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沟通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初探.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16611 上传时间:2019-01-0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8.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生沟通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初探.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大学生沟通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初探.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大学生沟通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初探.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大学生沟通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初探.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生沟通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初探.doc(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大学生沟通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初探 摘 要:进入二十一世纪,大学生如何在市场法则面前将自己最优秀的品质、最突出的才能表现出来,除了过硬的专业技术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有较强的沟通能力和优良的心理素质。因此,如何培养适应社会人才需求,符合人力资源市场选择标准的学生,是我们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通过对现代社会的发展现状和日新月异的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要求进行综合比较和分析,试论在现代教育理论的指导下,怎样实施提高学生人际沟通能力的教学活动形式,并探索如何形成符合当前教改形势、兼具实践性和可操作性的新型教学模式。 一、大学生人际沟通现状及障碍分析 人际沟通与交流,在当今社会生活多元化、复杂化的大背

2、景下,显得十分重要,是人们生存与发展最迫切的需要。若想有所作为,善于沟通是基本条件。当今世界,新型人才最主要的特点是具有人际交往和沟通的能力。由于个人的兴趣爱好、性格癖好、生活习惯、成长环境不同,能够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实属不易,一旦处理不善可能产生各种交往障碍甚至影响个人的未来发展。现在大学生人际沟通情况不容乐观,大多数学生交际范围较窄,同学之间并没有实现真正的情感交流。多数学生缺乏沟通交流经验,不善于与人交谈,有时内心的苦闷无法宣泄,快乐无法分享,只好独来独往,生活变得异常乏味。 (一)科技的日新月异,过分吸引大学生的注意力 现代社会由于先进的通信工具陆续出现,人们的沟通方式发生了改变,尤其

3、是年轻人越来越习惯于用手指代替嘴巴进行交流,甚至有人因此出现了抵触语言交流、无法与他人相处等沟通障碍。有权威机构进行过调查,超过七成的被访者承认,现代科技改变了自己和他人交流的方式,使其更加快捷、方便。但也有不少人担忧,手机短信、网络聊天等交流方式让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距离越来越远,另外,过度依赖现代通信工具,对人们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带来负面影响。一些被称为“电子控”、“低头族”、“拇指族”的青年人逐渐意识到自己可能出现的沟通问题,甚至恐惧于未来可能出现的沟通能力衰退现象。但这些问题尚未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多数人觉得,这只是一种新型的生活方式,没有什么不好。不过,心理专家们建议,更多地与人当面交流

4、,而不是躲在电子设备背后,会有利于年轻人提高自我表达能力、社交能力和心理健康水平。 (二)大学生的孤独心态,引发“分享障碍” 人际交往是大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处于人生重要发展阶段的大学生,在心理、生理和意识的社会化方面逐步走向成熟。在这个时期,很容易产生焦虑、紧张、恐惧、愤怒等不良情绪,进而影响学生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大学生发生人际沟通与交流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社会竞争和压力造成的紧张、焦虑的情绪影响,也有独生子女养成的“以自我为主、唯我独尊”的习惯个性问题,还有缺乏对人际沟通交流的充分认识等诸多因素。而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则是心理素质方面的障碍。多年独自成长的经历,促使很多学生在成年后养成

5、了过度自我的思维习惯,当遇到好的事物时更多的是想到“独占”而非“分享”,以至于在群体生活中难以融入其中,易给他人留下自私自利的印象,进而引发与群体中其他人,尤其是利益相关人的沟通障碍。 (三)沟通障碍导致极端伤害事件,引发社会问题 近年来大学生的人际关系越来越差,引发了多个极端伤害事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注意。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方面是主观因素,表现为学生内心存在胆小、害羞、自卑、自负、嫉妒、多疑等负面情绪;另一方面是客观因素,具体表现为学生在人际沟通过程中,存在性别限制、人际交往能力不强、人际交往范围狭小、交流和沟通难度增大等问题。很多家长在孩子年幼的成长阶段望子成龙,对孩子百般呵

6、护、一味纵容,使孩子从心理上产生很强的自我意识和过度的优越感,缺少对他人宽容、理解、谦让、合作的品质。成年之后他们进入大学参与到集体生活中,心理方面的弱点就会显现出来。很多大学生在与他人交往时,只考虑自己的需要和利益,毫不顾及他人的感受,随之而来的就是日益激化的矛盾和问题。 鉴于大学生之间存在的沟通问题,当他们面临生活和学习困难时,一方面无人倾诉、无处发泄,从而产生孤独、绝望的负面情绪甚至自杀,另一方面则是在同学之间发生矛盾和纠纷时头脑不冷静,故意激化矛盾,甚至出现伤害事件。从上世纪90年代的“清华大学朱令案”到“复旦大学黄洋被疑投毒致死案”、南航金城学院的学生刺死案,这些令人触目惊心的事件无

7、不折射出,当代大学生在处理人际关系方面出现了难以逾越的障碍和困难,而案件往往都是由一些日常生活琐事引起的,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沟通障碍和矛盾,经过日积月累,最终导致了极端事件的爆发。因此,作为教育机构,我们有义务为学生寻求更好的沟通渠道,引导他们尽快走出人生的困境和低谷。 二、进行课堂沟通能力训练的必要性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沟通能力的培养和教育可以使一个人获得认知自我、理解和调节他人情绪以及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当今大学生不仅要有深厚的基础理论知识、过硬的专业技术,还要有较强的沟通和交流能力,这也是衡量高校能否培养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的合格人才的重要尺度。如果一个大学生不会与外界沟通,不善于与他人协调合

8、作,即使专业技能再出色,在自我发展的道路上也很难顺利。因此,有必要对大学生沟通能力的培养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和解读。首先,我们要理解大学生沟通能力培养的急迫性: 1.目前大学生对沟通重要性的认识不断提高,绝大多数大学生认为提高人际沟通能力是非常必要的; 2.大学生对人际沟通能力训练的需求比较强烈。大学生将来都要面对用人市场的考验,找到称心如意的工作就业是大学生的头等任务。那么,接受怎样的教育,能够对其顺利就业有所推动,是高校教育直接面对的焦点问题; 3.由于大学生缺乏社会工作经验,同时又面临较大的学习压力,在自我的成长经历中欠缺在人际交往和沟通方面的专门教育,往往缺乏沟通技巧的实际运用能力; 4

9、.现代中国社会面临的问题,也包括新生代青年面对的问题,他们多数是独生子女,周围的社会关系简单,在少年成长阶段缺乏与同龄人较多的交际和沟通经历;他们在家庭中多以自我为中心,自我独立意识较强,但并不意味着其独立生活和沟通能力能与之匹配,相反可能还会造成一些矛盾和问题; 5.学生的日常沟通已出现日渐庸俗化的趋势。受市场经济的冲击和影响,一些社会上的不良风气侵入校园,部分大学生不能主动参加健康、有意义的集体活动;还有少部分大学生在沟通中更加注重自我的实际利益,在人际关系的处理上出现拉帮结派、沉湎于小团体活动、重娱乐享受轻奉献付出等现象,而当他们面临实际困难和危机时,却无法获得来自朋友、伙伴的支持和帮助

10、。 随着全球一体化,人际沟通在人们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变得越来越重要,因此,学校在确定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的培养方向的同时,应更加关注大学生的沟通能力培养问题。目前,很多学校都开设了与沟通能力培养相关的课程,并建立大学生沟通能力评价机制,借以增强大学生对人际沟通的科学认知。但是,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不能仅仅依靠理论学习,在人们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沟通能力,需要通过更多的实践体验才能获得真正有效的提高。因此,根据大学生的心理和性格特征,在课堂教学中为他们提供实践锻炼的机会,如情境模拟、实践演练、案例分析等形式的训练,能够有效提高学生人际沟通技巧方面的实际运用能力。 三、沟通能力训练的教学模式探索 现在

11、,已有一些高等教育机构在日常课堂教学中采用职业培训经常使用的训练方法,更新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例如体验式培训,它作为当今欧美非常流行且有效的培训方式之一,是指个人首先通过亲身参与某项活动获得个人体验,然后在培训师的指导下,与团队成员共同交流,并分享个人体验、提升对某种事物的认识。体验式培训是个过程,是个直接认知、欣然接受、尊重和运用知识及能力的过程。这种方式更能引导学生全身心投入学习情景,并将所学理论知识进行实际演练,以实现能力提升的目的。 (一)采用体验式训练对于推动学生进行沟通技巧学习,具有以下优势 1.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努力实现自我超越,使大学生能够找准自己的位置,根据自己的实际设

12、计自己的成长路线,并战胜各种困难,实现自己的目标。 2.加大实践教学力度,可以为大学生进行外部沟通提供条件和机会。教学人员选择一定的实践背景和环境,设计具体的沟通问题,给出特定的沟通对象,让大学生深入第一现场,扮演不同的沟通角色,可有效提高实际沟通能力。 3.沟通能力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点一滴积累下来的,不是一蹴而就的,因此自我训练就显得尤为重要,如果训练到位、适应性强,使学生在生活中自然而然地运用学到的沟通技巧,可促使学生沟通能力快速提升。 (二)课堂实践教学活动类型 1.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法是把实际生活、工作、学习中出现的问题作为案例,交给学生进行研究分析,以此培养其分析、判断、解决问题以

13、及执行能力的一种训练方法。具体做法是:在课堂教学中,切入在人际关系中各种类型的沟通案例,要求学生从中提炼问题,并运用所学的沟通技巧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有效提高学生沟通能力。这种教学方法能够推动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于沟通实践活动,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用心观察、细心体会、精心准备、热心分享”的能力。 不过,作为目前广泛被使用的一种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题材的选择也是非常值得关注的问题。只有案例选择得当,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能够切实反映学生的沟通问题,教师讲授的沟通技巧才能被理解和运用。 2.情境体验 情境体验教学是指教师通过创设教学情境,引发学生的体验性学习,二者互为依托,构成一个完整的有生命的课堂发展系

14、统,从而形成有情感的、创新的、具有人文价值趋向的课堂。 由于情境体验和角色扮演的方式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场景,与学生的经验背景、兴趣爱好一致,可使教学活动具有内驱力、吸引力,能够推动学生主动参与,积极体验。课堂活动开展后,学生在老师的点评和辅导下,也能对在活动中反映出的不足之处,进行客观、全面的认知,纠正偏颇、克服障碍。这种教学方法,能够有效促进学生解决面临的沟通问题。 3.引入组织竞争机制 通过将班级中的学生分成若干训练小组,要求以小组为单位拟定小组名称、宣传口号、LOGO标识、组歌等,激励他们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积极竞争、主动表现、努力争取获得奖励和荣誉。这种训练方法一方面可以客观上营造一个小团

15、体的沟通氛围,消除学生之间的隔阂,提高他们的组织荣誉感和团队协作意识;另一方面可以激励学生通过积累良好的课堂表现,认真投入到实践活动当中,从而获得较好的修课成绩。同时,经过课上实践活动的锻炼,可以有效推动学生自主参与各种沟通活动,增强了学生人际沟通技巧方面的自我认知能力。 4.游戏教学法 实训游戏活动,可使学生增加学习兴趣,并对课堂所学知识加深理解,这种教学方法具有很强的竞赛性和极大的趣味性,在一定的前提下,给学生留下了较大的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空间。游戏更加适合反应速度快、实践能力强的大学生,所以,与其他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更加受到学生的欢迎,教学效果显著。 拥有高超的人际沟通能力,建立融洽和谐的人际关系,能够从一定程度上满足大学生建立人际间情感交流的需要,这不仅能使学生从心理上产生归属感,而且也能满足学生情感交流的心理需求,同时缓解学生因紧张的学习压力和其他情绪负面因素造成的不良影响。随着当前社会文化的不断丰富,以及学生社会活动范围和能力的不断拓展,高校在针对其人际沟通能力的培养方面应不断创新,摒弃固有的教育观念,顺应社会潮流和学生心理状态的各种变化,探索适合指导和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新型教学模式,使教学理论和实践密切结合,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