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队学历院校课程教学团队建设研究与实践.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13508 上传时间:2019-01-0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军队学历院校课程教学团队建设研究与实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军队学历院校课程教学团队建设研究与实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军队学历院校课程教学团队建设研究与实践.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军队学历院校课程教学团队建设研究与实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军队学历院校课程教学团队建设研究与实践.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军队学历院校课程教学团队建设研究与实践 课题组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围绕学院转型建设总体目标和思路,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通过开展课程教学团队论证评估方法研究,分析科学合理的教学团队的结构特征,探究建设高水平教学团队的一般规律,提出论证评估课程教学团队科学性、合理性、可发展性的方法,为科学论证和评估课程教学团队提供理论基石,为建设高水平的教学团队,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奠定基础。 近年来,学院以课程为平台开展了大量的教学团队建设探索和实践,在课程建设中明确教学团队建设目标,按照国家精品课程、“一流的教学队伍”标准进行教学团队建设。在培养了全国模范教师、全军优秀教师及学院教学名师队伍的同时,形成了22

2、0多支课程教学团队,取得了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军队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在内的一大批教学成果,青年教员快速成长,教学质量稳步提升,逐步形成了一支相对稳定、爱岗敬业、教学和学术水平较高的教员队伍。 1 目标思路 围绕学院转型建设总体目标和思路,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加强教员队伍建设,推进教育途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革和创新,开展教学研讨和教学经验交流,发扬传、帮、带的精神,培养可持续发展的教员队伍,努力提高教员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在开展学科建设、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育教学改革建设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为提高学院整体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提供有力保障。 2 建设要求 课程教学团队由各教学单位

3、统一组织论证、规划和上报,团队应具有明确的发展目标、良好的合作精神、有效的运行机制,在教员队伍建设方面发挥示范作用。具体建设要求如以下几点。 (1)团队建设基础与结构。课程教学团队建设应依托各系部、教研室(中心)等教学单位构建,符合学院课程建设和学科(专业)建设的实际,具备较好的教学改革与实践基础;课程教学团队应稳定,且具有良好的梯队结构,老中青搭配,职称和知识结构合理;课程教学团队建设实行团队带头人负责制,1名专家只能担任1个教学团队的带头人,教学团队成员不少于5人;团队带头人应为该课程所属专业领域的专家,熟悉该学科的发展前沿和教育改革趋势,坚持在教学第一线授课,教学科研经验丰富、品德高尚、

4、治学严谨,具有团结协作精神和较好的组织管理和领导能力。 (2)教学工作。课程教学团队应掌握学科(专业)、行业现状,追踪学科(专业)前沿,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教学文件齐备,教学过程规范;教学方法科学,教学手段先进,注重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践,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工作中有强烈的质量意识和完整有效、可持续改进的教学管理机制,团队无教学事故、教学效果。 (3)教学研究。结合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积极参加教学改革与创新,开展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方案、教学制度、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法、教学建设、教学评价等方面教学研究,承担各级教学研究项目或发表高水平的教研论

5、文;教学改革特色鲜明,教学成果应用于教学之中,效果显著。 (4)教材建设。教学团队要重视教材建设和教材研究,结合专业自身发展的阶段和特色,积极承担各级教材建设项目,鼓励教员编写新教材,根据需要引进外文原版教材或高质量教材,将新教材和原版教材充实到教学实践中,并根据教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调整和优化教材体系。 (5)科研工作。围绕教学工作,积极承担科研项目,开展科学研究,争取发表过高水平的科研论文;积极促进科研成果向教学转化。 3 践效果 下面以计算机技术基础课程团队建设实践为例,简要说明实践效果。 3.1 团队建设基础与结构 (1)建设基础。在2018版人才培养方案中,计算机软件基础计算机硬件

6、基础作为两门课程独立开设,面对全院本科学员实施教学,根据新一轮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目标,将计算机软件基础计算机硬件基础两门课程合并为计算机技术基础。经过前期建设,计算机软件基础和计算机硬件基础具备了较好的教学配套资源;推行了“机房授课”教学模式改革,在教学环节中增加教学互动,既发挥了教员的引领作用,又突出了学员的主体地位,取得了很好教学效果;采用了无纸化考核,考核平台与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环境一致,提高了课程考核的规范化、信息化、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 (2)团队结构。计算机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团队由两门课程教学团队合并组成,共14人。团队成员长期从事计算机应用领域的一线教学和相关科研工作,能力素质强,

7、有力支撑了课程教学相关工作。课程教学团队成员有10人参与了计算机技术基础课程建设。从职称结构上看,教学团队中教授2人、副教授4人、讲师5人、助教4人,具备中高级职称的教员占72%,职称结构分布合理;从年龄、教龄结构上看,教学团队中30岁以下1人、3040岁9人、4049岁2人、50岁以上2人,老中青比例适当,年龄分布合理;从学历结构上看,博士学历5人,硕士学历9人,本科学历1人,学历比较高;从所学专业看,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专业1人、计算机应用专业10人、系统工程专业1人、信号与信息处理专业2人,均为计算机或相关专业。 (3)团队带头人。该课程教学团队的带头人是计算机应用技术方向的学科带头人和专

8、家,具有较深的学术造诣和创新性学术思想;长期致力于该团队课程建设,坚持在该校教学第一线为本科生授课。近3年年平均授课150学时以上;品德高尚、治学严谨,具有团结协作精神和良好的组织管理和领导能力。 3.2 教学工作 (1)教学内容与规范。依据初级指挥军官所需要的能力和知识,构建模块式课程框架。对每一个模块构建相关理论知识,依据各模块的内容总量及在该门课程中的地位分配各模块的课时数,培养学员对计算机软硬件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突出程序设计思想和硬件接口的应用,精选数据结构和软件工程设计方法,优化课程内容体系,整合后课程教学的主要内容包括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和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两个专题七个模块,体现课程的基础性、研究性和适应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