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小学数学课堂预设及有效生成.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14915 上传时间:2019-01-0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刍议小学数学课堂预设及有效生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刍议小学数学课堂预设及有效生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刍议小学数学课堂预设及有效生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刍议小学数学课堂预设及有效生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刍议小学数学课堂预设及有效生成.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刍议小学数学课堂预设及有效生成 小学数学教学中生成性课堂的构建,越来越受到重视。预设是生成的基础,生成是预设的升华,精彩的动态生成来源于课前的精心预设,没有预设时的全面考虑,就不会有课堂上的高效生成。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性,必须正确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精彩的动态生成来源于课前的精心预设,教师要认真解读新课程标准,深入钻研教材,并针对实际情况精心设计教案。精心预设并不是按照教案一成不变,而是为了更好地促进有效生成。 例如,在可能性一课教学时,我预设将学生分成8组,先将黄、白两种不同颜色的乒乓球放入8个箱子内,其中2个箱子里全放白球,2个箱子里全放黄球,其余4个箱子黄、白球混放。课堂上,让

2、每组学生分别从各自箱子里摸球,比较摸出黄球的情况。当学生摸完后发现,其中2组根本摸不出黄球,而其中另2组则全是黄球。其余4组黄白球都摸出来了。这时,教师让学生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学生大胆猜测放球的情况,因势引导。教师再打开箱子揭秘真相。游戏结束后,问答方式深刻理解可能性。 师在只放了黄球的箱子里去摸会怎样? 学生十分肯定只能摸出黄球。 师能摸出白球吗? 学生异口同声不可能。 师在只放了白球的箱子里去摸又会怎样呢? 学生根据前面的做法得出在只放了白球的箱子里去摸只能摸出白球,不可能摸出黄球。 师将黄球、白球混合后。这时再去摸,猜猜看结果会怎样? 学生非常肯定可能摸出黄球,也可能摸出白球。

3、 通过摸球活动,让学生熟悉了“一定”“不可能”和“可能”的概念。 教学心得没有高质量的预设,就不可能有有效的课堂生成。进行教学预设时要精心但环节不要太多,要便于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有多向的交流互动,要在预设中体现教师的用心。 二、灵巧预设,使课堂生成更具生命力 课本知识就像一颗种子,如果把它放在盆里会死的;如果把它放在肥沃的土地上,那将蓓蕾嫩芽满枝株,这就需要教师把知识激活。 例如,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时,如果不灵活运用教材,让学生纯粹经历数学计算练习达到熟练掌握,学生会感到枯燥、乏味,他们根本不知道算理,只顾以葫芦画瓢。这样的课如何让它焕发出生命的活力,让学生明白算理,熟练掌握算法呢?我是这样

4、做的以生活中分糖果为主线教学。一开始,我让学生把20颗糖果平均分在5个瓶里,再把20颗糖果平均分在6个瓶里,问有什么不一样?从而揭示课题。板演206=28。又问有不一样的吗?一生反馈206=32。针对反馈,教师组织讨论,最后得出结论余下的8颗糖果还可以每个瓶放一颗,还可以分,最后多出2颗没办法再分了。所以余数必须比除数小。这样,学生在玩游戏中,充分理解了算理。 教学心得在备课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认真研究新课程标准,刻苦钻研教材,实现教材的二次开发,精心预设为学生的思维种子提供沃土,为实现高效的课堂生成服务。 三、全面预设,多种方式优化生成 预设是生成的基础,生成是预设的升华,没有预设时的全面考虑

5、,就不会有课堂上的高效生成。教学中教师不但要预设学生的“已知”,还应该注重预设学生的“未知”,尽可能多地了解学生、预测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和解题的思路。例如,教学梯形的面积时,合作探索环节是这样的 1.首先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梯形分小组进行画、剪、拼、摆等操作活动,让学生通过讨论,自主探索梯形的面积公式。 2.师同学们已经用不同的方法把梯形转化成了多种图形,并推导出了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真是了不起!现在让我们共同来欣赏每个小组的成果。 3.有意识地按学生的认知规律进行展示。 4.学生一边展示拼过程,一边介绍方法步骤。 方法一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方法与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方法相同,运用“拼”的方法,选

6、择两个形状相同、大小相等(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每个梯形的面积就是所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梯形上底与下底的和等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梯形的高等于平行四边形的高,由此得出 梯形的面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2 =底高2 =(上底+下底)高2 方法二可以把一个梯形分割成两个三角形,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就可以推导出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梯形的面积=三角形A的面积+三角形B的面积 =上底高2+下底高2 =(上底+下底)高2 方法三把一个梯形分割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三角形 方法四把一个梯形沿高的一半剪成两个梯形再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5.最后教师针对学生的汇报进行归纳总结得出梯形的面

7、积计算公式为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这一结论,这是本节课的重点及难点。 教学心得在整个操作过程中,教师已经预设出学生能探究出四种方法。给他们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互动交流。启迪学生深思,引发争论,并碰撞思维火花,让学生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达到意义的理解和方法的掌握。从而获取这一知识,弄清知识的来龙去脉,既培养了学生能力,又让学生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优化了课堂生成。 四、预设错误,生成课堂资源 在课堂中,学生经常会出错,这很正常,这就要求教师要有全面的智慧,能够预设出学生在课堂上可能出现的各种错误,教师如果能巧用课堂中动态生成的错误资源,往往会获得意外的收获。 文例如,教学认识几分之一时,学生

8、初步认识把一块月饼平均分成两份,其中一份就是这块月饼的1/2后,我让学生用纸再创造出一个1/2,并涂上颜色。学生操作结束后,让大家把自己创造的1/2贴到黑板上。我通过巡视发现两位学生创造得不对,一位是没有平均分;一位是创造出了1/4。我就让这两位学生把他们的作品贴在黑板的最上方。全班交流的时候,我有意地把这两位学生的作品放在最后讲评,让学生找出错因,并得出结论一定是要“平均分”才能得到分数。接着,我指着表示1/4的图,问“这个涂色部分表示的不是1/2,是几分之一呢,为什么?”一个学生回答“是这个图形的1/4,因为他把这个图形平均分成了四份,其中的一份就是1/4。”其他学生纷纷点头。我故意说“这

9、可是某某同学创造出来的哟,我们还要感谢他呢,他引导我们认识了1/4。”那位学生还不好意思的笑了。接着我又问“你们会利用手中的纸再创造一个新的几分之一吗?”孩子们兴高采烈的进入了下一个环节。 教学心得教师提前预设出学生可能出现的错误,并巧妙合理地借用了这一生成性的错误资源,使学生掌握了教学重点,理解了教学难点,实现了毫无痕迹的教学进程,同时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动态生成的课堂教学追求真实自然,课堂再现的应该是师生“原汁原味”的互动交流。学生的错误也是一种很好的教学资源,处理得好,会使整节课锦上添花。 总之,课堂预设和有效生成是辩证的统一体。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性,必须正确处理好预?O与生成的关系。教师要认真学习新课程,细细品味新理念,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预设与生成的关系,使课堂预设与有效生成相得益彰,从而构建更加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