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络依赖的原因分析及对策.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16738 上传时间:2019-01-0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生网络依赖的原因分析及对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大学生网络依赖的原因分析及对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大学生网络依赖的原因分析及对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大学生网络依赖的原因分析及对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生网络依赖的原因分析及对策.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大学生网络依赖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过度的网络依赖会影响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本文分析了大学生网络依赖心理,从学校、家庭、社会以及大学生自身四个方面提出了解决网络依赖的对策。 大学生;网络依赖;成因;对策 网络时代为人们带来更便捷生活的同时也导致了对社会的破坏,如网络犯罪、色情泛滥、游戏沉迷等。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十九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在校大学生已经成为互联网主要使用大军。 一、大学生网络依赖及其危害 网络依赖也就是过分依赖网络,是指个体迷恋网络以致影响到现实生活,造成睡眠障碍、持续疲劳、工作和学习绩效低下、人际关系恶化,主动采取措施逃避社会责任,失去对现实

2、生活的兴趣,严重时会导致自残和自杀的现象。 部分大学生痴迷网络,对自己的学习生活、身心健康等形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1、网络依赖导致大学生荒废学业。据北京、上海等地的相关调查,在被迫退学的大学中有 80%是因为沉溺网络而导致的。 2、网络依赖影响大学生的人际交往。由于大学生将所有的时间、精力和情感全部都奉献给了网络,始终生活在虚无缥缈的网络空间,完全脱离现实社会生活。 3、网络依赖影响到大学生的身心健康。由于网络具有隐匿性、便捷性、互动性等特点,大学生喜欢在网络上倾诉和宣泄自己的不良情绪等,因此,网络极易成为大学生躲避孤独和排解心理压力的场所。这样的结果是,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感觉更加孤独,没有网

3、络就会产生寂寞、空虚、焦虑、压抑等一系列心理反应,感觉生活没有意义,严重时会产生自杀倾向。不分白天黑夜上网也严重伤害自己的身体。 二、大学生网络依赖的原因分析 大学生充满好奇、接受新事物快但又涉世不深、自我控制力不强等特点,决定了这个群体是网络依赖的易感人群。大学生网络依赖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分为如下四类 1、情感宣泄的需要。大学生向往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渴望获得他人的认同,但其内心精神的需求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得不到满足,网络的出现恰好给予他们一个机会,网络游戏使游戏者产生在现实生活中不易取得的成就感、力量感和自尊感,使自我充分的张扬,获得别人的羡慕甚至崇拜,并可以宣泄人们潜在的攻击、愤怒

4、乃至仇恨的情绪。 2、理想择友的需要。大学生希望摆脱课堂之后的空虚无聊,有迫切的交友愿望但又把交友的标准理想化,为找不到知心朋友而苦恼。在网络虚拟空间里,人与人可以突破时间、地点、身份等种种限制,匿名使交友双方都没有任何心理负担,可以把对方想象的更加完美,同时也不易发现对方的缺点及暴露自己的缺点,很多人沉溺于网上自由自在的人际关系。 3、青春期性的冲动与需求。大学生的性生理发展已日臻成熟,生理机能的发展产生性的冲动和欲望以及心理的需求,但因缺乏科学的引导,他们不能从有效途径接受科学的性知识和心理调节的方法,盲目的寻求感官刺激和猎奇的感觉,光顾黄色网站,满足心理生理的需求。 4、个体的人格因素。

5、据英国大不列颠心理学会调查显示,忧郁质和焦虑特质的人群对网络成瘾易患性尤高。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及匹兹堡大学的研究显示,网络依赖者多具有孤独、敏感、抑郁、倾向于抽象思维、警觉、不服从社会规范等个性特点。 此外,社会环境因素,人际歧视,家庭关系不和谐等也把大学生推给了网络,使大学生被动选择与网络为伴。 三、大学生网络依赖的对策 大学生网络依赖的行为动机是多方面的、复杂的,但如果能够采取有效的措施,扬长避短,是可以引导大学生充分利用网络这种现代化的手段为其健康成长服务的。 (一)学校要采取积极措施 1、树立 “以人为本 ”的教育理念。 加强校园网络建设,丰富网站信息,增加网站功能,建立一支既懂教育工

6、作,又懂网络技术的师资队伍;建立一支职业的网上评论员队伍,与学生进行网上交流,解除学生的心里疑惑。提高与健全大学生的鉴别能力、自控能力、理性自觉,培养大学生健全的人格。 2、拓展大学生个人发展的空间。 改革教学方法,活跃课堂氛围,使学生更加用心学习。组织课外兴趣小组,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开展社团文化、实践活动、各类竞技比赛等,如开展网页设计比赛、网络知识竞答、网上信息检索比赛等活动,为学生的才能发展提供舞台,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培养高雅的品位,降低网络对大学生的吸引力。 3、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对大学生进行科学的性教育,让他们明白两性的特点和差异,正确对

7、待两性关系。建立心理学网站,开辟心理知识、心理咨询、心理测试等栏目,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满足大学生对心理知识的渴求,同时为许多想寻求心理帮助但又不愿暴露自己身份的人提供帮助。 运用适当心理咨询和干预治疗方法,引导大学生更好的处理现实生活和网络虚拟世界的关系,摆脱对网络的单一依赖,获得归属感。 4、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 加强网络知识的宣传,加强有关网络指导和网络道德教育,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组织学生参与网络话题的讨论,让学生深刻理解沉溺网络的危害,提高学生对网上不良刺激的免疫力;构建他们自尊、自爱、自强的人格,确立自我设计、自我实现、自我超越的价值观。 (二)家长要积极配合 父母是孩子的

8、第一任老师,家长要鼓励孩子多参加学校和社会的各项活动,从中培养良好的行为方式,学习人际交往技巧,提升孩子的意志品质、适应能力等,同时在上网内容上引导孩子,尽量减少网络游戏和聊天的时间。 (三)社会各职能部门齐抓共管。 净化学校周边环境,加强监督管理,用先进的文化占领网络阵地,为大学生提供健康有益的绿色上网空间。在网吧终端设备上安装封堵不健康内容的过滤软件,净化网络空间,营造绿色网络环境。新闻媒体要做好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加强对网络道德的宣传,并将职能部门管理和执法情况向社会报道,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四)大学生自身要学会分析鉴别 要把网络作为学习知识、获取信息的资源宝库,利用丰富的网络资

9、源提高自己、充实自己,使自己成为主动掌控这一工具的主人。 主动学习心理学知识,增强自我心理调节能力,提高自身修养。要有意识的培养自己开朗的性格、健全的人格和乐观的生活态度,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正确对待挫折,善于发现自己的心理问题,进行自我心理调试或者寻求帮助,把握好自己的人生方向。 总之,只要各方面共同努力,大学生网络依赖问题是可以解决的。只要我们能利用好,就能将网络这把双刃剑去弊留利,让网络真正成为大学生汲取知识的宝库。 1卢艳荣.大学生网络成瘾现状及其对策,就业指导 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鲜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空话,写出

10、自己的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运用积累的成语、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出。这样,即巩固了所学的材料,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等,达到“一石多鸟”的效果。2杨向荣.沈文青.王粲等.大学生网络依赖的动因分析,中国高教研究,2018(5) 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为什么?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则名言警句即可。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

11、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这样,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0多则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随心所欲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3叶霖,大学生网络依赖心理分析及对策,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6) 要练说,得练听。听是说的前提,听得准确,才有条件正确模仿,才能不断地掌握高一级水平的语言。我在教学中,注意听说结合,训练幼儿听的能力,课堂上,我特别重视教师的语言,我对幼儿说话,注意声音清楚,高低起伏,抑扬有致,富有吸引力,这样能引起幼儿的注意。当我发现有的幼儿不专心听别人发言时,就随时表扬那些静听的幼儿,或是让他重复别人说过的内容,抓住教育时机,要求他们专心听,用心记。平时我还通过各种趣味活动,培养幼儿边听边记,边听边想,边听边说的能力,如听词对词,听词句说意思,听句子辩正误,听故事讲述故事,听谜语猜谜底,听智力故事,动脑筋,出主意,听儿歌上句,接儿歌下句等,这样幼儿学得生动活泼,轻松愉快,既训练了听的能力,强化了记忆,又发展了思维,为说打下了基础。4孙述鹏,浅谈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原因及对策,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