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养成教育实效性的实践与探索.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14308 上传时间:2019-01-0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7.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增强养成教育实效性的实践与探索.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增强养成教育实效性的实践与探索.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增强养成教育实效性的实践与探索.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增强养成教育实效性的实践与探索.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增强养成教育实效性的实践与探索.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增强养成教育实效性的实践与探索 摘要养成教育是为学生一生奠基的基础工程,需要学校日复一日扎扎实实地进行。笔者结合我校在这方面多年的实践,认为从“拓宽空间,使养成教育主体全方位化”、“制定养成教育规范,人人明确,使行有所依”、“建立严格的检查制度,以督促改”、“以丰富多彩的各种活动为载体,促成习惯培养”、“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养成教育的良好氛围”、“运用激励机制,深化养成教育”、“反复训练,常抓不懈”等7个方面,采取多种措施,多管齐下,持之以恒,才会取得实效。 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有句名言:“良好的习惯是人在某种神经系统中存放的道德资本,这资本不断增值,而人在其整个一生中享受着它的利息”。这句话

2、道出了良好行为习惯对于人一生的重要性。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观念的日益深入,作为素质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习惯养成教育也日益受到社会各界,尤其是各级各类学校的重视,许多学校对学生开展了养成教育活动。本文结合我校在这方面的实践,就如何增强养成教育的实效性谈些粗浅的体会。 1、拓宽空间,使养成教育主体全方位化 养成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关心和支持。在这项活动开展之前,我校制造强大舆论,让教师、学生、家长全体人员认识到养成教育的重要作用,从内心认同这项活动,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进来。我们南环路小学学生家长有80%以上来自农村,是在附近做小生意的,平时忙于生意,对学生的教育不重视。如果没有家庭的配合,

3、学生在校一个样,到家又一个样,养成教育就会流于形式。我们首先沟通家长和学校间的情感,通过家访、家长会、家长学校、接待日等形式,对家长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对家庭教育提出明确的要求,如开展关于行为习惯养成的知识宣传,向家长详细宣讲学校养成教育工作计划和对各个年级学生的具体要求,鼓励家长以身作则,为子女树立一个好的榜样,使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在学校和在家里一个样,让孩子承担一定的家务,不让孩子进游戏厅等形成共识。我们又请社区民警进行安全法制讲座,让学生远离危险,远离犯罪。 2、制定养成教育规范,人人明确,使行有所依 要对学生培养哪些习惯,必须人人明确。我校以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基础,结合农

4、村生源多、习惯起点低的实际,制定了湛河区南环路小学好习惯三字歌,细化了学习、礼仪、卫生、劳动、锻炼等各方面具体规范,张贴在校园或教室,明确了养成教育的主要内容。“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表明了抓好开端工作的重要性。这一俗语在学生的养成教育上同样适用。我校将每学期开学的第一周定为养成教育宣传周。首先,向同学宣读讲解各项养成教育规范。然后,要求各班从学生的认知特点结合本班的特点,增补、制定适合本班的班规。最后,以小组为单位组织学生联系实际逐一进行认真的学习、讨论,以深化理解,加强认识。养成教育宣传周活动使全校学生一进学校就在头脑中深深地打下常规、礼仪之烙印。通过开学初扎扎实实的养成教育,多数学生能

5、够在教师的提醒、引导下,逐渐地由“他律”发展为“自律”。 3、建立严格的检查制度,以督促改 坏习惯是主体行为的“捷径”,实施时不费力或少费力,与人的本能一致,往往根深蒂固,只靠自控力欠缺的小学生自己去改变是很难的。在这种情况下,施以外力是十分必要的。建立一套严格的检查制度,长期督促、检查学生遵守规范的情况,是保障学生良好习惯形成的最关键的因素。我校建立了“校委会一班主任一少先队班干部一学生”金字塔式的管理结构,层层检查,逐级落实。教导处每天提前半小时上岗巡查学生的行为规范的执行情况,值勤学生干部早上、中午上岗执勤,课间在校园巡视,检查学生的违纪现象及课间操的质量,检查楼道,教室、卫生区、花圃、

6、草皮等卫生情况,以及课间纪律,严格按照学校制定的学习、纪律、卫生等细则去考核,每周一晨会公布检查结果,对表现最好的班级发红旗,给以表彰。每当自己班得了红旗,学生们欢呼雀跃。我校的日常行为规范的检查督促,做到“严、细、精、实、恒”,其中“恒”字规范的贯彻,是提高学生遵守规范自觉性的有力保障。 4、以丰富多彩的各种活动为载体,促成习惯培养 好习惯的养成光靠外在的强制,往往不能深入学生的内心,即使养成了也不能持久。因此,进行养成教育,还要根据学校养成教育的目标和要求,结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学生的年龄层次以及学生的兴趣爱好,把养成教育的要求渗入各种主题活动中,让学生在经历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 充

7、分利用主题教育活动、思想品德课、班会课、队会课开展课堂常规教育活动和其他行为习惯的指导。比如:正确的读书写字姿势,认真倾听,敢于质疑,按时完成作业,勇于克服困难,讲究卫生,尊重体谅父母的辛劳等习惯。以“今天我当家”、“当一次老师”、“环保小行动”等活动来加强小学生的个人生活学习习惯的培养。引导和训练学生遵纪守法、遵守社会公德和交通规则,爱护公共财物,保护生态环境,维护公共安全,尊重民族风俗习惯等。比如:以“一支铅笔的来历”、“课桌椅的自述”、“红绿灯”、“道德法庭”等主题讲座和以“大火是怎样发生的”,“我们只有一个地球”等主题演讲比赛来培养和训练学生社会生活中的好习惯。 以少先队组织引领小学生

8、养成教育。少先队组织在小学生中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它本身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可以通过少先队队会、红领巾广播站、红领巾文明岗、“火炬”黑板报、少先队系列教育活动等途径来实现自身对小学生养成教育的价值。“火炬”黑板报:把学校黑板报办成以“火炬”为主题的板报。内容可以介绍少先队知识、少先队活动信息、安全教育知识、百科知识汇集等。根据学校实际,不失时机开展少先队系列活动,寓思想于丰富多彩的活动之中,引领小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如庆“六一”文艺汇演、“入队宣誓大会”、“迎元旦小学生书法绘画展”等。 创建书香校园、书香班级活动。学校开放图书室,班级建图书角,确定读书时间,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从书中吸

9、取营养,了解伟人故事,领略名人风采,引导学生养成好的读书习惯。我校在古诗诵读活动中,积极挖掘中华传统美德元素,在养成教育活动中,融入“仁义礼智信”为核心的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并赋予他们新的时代内涵。 开展“互相提醒”、“自我反省”活动。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一个人的不良习惯在别人看来已经很明显了,却往往自己意识不到。这时,别人善意的提醒是很有必要的。我校在班会课上,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照好习惯要求,让学生相互指出需要改进之处。这样做,每个学生在习惯养成方面更有针对性。学生张*,写完作业后,不管对错,总要扭头看看同桌的答案。同桌说他,他还说:“看看又没改。”这其实就是作业不独立的坏习惯,

10、往大处说是一种没有自信心的表现。经过同学们的提醒,他意识到这个缺点,慢慢改正了。 孔圣人教导我们“日三省吾身”,这在高年级学生的养成教育方面也很管用。对照良好习惯要求,逐条叩问自己,把自己做得不好的标记下来,有目的地去改正。过段时间,看看自己有没有进步。自我教育的力量是强大的,只有自己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才会主动积极地去解决。 5、运用激励机制,深化养成教育 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就可形成的,必须反复抓,抓反复。尤其是对那些行为习惯比较差的学生,不但要通过爱的甘泉去进行入脑入心的浇灌,通过榜样、示范的力量去争取,通过同龄效应去帮扶,还应运用一定的激励去鼓起他们奋进的风帆。学生毕竟还是

11、孩子,教师的一丁点儿表扬、肯定,对他们来讲都是一种荣誉,一份骄傲的资本。在对学生进行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教育时,教师应适当地采用多种形式的激励方式。以表扬为主,要注意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让学生多感受成功之感。用成功的喜悦强化学生的行为,培养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从而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我校的升旗手、国旗下的讲话诵读者,不是轮的,也不是指定的,是评出来的。哪个班级上个星期在养成教育方面搞得好,就由哪个班级来担任。 每周进行综合评价,评出一周的“学习之星”、“卫生之星”、“礼仪之星”“劳动之星”、“纪律之星”、“友爱之星”“发言之星”等。每个学生不能连续两周评上同一种星。学期末,获某个星最多的前两

12、人就是本班在这方面的“明星”,学校颁发奖状。克服了以往不注重平时,到了期末凭印象发奖的弊端。这种扎实的多元化的评价过程,是学生主动参与、自我反思、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过程:是落实养成教育的重要保证。经过一段时间的评价督导,学生在学校里已经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 6.反复训练,常抓不懈 掉在地上一粒谷粒,你根本看不到它。掉二粒、三粒还是看不到。掉100粒、200粒,多了,我们就能看到明显的谷堆。养成教育也是这样,短时间是看不出效果的。对一个不良习惯的矫正,一个好习惯的确立,是一个持之以恒的过程,具有长期性、曲折性、反复性。一个好习惯的养成至少需要连续21次的行为训练,如果“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行为就难以变成自动化的习惯。且由于人的行为往往具有惯性,在一段时间的训练后,若稍加放松,就容易出现反复。所以,在进行训练时,一定要反复抓,不能放松,即使孩子在某行为上已经表现很好,也要反复抓。养成教育要持之以恒,坚持到底。 总之,养成教育是着眼于学生长远发展的活动,是学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怀着为学生一生发展奠基、对学生高度负责的精神,发动各方面力量,采取多种措施,多管齐下,持之以恒,才会取得实效。 (作者简介:郑卫东,男,河南省平顶山市人,1968年3月出生,中共党员,本科学历,小学高级教师,市级优秀教师、班主任、骨干教师,研究方向小学数学、德育。现为平顶山市湛河区南环路小学教导主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