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文化影响下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15828 上传时间:2019-01-0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众文化影响下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大众文化影响下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大众文化影响下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大众文化影响下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众文化影响下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大众文化影响下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在大众文化迅猛发展过程中,军人首先是一个社会人,他们在受到社会主流文化熏陶的同时,同样会受到大众文化影响。文章从三个方面分析列举了军队思想政治教育应对大众文化影响的对策。 大众文化;军队;思想政治教育;对策 大众文化已成为现代社会重要的文化环境。社会大众无时不处于大众文化所构成的信息场之中。它对人们的政治观念、道德观念、行为方式甚至消费观念等方面都产生了极为广泛的影响。 作为武装集团的军队同样是社会的一部分,军人首先是一个社会人,他们在受到社会主流文化熏陶的同时,同样会受到大众文化的影响。这种影响体现在正反两个方面一方面,大众文化的通俗性、娱乐性和流行性为

2、官兵带来了各种各样的信息,丰富了官兵的业余生活,部分满足了官兵文化消费的需求,培养了官兵的民主参与意识,更好地促使了官兵的社会化;另一方面,大众文化的商业性与低俗化又容易弱化官兵的理性思维与价值判断能力,它对我军思想政治教育所要达到的理想信念、思想道德的目标都具有明显的疏离性和消解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与有效性。主动应对大众文化的影响,必须充分发挥其正面作用而降低其负面影响。 一、坚持主流文化引领,牢固树立军魂意识 在以娱乐性和商品化的大众文化背景下进行军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首要是打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理念根基,确保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基石地位。充分发扬我军思想政治教育的优

3、良传统,无论任何情况下,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指导广大官兵的以及军队政治建设,始终坚持听党指挥和服务人民的基本宗旨。首先,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要帮助广大官兵理清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引导他们把那些符合国家和军队要求的人生原则变为规范自己行为的因素,内化为个人的坚定信念,从而形成科学的共产主义政治观。其次要加强我军宗旨意识教育。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军的根本宗旨。在新的历史形势下,加强广大官兵的宗旨意识教育,其核心就是教育引导他们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价值观。一些官兵往往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但自我价值的实现离不开社会,一个人不可能离开社会之外实现所谓的自我价值。只有在为人

4、民服务价值观的支配下,将社会价值与个人结合在一起,自我价值才能真正得到实现。 二、创新理念,不断开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生动局面 大众文化的兴起和发展,改变了过去单一、单调的文化生活状况,更新理念,顺应时代特征,才能开创思想政治教育新局面。一是运用新的教育理念。在大众文化背景下,军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保证政治鲜明性等特有要素的同时,也应该结合大众文化圈带来的人文关怀和人文精神,运用新的理念。新的教育理念应该包括个体参与,增加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客体互动,更要在思想政治教育实施中进行教育工作本身的改进和提高。实质上,新的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理念将不再是自上而下的单项流程,而是广大官兵都能参与的互动学习,把

5、政治思想工作提升为一项官兵的教育服务活动。二是树立“大文化”观。注重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提高官兵的科学文化素质。长期以来,许多人受“小文化观”的制约,把军营文化的内涵局限于文体活动,把科技文化学习等排除在外,影响了军营文化的质量。军队的现代化建设,要求官兵具备厚实的文化知识底蕴。特别是在高技术战争条件下,提高官兵的科学文化素质,是实现科技强军战略和质量建军目标、提高我军“能打仗、打胜仗”能力的必由之路。三是形成军队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大众文化之所以会受到人们的青睐,除了其内容极力迎合受众的口味外,重要原因在于它以人们喜闻乐见的形式怂恿受众“自主”参与。相比之下,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由于以政治教育

6、为主要内容,往往过于强调理性化的接受,忽视受众的情感体验和需求,方法过于呆板,注重灌输,虽也有说服教育、榜样示范等形式,但多是就事论事,缺少应有的愉悦性以及真正能打动人心的情感力量。教育模式不仅要由“灌输型”向“渗透型”转变,也要加强由“模本化教育”向“个性化教育”的尝试,还要充分利用社会实践大课堂,借助地方政府、社会和官兵家庭的力量,变“封闭式教育”为“开放互动式教育”。 三、借助大众文化的优势,占领军营思想文化主阵地 一是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大众文化具有的低成本、强烈渗透性和对大众影响的潜移默化性等特点,如果引导好、发挥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成为一条极其有效的思想

7、政治教育途径。军内外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在一定范围内具有相通性。特别是在党创新理论的宣传教育中,地方党政理论机构的教育材料,有着很强的参考性、学习性,甚至可拿来就用。教育者要大胆地通过各种方式,将这些丰富的、优秀的社会大众文化教育资源,运用到教育中。二是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引入大众媒体,扩大信息教育,利用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等大众媒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既拓展了教育的渠道,也扩大了教育的信息量。通过电子网络和信息传媒,让官兵对于信息的获取途径更加广泛。三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趣味性。娱乐性是大众文化的一大特征,其功能表现亦很明显。大众文化的这种娱乐手段给军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有效的方式和途径

8、。如教育内容实现由晦涩到通俗、由呆板到活泼、由枯燥到溢趣的转变,又如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用微电影、动漫等新兴载体。当前,更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浩瀚、内容丰富、形式活泼等特点,在信息化热潮中,寻求支撑和附载政治教育内容的有效平台,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化、可视化、形象化、鲜活化。 1 刘自雄,闫玉刚,大众文化通论,北京中国广播电视,2018年 2 张海赴,孙倩,军营文化探析,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18年第1期 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远。而对那些特别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教授”和“

9、助教”均原为学官称谓。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则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助教”在古代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分明晰。唐代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助教”一席,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至明清两代,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助教”,其身价不谓显赫,也称得上朝廷要员。至此,无论是“博士”“讲师”,还是“教授”“助教”,其今日教师应具有的基本概念都具有了。3 田小利,熊贤培,西方文化渗透对部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分析,西安政治学院学报,2018年第2期 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金

10、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于是看,宋元时期小学教师被称为“老师”有案可稽。清代称主考官也为“老师”,而一般学堂里的先生则称为“教师”或“教习”。可见,“教师”一说是比较晚的事了。如今体会,“教师”的含义比之“老师”一说,具有资历和学识程度上较低一些的差别。辛亥革命后,教师与其他官员一样依法令任命,故又称“教师”为“教员”。4徐刚、张玉波,增强部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几点思考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7月 这个工作可让学生分组负责收集整理,登在小黑板上,每周一换。要求学生抽空抄录并且阅读成诵。其目的在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所以内容要尽量广泛一些,可以分为人生、价值、理想、学习、成长、责任、友谊、爱心、探索、环保等多方面。如此下去,除假期外,一年便可以积累40多则材料。如果学生的脑海里有了众多的鲜活生动的材料,写起文章来还用乱翻参考书吗?5陈正杰,部队基层思想政治教育中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J,武警学院学报,2018年5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