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乐审美在声乐教学中的作用研究.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14423 上传时间:2019-01-0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声乐审美在声乐教学中的作用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声乐审美在声乐教学中的作用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声乐审美在声乐教学中的作用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声乐审美在声乐教学中的作用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声乐审美在声乐教学中的作用研究.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声乐审美在声乐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在审美教育中,声乐艺术教育是很重要的一部分,通过声乐教育可以实现学生审美意识的增加,同时也有利于教学思想的明确与教学目标的实现,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可以算是声乐教学的核心。所以声乐审美对声乐教学有着积极作用。 声乐审美;声乐教学;作用 声乐教学是美育的一部分,在审美中完成教学是它的本质特征。具体的说,就是教师在声乐教学中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美,逐步培养学生学习声乐的兴趣,在兴趣的支持下完成审美过程,同时在这个过程中积累审美经验和对音乐的感性认识,最后达到知美、懂美并能创造美的境界,并实现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 一、有利于学生发声技巧的学习与审美能力的

2、培养 在声乐教学中难度最大的是技术课的教学,一般来说教学过程主要围绕教师的示范讲解和学生模仿并领会。传统的声乐教学总是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在发声训练中的学习表现一般都是机械的模仿,学习过程枯燥无味,学习目标的实现很大程度要靠个人意志的参与才能实现。而在审美化声乐教学中,学生与教学内容,学生与教师之间建立一种审美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学生在审美情感的作用下,注意力会不刻意的高度集中,在观察教师示范动作的过程中产生一种审美的愉悦,使形象思维处于极其活跃的状态,从而产生对技术方面的审美模仿。从而大大提高学生学习发声技术的效率。 在声乐教学中,教师的情感是影响学生众多因素中最积

3、极、最活跃、最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有些学生在演唱歌曲不带一丝情绪,把原本作者要表达的情感都流失掉了,失去了音乐的重要灵魂思想内涵。因此这就要求教师通过独特的音乐艺术手段,精炼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用自己的道德情感和审美情感来唤起学生心中情感的共鸣。情感教育的过程是师生之间建立良好情感关系的过程,同时也是学生审美的过程,他们在老师的启发、指导、引领下发挥主导作用,通过想象力对作品进行再创造,使自己的审美心理进入活跃的状态。 二、有助于提高教师的审美能力 1、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 声乐教学是一门富有创造性思维的课程,这种创造性要求体现在教与学的双方面,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依靠教师的主导作

4、用,所以要求声乐教师也应具备较高的素质,还应时刻努力提高教学水平第一,发声方法的提高。首先教师本身要掌握正确的发声方法,在教学生发声技巧和控制嗓音的时候,建立正确、科学的发声方法,在科学发声的方法下获得优美的声音,要学会尽可能用美妙的声音来清晰表达自己的感情,从而促进学生对声音的辨别能力。第二,音乐修养的提高。音乐修养包括了对音乐理论、各国语言、音乐角色、作品的理解、所唱曲目的社会及历史背景等的深刻理解,使学生能够以最准确、最优美、最富感染力的方式来诊释乐曲。因此,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也反映了教师审美能力的高低,教师只有深刻探究自己的教学方法,改进教学中的不足,才能逐步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 2、

5、教师人格魅力的提高 人格美的核心是教师要首先考虑到的是学生的学习利益,是声乐人才成长的利益,而不是自己从教学中能够获得多少利益,教学过程顺利时,获得成绩时不是将一切功劳归于自己,而是应该看到学生的自身条件及努力。如在教学中遇到不顺利,学生在演出、考试中失误、失败,老师应该主动承担责任,不能一切归咎于学生,要鼓励学生继续努力。对待其他教师及其他教师的学生表现出来的优点、成绩、成功在人前人后都应给予肯定并加以赞扬。如果自己在教学措施或步骤上失误要勇于承认和纠正。在学术上要有讲实话、做实事,追求真理,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在教学上严谨、认真、踏实肯干。 教师在声乐教学中还要意识到,老师和学生之间,不仅

6、仅只有教与学的关系,现代社会是一个极具创造性和创新意识的和谐社会,教师应该冲破传统的教与学,不要一味的要求学生必须认为教师是对的,一定要跟着教师的思路走。要让学生认识到,教师与学生之间是一种很正常的学习和相互探讨的关系。教师应该给学生足够的思想空间,大胆的创新和无限的想象力。教师跟学生交流也不能只谈学习,还可以和学生谈家庭、谈生活或者发现学生的特点和优点,针对这些方面来谈学生的喜好,那样学生就会对老师倍感亲切,对老师的信任感加深,愿意和老师交流。只有这样学生和老师的关系才会亲密起来。教师的人格美在教学中对学生会产生一种强大的吸引和鼓舞的力量,这种力量本身就使人对学习过程体验到美感。 3、声乐教

7、材选择能力的提高 教材是教学的依据,也是特定的审美对象,教材的选择决定了审美教育的原动力。所以作为声乐教师,教材的选择十分重要。在日常备课阶段,在教材上就应该做好充分的安排和准备。在发声练习曲的选择上,不能只对呼吸和发声技巧进行要求,还应对旋律的流畅、悦耳等美感作要求。发声练习要因人而异,适合而止,防止学生因为超出能力范围而出现破音现象进而产生情绪障碍,影响正常的审美心理。在曲目的选择方面,不能只根据技术训练要点选择曲目,应选择思想性、艺术性很强的,并具有高度审美价值的声乐作品。教材的选择还应考虑学生的个性化根据各个学生的不同音色、音域及演唱风格选择适合学生的曲目。然后教师正确、完整、深情的将

8、所教歌曲为学生做示范。教师还要启发学生深入地领会作品的内涵,把握作品的风格,启发学生在不脱离原作的基础上,创造性的表现歌曲的内容,抒发审美意境。 三、审美教育是声乐教育的历史责任 声乐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出能够准确、真挚的表达人类情感的歌唱者,声乐属于艺术审美教育的学科,一定要遵循艺术性和科学性的原则。爱因斯坦曾经指出“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有用的机器,但是他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他必须获得美和道德上的完善,有鲜明的辨别力。否则,他连同他的专业知识就更像一只受过很好训练的动物。而不像一个和谐发展的人。”声乐艺术是歌唱者对现实生活中美的事物的自觉、能动的反映。演唱者在

9、熟练的掌握声乐艺术的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创造出体现一定内容的艺术形象。这种艺术形象要求歌唱者把艺术作品的内容、思想、情感表现出来,并同时把作者的意图准确地传达给人们。审美教育是声乐教育为培养一代代艺术家的宏大工程,负有为社会主义建设和国家昌盛培养优秀劳动者的历史使命。 结语 人的审美理想、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等等会受到审美主体的生理和心理素质、道德思想等方面的影响和制约。一个人的审美需求形成了不同的动态系统,既而声乐文化领域就要通过各种声乐审美活动来调整人的审美需求,以提高人的审美能力,构建审美心理。让美妙的歌声给人以美的知识、美的启迪、美的感知力、对美的想象力、创造力,从而发挥出美化人的心灵,净

10、化人的感情,陶冶人的情操,培养人的美德,赋予人的智慧等审美功能和作用。 美好的歌唱是声、字、韵、情的完美结合,歌唱者把歌唱的声音,音乐的感觉,情感的表现和艺术形象等各种审美意识倾注在歌唱之中,把优美的歌声和真挚的情感融为一体去表现作品的思想内涵和情绪,只有这样才能使声乐艺术富有生命力。总之,只有将重点放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上,才一能体现出声乐教学的价值,才能顺利实现教学目的。 这个工作可让学生分组负责收集整理,登在小黑板上,每周一换。要求学生抽空抄录并且阅读成诵。其目的在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所以内容要尽量广泛一些,可以分为人生、价值、理想、学习、成长、责任、友谊、爱心

11、、探索、环保等多方面。如此下去,除假期外,一年便可以积累40多则材料。如果学生的脑海里有了众多的鲜活生动的材料,写起文章来还用乱翻参考书吗? 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1余笃刚.声乐艺术美学.人民音乐,2018. 2李义君.浅谈声乐审美能力的培养J.当代艺术,2009(03). 家庭是幼儿语言活动的重要环境,为了与家长配合做好幼儿阅读训练工作,孩子一入园就召开家长会,给家长提出早期抓好幼儿阅读的要求。我把幼儿在园里的阅读活动及阅读情况及时传递给家长,要求孩子回家向家长朗诵儿歌,表演故事。我和家长共同配合,一道训练,幼儿的阅读能力提高很快。3郑慧玲.论高师声乐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J.艺术百家,2018(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