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络虚拟群体的信息道德教育研究.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16774 上传时间:2019-01-0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生网络虚拟群体的信息道德教育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大学生网络虚拟群体的信息道德教育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大学生网络虚拟群体的信息道德教育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大学生网络虚拟群体的信息道德教育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生网络虚拟群体的信息道德教育研究.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大学生网络虚拟群体的信息道德教育研究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人类正在进入信息社会,网络以其独特的方式影响着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对传统社会道德、伦理体系都提出了挑战,带来了新的信息道德问题,而大学生网络虚拟群体的信息道德问题现在也是尤为突出,本文对此问题进行了阐述,分析了原因并提出解决的建议。 大学生;网络虚拟群体;信息道德教育 大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关键时期,因此大学生要跟上信息时代的步伐,就必须具备抵御风浪的能力-即良好的信息道德素质,而大学生网络虚拟群体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一个重要的组织形式,加强大学生虚拟群体的信息道德教育对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信息社会的健康发

2、展都有着重要意义。 一、大学生网络虚拟群体的信息道德现状 大学生网络虚拟群体,简言之就是指以虚拟网络为媒介,依托校园BBS、Blog、同学录、QQ群、专题网页等所形成的兴趣相同、思想相近的新型大学生组织。它是一种非正式的、数字化群体,人员构成复杂、成员关系松散、结构功能具有共存性。 目前不少大学生上网随意性强,并没有充分发挥网络对个人发展的需要,大部分的大学生在网上从事的是与学习无关的活动,而在利用网络进行专业学习的大学生中相当一部分是在随意复制和拼接他人作品,严重侵犯了原作者的知识产权,更令人担忧的是不文明不健康的网上信息正影响着大学生的认知习惯,有的大学生因为沉迷于网络世界而忽略了现实生活

3、,有的随意散布一些不负责任的言论甚至模仿网络黑客破坏网络安全传播计算机病毒,有的出于猎奇的心理刻意去浏览一些色情暴力和虚假信息。 二、大学生网络虚拟群的信息道德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大学生身心特点所决定。大学生群体年龄大多在18-24岁之间,虽然自我意识增强,但认知能力相对较差,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容易轻信任意散步的谣言,造成恐慌;情感丰富,但不稳定,向广泛性和隐匿性并存的虚拟群体中寻找感情的寄托;好奇心强,但是鉴别力较差,沉迷于网络而忘却学业; (二)高校虚拟群体自身存在的问题。在高校的一些虚拟群体如BBS上,人们可以自由地发布消息,一旦学生对某些问题或现象不满,就有可能在BBS中直接表达和

4、宣泄情绪,甚至散步谣言,进行谩骂,自律意识比较低。由于BBS内容广泛,真实信息与虚假信息、有益信息和有害信息混杂,一些意志薄弱的大学生就可能对不良信息由欣赏走向趋附,影响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 (三)社会环境的影响。现实社会中信息崇拜心理比较强,网络虚拟群体视“黑客”为“英雄”,对他们的言行举止、伦理道德、价值观等狂热追逐,破坏性行为反而成为了英雄壮举,为不道德行为提供了滋生的土壤,致使大学生对“黑客”产生了盲目的崇拜。另外在商业利润的驱动下,很多人昧着良心,不顾道德和法律的要求,在网络虚拟空间肆意妄为,任意发布虚假广告来骗取非法利益。 (四)高校德育的疏忽。高校德育实施的主要

5、途径是通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和思想品德修养课来实现的,但是,德育课程内容较为陈旧,赶不上时代的步伐,几乎很少有专门讲解信息道德的内容。而德育课程之外的计算机课,只是重视计算机知识技能的掌握,也几乎没有探讨网络中的信息道德。 三、加强大学生网络虚拟群体信息道德教育的建议 (一)从大学生自身出发。大学生要提高自身道德素质,提高信息道德认知,从道德价值上分清是非、善恶、美丑;升华信息道德情感,要有是非感、责任感、义务感、自尊心、羞耻感等,行动上来表现自己的信息道德素质。 (二)加强校园虚拟群体的管理。如可以采取“实名制”来加强管理,一定范围的网络实名制是对自由的保护,有助于信息发布的规范,可以加强

6、对大学生的约束,使之网络行为更加规范,提升信息道德意识。 (三)净化社会信息道德环境。大学生受社会环境的影响比较大,要想提高大学生网络虚拟群体的信息道德水平,就必须营造良好的信息道德氛围,这是一项长期的事业。 (四)高校德育需采取的措施。首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大学生的信息道德教育。信息道德教育应当与信息知识、信息能力教育一样,引入到大学课堂教学中,作为大学思想政治课的主要内容之一。其次,利用第二课堂,潜移默化地培养大学生的信息道德行为。第三,多渠道广泛宣传有关信息道德的法律法规。利用课堂、讲座、教材、报纸、电视、广播、校报等多种形式和手段宣传知识产权法、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第

7、四,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贯穿信息道德教育。 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结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语感,增强语言

8、的感受力。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发展。1 玉林.网络群体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对象J.思想?理论?教育,2018(6)16. 家庭是幼儿语言活动的重要环境,为了与家长配合做好幼儿阅读训练工作,孩子一入园就召开家长会,给家长提出早期抓好幼儿阅读的要求。我把幼儿在园里的阅读活动及阅读情况及时传递给家长,要求孩子回家向家长朗诵儿歌,表演故事。我和家长共同配合,一道训练,幼儿的阅读能力提高很快。2 霍福广,刘社欣.信息德育论.北京人民,2018.3. 王甜甜(1987-),女,汉族,山东海阳人,助教,教育学硕士,现

9、就职于青岛农业大学理学与信息科学学院,研究方向教育学;张照辉(1978-),男,汉族,山东青岛人,馆员,工程硕士,现就职于青岛农业大学理学与信息科学学院,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远。而对那些特别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教授”和“助教”均原为学官称谓。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则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助教”在古代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分明晰。唐代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助教”一席,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至明清两代,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助教”,其身价不谓显赫,也称得上朝廷要员。至此,无论是“博士”“讲师”,还是“教授”“助教”,其今日教师应具有的基本概念都具有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