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职业化的研究.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16333 上传时间:2019-01-0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职业化的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职业化的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职业化的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职业化的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职业化的研究.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职业化的研究 全文以漳州城市职业学院为例,对大学生就业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详细分析了就业指导课程的开展。 大学生;就业;研究 一、研究的主要背景和目的 基于适应我国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改革的需要。2018年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对全国各高校开设就业指导课程提出了具体要求,进一步明确了课程的教学目标、内容、方式、管理办法与评估意见。其中,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内容在课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同时规定,从2018年起提倡所有普通高校开设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并作为公共课纳入教学计划,贯穿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整个培养过程;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设

2、一支相对稳定、专兼结合、高素质、专业化、职业化的师资队伍,是保证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质量的关键。因此,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大学生职业化教育的重要课程。大学生职业化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研究是一个全新课题,也是提高就业指导实效性的时代要求。 研究的目的主要1、提高就业指导教师职业化水平。要想切实提升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的层次,就离不开高校就业指导的师资建设、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其中师资建设是一个基本的条件。师资建设要注重“质”和“量”的双重标准,“量”是指在教育部规定的师生比达到1500的基础上,通过“专兼结合”和“内外结合”的方式建立多元化的教师队伍。2、增强大学生职业化能力。

3、现在的企业用人单位更加重视的是应届大学毕业生的职业化能力,因为企业聘用大学生是要让大学生用最短的时间融入到企业的团队中去,为企业创造价值。但是现实的情况是,很多大学毕业生由于对职业化能力的不了解或者是漠视,导致培养出来的毕业生缺乏最基本的职业化素质,职业化能力。 二、“职业化”概念界定 职业化“就其本义来讲,是指某一普通工种逐步成为某一社会群体的主要谋生手段的过程。”i陈静对职业化的定义趋向于一种职业的演变过程。那么究竟何为职业化?职业化可以理解为是一种氛围,是个人由内到外,即由思想到言行举止均固定遵守一种职业语言,一种职业规则的现象。职业化是一种工作状态的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即在合适的时

4、间、合适的地点,用合适的方式,说合适的话,做合适的事。职业化包含了职业化素养、职业化行为规范和职业化技能三个部分内容。其中,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心态是职业化素养的重要内容,每个组织有每个组织的行为规范,一个职业化程度高的员工应严格按照行为规范来要求自己,使自己的思想、语言、动作符合自己的身份;职业化技能是企业员工对工作的一种胜任能力,通俗的讲就是你有没有这个能力来担当这个工作任务,职业化技能大致可以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职业资质,一是通用技能。 三、课程构建内容 “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课程内容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中建议课程设置可分为三种第一种方式为开设一门课程,覆盖整个大

5、学过程;第二种方式为开设两门课程,分别是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与就业指导;第三种方式为开设三门课程,课程名称为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职业素养提升和就业指导。笔者的意见是开设三门课程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创业教育与实务和就业指导,而将职业素养提升有关内容整合入上述三门课程之中。但是以漳州城市职业学院为例,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开设的类型为讲座式、教师流动性比较大,而且学生专业设置明确,学生就业方向相对固定,因此课程很难具有连贯性和有效性。根据以上特性,我认为我校的就业指导课程内容可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1、教授专业认知和自我认知七个课时。(理论四个课时)这部分内容以相关职业生涯理论为基础,阐述职业对于提升人的

6、生命价值与社会价值的重要性、职业与专业之间的关系、所学专业对应的相关职业和行业的就业形势、了解自我的兴趣、能力、人格和价值观以及测评工具,整合形成自我意识。重点在向授课对象讲解该专业的特性、以后就业方向,还有毕业所需的条件有哪些! 2、学业规划和目标确定七个课时。让学生了解大学阶段对于大学生生涯发展的深刻影响、理清职业生涯发展决策的影响因素和方法步骤,构建积极的自我对话,制定职业生涯规划和大学学业计划,提高自我决策和控制监督能力,成为自己职业生涯发展的主人。可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对未来的两年半大学生涯做一个规划。 实践课共三学时,请学业规划成功实例现场讲解答疑,对比自身的优缺点,提高决策能力。

7、 3、职业适应与发展共七学时。从心理层面上,了解就业或者学业压力的内涵、来源和缓解方法,分析求职择业过程中各种类型的心理偏差和内在原因,增强对自我、她人和社会的适应性。帮助学生参照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果断抉择,克服心理偏差,加强自我调节,在为升学或求职做积极有效的准备中把握机遇。 实践课共三学时,请学校里的心理辅导老师或就业指导中心老师当堂讲解答疑。 4、组织职业生涯规划共七学时。个体职业生涯规划如何与组织的规划相适应。组织的人员构成、升迁渠道、薪酬管理等是否与个人职业生涯规划适配;工作时间长短、有无弹性,是否过度占用家庭生活时间;工作强度大小、组织的氛围和环境是否舒适;组织对员工成长的态度及对

8、员工家庭工作冲突的反应等等,这些都是大学生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时必须考虑的问题。 实践课共三课时,请公司的人员或成功的校友进行讲解答疑。但需谨记,成功的经验难以复制,把握其中的技巧才是关键。 5、创业教育共七课时。创业教育的内容包罗万象,将所有内容浓缩在七个课时内完成显然不现实。任课教师可以根据自身上课情况有所侧重,比如创业者自身素质培养、团队建设、资金筹集或者创业实务等等。其中,笔者认为创业实务是该环节的重中之重。 高校就业指导在我国发展的时间并不长,而且伴随着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高校的就业指导模式的建立和完善,面临着很多问题和挑战。就业指导理论尚待形成与完善,专业化的就业指导教师严重不足,就

9、业指导制度不够健全,资金不足和领导不够重视等等。这些都导致了各个高校的就业指导水平参差不齐,而就业指导的模式也各不相同。因此,职业化视野下的大学生就业指导模式研究势在必行,加强职业化视野下的大学生就业指导是未来大学生就业指导模式的必然趋势。 1刘献文,李少芬.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本土化研究J.辽宁教育研究,2018(5). 2刘献文,李少芬、林蕙.高等教育发展与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Z.2018年辽宁社会经济发展立项课题. 3赵北平,雷五明.大学生涯规划与职业发展.武汉大学,2018. 4黄甫全.整合课程与课程整合论J.课程、教材、教法,2018(10). 5李宏飞.职业化-21世纪第一竞争力.

10、新华,2018. 6黄建鸿.美国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与特点J.职教论坛,2018(11). 7于祥成.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教程.北京科学,2018. 8赵北平.大学生职业指导方法论.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18. 9康亮,庄少琼.构建科学的高校就业指导模式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8(13). 10谭蔚沁,罗雪红.对高校大学生开设就业指导课的思考J.昆明大学学报,2018(1). 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关键是记忆有技巧,“死记”之后会“活用”。不记住那些基础知识,怎么会向高层次进军?尤其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围很广,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

11、基础知识抓起,每天挤一点时间让学生“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丰富的词语、新颖的材料等。这样,就会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给学生的脑海里注入无限的内容。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从而收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功效。注释 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

12、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

13、足够的“米”。i 陈静.试论我国高校学生工作队伍的职业化标准J.江苏高教,2009(2).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为什么?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则名言警句即可。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这样,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0多则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随心所欲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