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思维下“中国音乐史”在高师教学中的改革与研究.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15276 上传时间:2019-01-0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新思维下“中国音乐史”在高师教学中的改革与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创新思维下“中国音乐史”在高师教学中的改革与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创新思维下“中国音乐史”在高师教学中的改革与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创新思维下“中国音乐史”在高师教学中的改革与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新思维下“中国音乐史”在高师教学中的改革与研究.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创新思维下“中国音乐史”在高师教学中的改革与研究 “中国音乐史”是中国高校音乐专业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门课程,是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基础理论课,全面涵盖了中华民族从古至今音乐发展的脉络与音乐生活的基本概貌,它是音乐教育中重要的奠基石。在当代“以人为本”的中国教育核心理念下,传统教学模式与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目标有较大差距,由此“中国音乐史”的教学改革迫在眉睫。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8.36.010 “中国音乐史”是中国高校音乐专业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门课程,是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基础理论课,它是音乐教育中重要的奠基石。“中国音乐史”的教学不只讲述了中国在各个历史

2、时期音乐发展的脉络,而且全面涵盖了中华民族从古至今音乐生活的基本概貌,精要剖析了各历史时期的重要音乐现象,而且利用多种教学手段生动展示了经典音乐作品的音响和相关文化现象图片及音乐赏析。通过课堂教学,把知识与信息传递给学生,使他们能够对中国历代音乐的形成与发展有更加准确的认识和客观的理解,全面完善知识结构,接受祖国博大精深的音乐文化的感染与熏陶,提升音乐修养,有利于适应将来的基础音乐教育。 一、“中国音乐史”教学研究现状分析 在高校教学中,“中国音乐史”这一史论课,在教学方法中多年来基本上依然采用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模式教师主讲大量音乐史论,学生被动地在接受知识,另外加上学生对史论课无趣的印象,

3、造成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主动性差,课堂氛围僵化,很大程度限制了教学效果的提升。在当代“以人为本”的中国教育核心理念下,以学生为主体,培养研究型、创新型的人才,我们这样传统的教学模式俨然与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目标有较大差距,要想与时俱进,“中国音乐史”的教学改革迫在眉睫。 近几年,不断探索与研究教学,我在教学模式改革中不仅加强自身的教学专业基础性、系统性和应用性,并且在教学过程中运用讲思路、讲拓展,讲方法、理论联系实际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且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训练,通过学生自学、课堂笔记、作业、小组讨论、讲故事讲事件、资料收集整理等实践操作教学手段,让学生体会到了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知识

4、才能够经久不忘,学以致用,促进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发掘自身潜力,并逐渐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二、教学改革内容与具体研究举措 (一)教材知识结构与教学内容的调整与完善 中音史教学内容旨在向学生全面系统地介绍中国音乐历史发展的脉络,多年来在不断地教学中基本以中国音乐史作为主线,其中贯穿中国民族音乐的内容,使中国音乐简史与中国民族音乐欣赏紧密结合,在理论教学中,通过渗透大量的中国音乐经典作品,达到了感性与理性的情境交融,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刻领略中国传统音乐丰富的内涵,逐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民族心理素质和民族自信,使传统艺术形式与新时代文化特征相结合,积极投

5、身到民族文化的发展和创造中,更好地继承和弘扬民族文化,发展民族音乐。 在中国音乐史教授内容过程中,体现了多元学科体系。以音乐为主线,涉猎了文学、政治、历史、地理等多学科相关内容,使课堂变为一本百科全书,大大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学生的知识信息量,不断吸引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因此在教改课程研究过程中,为了构建合理科学的知识结构,我在对课程教材选用与教学内容的剖析中,进行了不断的深入研究,目前在教学中主要使用的教材为夏野编著的中国音乐简史(高等教育)和江明淳著的中国民族音乐欣赏(高等教育);参考教材为杨?a浏编著的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人民音乐),王毓和编著的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稿(人民音乐),梁茂春、

6、陈秉义主编中国音乐通史教程(中央音乐学院出版),孙继南、周柱铨主编中国音乐通史简编(山东教育)。 通过教材甄选,做到精要总结课程教学内容要点,突出重点与难点,准确梳理音乐史各个历史时期发展的重要纲要,在教学内容上运用纵向与横向交叉教学,纵观讲解各个历史时期音乐发展内容,横向贯穿中国民族音乐赏析,使学生明确每一章节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同时结合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改革手段运用,在授课过程中全面运用过程性教学方式、过程性评价与多种考核方式,重新制定出课程的教学大纲、教学执行计划、教案、PPT教学课件,并且已全部上传到学校教学网站,使学生能够提前在教学网站进行课程阅览,明确与了解课程学习内容与知识构建

7、,培养学生能够做到自学基础知识点,带着问题进课堂讨论研究的习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与探讨研究性。教学中教师认真组织教学,正确引导和教育学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运用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教学过程通过讲思路、讲拓展,讲方法、理论联系实际,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丰富了课堂教学效果,逐步把这门课发展为综合型、研究型、创新型课程。 (二)课程改革中教法与教学模式的不断更新 通过目前我校引进的ISEC项目开展的各类学习活动,参加华中师范大学教师应用实践教学能力提升培训,并借鉴了国际化教学理念,在教学中,我逐步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有力地促进了课程教学。改变了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主讲的

8、课堂教学模式,树立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重视课上课下学生学习的过程。根据内容难易,教师合理设计课堂教学,理论性强的知识难点教师辅助讲解,学生通过课前预习、自学、知识拓展进行课后查阅相关参考教材深入渗透知识点;艺术性较强的知识点由教师引导,学生通过音乐小故事、音乐作品赏析、专题内容课件制作等学习形式以自己讲解、小组讨论、情境表演等多种实践形式开展教学活动,突出教学特点,做到理论与艺术实践活动相结合,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学习热情。 另外在?W生学习活动中建立小组学习模式,课后学生学习实行“组长负责制”,组长督促、管理、指导课后学生学习情况,各学习小组之间互相竞争、互相激励、

9、互相学习。丰富的教学活动,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教改中,深刻体会到教师不仅在学科知识上要做到博览群书、融会贯通,同时还要做好科学合理地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有序组织教学活动,教师起到启迪引领学生自主学习的作用。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运用视频、音频音乐赏析、经典视频故事片段、动画动漫等多种手段完善多媒体教学,提高学生对中国音乐史的感知和认知能力,课堂气氛有了较大的提高,学生与教师逐渐适应了新的教学模式,使教学过程非常顺利,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得到提升。 (三)教学改革中不断完善了教学评价体系与考核方式 在教学过程中,我通过与学生座谈并根据学生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与学生代表

10、共同制定了“课程评价记录表”和“小组学习记录表”, 这两份记录表清晰记录了教师的教学内容、学生的课后书写作业、预习自学、知识拓展、课后思考等学习内容及学习表现过程,同时包括小组成员自评、互评学习过程记录与平时成绩认定,这两项表格学生实施起来便捷,能够客观地体现学生的整体学习状态,真实有效地反映出学生的平时学习过程与平时成绩。学习小组的建立与组长负责制的实施,锻炼了学生的组织能力和学习能力,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不断增强学生自主学习意识,逐渐培养学生学习的好习惯,大大改善了高校学习氛围,促进学生全程有效的学习,有利于改进教育教学质量。 课程成绩评定的考核方式具有激励性,不仅有平时成绩

11、与期末闭卷考试成绩,另外增设了一定比例的学生在日常学习活动具有突出表现和落后行为的奖励分值与减项分值。比如对平时表现突出的学生、学习中认真负责的组长、优秀的小组在学期末会给予一定比例的奖励分值,它们的设立激励学生认真积极主动参加各项学习活动,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课堂氛围较为活跃。灵活的考核方式,使学生间产生了互相竞争的意识、组员之间也起到了团结协作的作用,课堂教学效果得到很大提高。 中国音乐史的教学改革会促使师生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学相长、共同进步,多元化教学使课堂非常活跃并具有生气,能够让学生主动感受音乐,热爱音乐,引领学生确立学习目标,促进学生全程有效的学习,极大地改善了学习氛围与教学效果。按照新课程标准以培养高素质艺术人才为目标,积极推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快速发展,使之更好地体味中国音乐之唯美与艺术魅力,使学生具备并拥有一定的音乐基本理论素养,培养成为“专业学术型、应用型、研究型”的音乐人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