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移动学习现状调查分析与对策研究.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16711 上传时间:2019-01-0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生移动学习现状调查分析与对策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大学生移动学习现状调查分析与对策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大学生移动学习现状调查分析与对策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大学生移动学习现状调查分析与对策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生移动学习现状调查分析与对策研究.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大学生移动学习现状调查分析与对策研究 本文通过调查浙江师范大学、浙江工业大学、宁波大学和温州医学院四所高校本科生对于移动学习相关内容的认识情况,指出大学生在移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并得出发展对策。 移动学习;现状分析;对策研究;大学生 黄婷婷(1992-),女,浙江宁海人,浙江师范大学生化学院生物科学专业2018级学生; 谢菁(1992-),女,浙江杭州人,浙江师范大学生化学院化学专业2018级学生;朱蔓莉(1993-),女,浙江永嘉人,浙江师范大学生化学院生物科学专业2018级学生; 许敏(1993-),女,浙江绍兴人,浙江师范大学生化学院科学教育专业2018级学生。 G791 A 1002-

2、2139(2018)-20-0-01 一、调查背景 伴随着无线通讯技术、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学习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移动学习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移动学习(Mobile Learning),简称M-learning,由于是新起的领域,关于移动学习国内外还没有统一的定义。在本研究中,将移动学习定义为指利用无线设备(如手机、平板电脑等)等进行随时随地地学习。 大学生课余时间充裕,可按照各自的学习需求自定目标和步伐进行深入学习、拓展学习和持续学习。而移动学习能够随时随地学习,不受时间、地点限制,能很好地满足这种需求,使得老师和学生的联系更加紧密;使学习不仅仅局限于本校课程,还可以获得国

3、内外大学的教学资源。总而言之,移动学习作为一种全新的学习模式,可以丰富和促进大学生的学习。随着移动设备普及化、智能化以及流量资费平民化,移动学习具备了普及的可能。 二、调查结果 (一)具备移动学习条件,但对移动学习认知不够 大学生具备移动学习的条件,移动学习设备普及率高,每个人都拥有手机,其中很多是智能手机或者3G手机,大部分能够上网。虽然大学生人手至少一部手机,但是除接打电话,接收短信等传统通讯功能外,主要起的是娱乐功能,并没有发挥这些移动设备的学习功能。只有少数学生以前听说过移动学习,大部分学生对移动学习并没有概念。 (二)基础移动学习具备发展可行性 移动学习是以非正式学习理论为基础的,所

4、以它具备非正式学习的特点。“非正式学习”是相对正规学校教育或继续教育而言的,指在工作、生活、社交等非正式学习时间和地点接受新知的学习形式,主要指做中学、玩中学、游中学。大学里的学习仅仅靠课堂上老师的讲解是远远不够的,难以满足社会需要,将它非常自然地融入大学生的生活是非常有意义的。因为移动学习作为一种非正式学习是学生主动去学,而非被动地接受,属于主动学习。并且移动学习的来源丰富,可以拓展学习者的视野。 (三)存在的问题 1、移动学习者学习缺乏策略和自主性 从研究结果可知,虽然移动学习具备发展的可行性,但是很多学生却没有具备移动学习的策略,自主学习的意识不高。与以往的学习方式不同,移动学习缺乏教师

5、父母的监控,非常依赖与学习者学习的自主性。 2、移动学习资源过多,寻找费时 目前,移动学习资源比较丰富,在信息较多的情况下,学生会出现无从选择,不知应到哪里寻找的情况,再加上有些网站的导航等的不合理设计,在寻找资源上耗费了过多的时间。 三、对策研究 (一)加大宣传,促进发展 笔者建议相关部门在重视推动高等教育发展的同时,也应重视移动学习的发展,制定一些相应法律法规政策。教育部门对教育领域出现的新观点、新形式、新方法、新内容,都应该先于其他部门有所了解和掌握,分析其利弊,取其有利用价值的精华部分宣传推广,促进其发展,提高教学质量。 (二) 提高认识,端正态度 移动学习作为一种非正式学习,与其他学

6、习方式不同,学习者的自主性处于非常重要的位置。如今的移动学习现状,因缺乏教师的指导和监督,缺乏有效的移动学习策略,学习效率低下。目前,大部分大学生处于无意识的移动学习状态中,因此容易半途而废,难以持之以恒,效率不高。因此,加强学习者对移动学习的认识和重视,增加学习和练习,了解移动学习的特征,消除陌生感,对移动学习的发展非常必要。 (三)加强能力,策略学习 移动学习具有相对独立性,一般在没有他人指导或帮助的条件下进行的,移动学习的核心角色是学习者自己,在移动学习中,学习者必须强化自己对学习的实现计划和安排能力;学习中的检查、评价、反馈能力以及自我调节、修正和控制能力1。 移动学习是一种新型的学习

7、方式,随着无线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必然趋于成熟,成为大学师生时间一种重要的学习交流模式。为了移动学习更加高效地开展,教师作为教学环节中起着引导作用的重要环节,学院要加大对于移动学习的宣传,在平时课堂教学中逐渐渗透移动学习的相关管理策略和自主学习策略,从而保证移动学习的顺利进行。 (四)建设具针对性、设计合理的移动学习网站 移动学习资源的开发必须坚持目标性原则,为不同的目标群体开发适合其学习的内容。目前学习者获取知识与信息大多数利用搜索引擎,而具体的学习网站是寥寥无几,特别是涉及物理、数学等的学习网站少而又少。因此准确的、丰富的、系统的学习资源对学习者尤为重要,这样学习就需

8、要从杂乱无章的资源中精简自己所需的知识和信息。由于学生偏向的移动学习资源形式为视频和文本形式,因此,在设计课件时,应当充分考虑到使用者的偏向。 四、调查结论 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得到以下结论 1、大学生对移动学习的认识不够,仅仅停留在感性的认识上。大部分处于无意识的移动学习行为,没有意识到移动学习是一种学习行为,缺乏自主性和目的性。 2、大学生具备了移动学习的硬件条件,每个人至少拥有一件移动学习设备。但是除了传统的通讯功能以外,主要用于玩游戏等娱乐功能上,没有充分发挥移动学习设备的学习功能。 一般说来,“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师者教人

9、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这儿的“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韩非子也有云“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教师。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雏形,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实的“教师”,因为“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3、当前的移动学习资源多,种类多,但是在寻找起来很费时。大学生偏好以视频和文本的形式呈现移动学习内容,而且移动学习内容的时间最好控制在20分钟以内,不要超过一个小时。 “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

10、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4、大学生对于移动学习的前景持乐观理智的态度,对

11、移动学习表示了较强烈的渴望度。但是移动学习资费过高会对此有所影响。 要练说,得练听。听是说的前提,听得准确,才有条件正确模仿,才能不断地掌握高一级水平的语言。我在教学中,注意听说结合,训练幼儿听的能力,课堂上,我特别重视教师的语言,我对幼儿说话,注意声音清楚,高低起伏,抑扬有致,富有吸引力,这样能引起幼儿的注意。当我发现有的幼儿不专心听别人发言时,就随时表扬那些静听的幼儿,或是让他重复别人说过的内容,抓住教育时机,要求他们专心听,用心记。平时我还通过各种趣味活动,培养幼儿边听边记,边听边想,边听边说的能力,如听词对词,听词句说意思,听句子辩正误,听故事讲述故事,听谜语猜谜底,听智力故事,动脑筋,出主意,听儿歌上句,接儿歌下句等,这样幼儿学得生动活泼,轻松愉快,既训练了听的能力,强化了记忆,又发展了思维,为说打下了基础。1武妹婷. 大学生移动学习现状研究D. 南昌南昌大学, 200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