高校扩招政策,从此高校招生规模急剧扩大。对于毕业生来说,在顺利毕业的同时顺利就业是头等大事。在大学生数量急剧增长的同时,就业岗位的不匹配增长速度成为大学生就业难的因素之一。在史上

3、“最难就业季”的2018年全国大学毕业生达到699万,2018年,全国大学毕业生有727万,据2018典范企业人才招聘状况报告显示,100家典范企业计划招聘2018届本科应届毕业生45577人,比2018年的招聘数量减少7.3%。 3、高校教育的不完善 在大众化教育的背景下,高校的师资力量和科研水平跟不上大学生人数的增长速度,限于高校有限的资源,在半个社会状态下的大学校园,大学教学体制、育人机制等参差不齐,使得学生的培养质量下降,造成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其次,普通大学在追求办综合性大学的情况下追求面面俱到,失去原有自身特色,造成开设专业趋同现象严重,致使大学生的专业布局与市场供需发生结构失衡,

4、导致大学生就业困难。再次,高校培养的大学生最终还是为社会服务的,而长期以来高校重理论轻实践的局面并未得到实质性改观。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重理论轻实践的思想往往造成教学理念与市场需求产生脱节,高校培养出来的大学生综合素质不够过硬,其中实践能力欠缺,创新能力不强,与企业的用人标准相差甚远,致使相当一部分的大学毕业生由于缺少实践经验而就业困难。另外,目前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水平在形式和内容上比较单一,大部分仍然停留在讲解就业政策、收集需求信息、分析就业形势、传授择业技巧等方面,缺乏对大学生进行专业的职业能力测试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不利于大学生的个人定位,这也导致了大学生就业困难。 4、用人单位门槛

5、的提高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人才竞争的今天,尤其是在金融危机背景下,企业为了能够更好的在竞争中求生存,储备人才是企业长期的发展战略之一,对大学生的综合水平的要求也相应提高。企事业用人标准的提高,无形中就要求大学生必须不断提高自己,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和需要。但传统的企事业用人标准对于满足这一社会需求无能为力,这给大学生带来更大的就业压力。 二、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观因素 1、职业能力的欠缺 学习书本知识固然是大学生在求学阶段的主体内容,但是综合素质水平的锻炼和提高往往被忽视,大学生往往认为学会书本上的知识就能满足日后的就业需求。大学生在就业时表现出的职业能力不足,主要反映在知识结构不健全、专业知

6、识不系统、不扎实、综合技能水平不高。随着社会就业竞争日益加剧,“知识不够用”和“能力不足”已成为导致大学生工作不适应的主要因素。在求学阶段,大学生若是只注重学习专业知识,而不注重自我的职业生涯规划的培养和塑造,缺乏应有的职业素养成为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之一。 2、自我定位的不合理 在用人单位和大学生双向选择的今天,大学生对择业的期望值较高,期望高薪水、高职位、高起点的就业岗位,殊不知在用人单位能否接纳自我的同时,一厢情愿往往不切合实际,“高不成,低不就”的现象也在大学生择业时普遍存在。自我定位的不合理,认为大企业门槛难挤或者小企业没有发展前途,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人才的竞争尤为激烈,毕业生不能合

7、理的自我定位和面对现实,而且缺乏竞争意识和创业意识,很难实现顺利就业。 3、择业观念没有明显转变 大学生的择业观念没有明显改善,其主要表现在工作薪酬、工作地域和岗位性质等方面。在工作薪酬方面,大学生往往表现出期望值过高;在工作地域的选择方面,重沿海轻偏远,重大城市轻小城市;在岗位性质方面,千军万马地挤公务员、国企、事业等稳定单位,而不愿从事平凡岗位。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当代中国大学生缺乏志存高远和脚踏实地的精神,不愿到基层一线和艰苦地方,也不愿在平凡岗位上创造不平凡的业绩,择业观念没有明显的改变,从而导致大学生就业困难。 4、过硬心理素质的缺乏 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薪酬偏低、工作岗位偏少或多或少对大学生的就业前景蒙上了一层阴影,没有足够过硬的心理素质,大学生很难面对残酷的现实。而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很容易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如过于追求完美、盲目攀比、自卑、自负、淡漠、犹豫、失落等,处于诸如此类心理问题的大学生在就业时很难摆正自我心态,不能正确处理自我和本我的关系,就业难也就成为毕业大学生的棘手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