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世界意识.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17900 上传时间:2019-01-1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世界意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如何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世界意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如何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世界意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如何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世界意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世界意识.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如何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世界意识 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世界意识,对此在教学中应把握三个原则,即从“历史”看中国,从“世界”看中国,从“第三只眼”看中国,旨在拓宽历史层面,使学生把握历史规律,用新的眼光理性地审视自己,看待世界。而用此原则看待晚清中朝藩属关系的发展,会更好地还原历史的真实面貌。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世界意识,藩属关系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于2018年始在高校增设的“两课”内容之一。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了解近现代中国革命与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与内在规律。与初高中的历史教育不同的是,此一课程的开设,要从历史教育

2、的角度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形成一种正确的思想价值倾向,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正如李大钊先生所说“欲得一正确的人生观,必先得一正确的历史观。” 纵观中国近现代的发展历程,我们会发现中国命运与世界形势息息相关。梁启超先生在中国史序论一文中将中华民族的历史演变分为三个时期,“中国之中国”、“亚洲之中国”、“世界之中国”。中国近现代历史的特殊性及“纲要”课这一独特的教育功能,决定了我们在教学中应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感,使学生形成完善而正确的世界意识。而所谓历史教学中的世界意识,是指将世界作为一个整体的意识,正确认识一个国家或地区与世界整体关系的意识,从世界的大视角来关注国家的命运,从国家

3、的演进历程来洞悉国家的发展脉络。既从世界看中国,也从中国看世界。那么在教学中应如何培养这种意识,笔者以讲述近代中朝藩属关系的发展为例。 近代清王朝与朝鲜之间的关系非常特殊。在清朝皇帝的眼中,朝鲜虽列在外藩,但“世笃恭顺,虔修职贡”1,因此“竟与世臣无异”。2但1895年4月,一纸马关条约,则使中国丧失了对朝鲜的宗主权,“中国认明朝鲜国确为完全无缺之独立自主”3。在教学中,每讲于此,学生必义愤填膺,认为这是晚清政府腐败无能的又一体现。我们理解学生这一出于民族荣誉感的个人情感的宣泄,但是如果我们把这一事件放在世界的角度去分析,放在中国大的环境背景中去揣度,就会对此有一个新的认识。 首先,要从“历史

4、”看中国。中朝之间虽有宛若君臣、父子的藩属关系,但是这种关系是非常松散的,完全是一种口头上的承认,属国只需要认可清廷的上国地位,而对于属国的行政、外交、司法等内政,清廷通常不加干预,也可以说清廷与属国只是在道德礼节外壳下的尊崇关系。这种松散关系带来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藩属体制的不稳定性。所以,在近代历史上,列强入侵中国大多会选择这些属国作为其跳板。也正是源于这种关系,中国的士大夫面对属国时,大多流露出一种超然的态度,形成一种认识中国是世界的中心,清廷是“抚御万邦”的使者。甚至片面地认为属国能否生存下去,取决于清朝的给予。所以当属国遭遇冲击、侵扰时,士大夫并未表现出太多的失望、恐惧。至此,我们就会

5、理解为什么1875年,日本炮击朝鲜江华岛时,清廷对此的反应却是不予干涉。试想,自认掌握着朝贡关系支配权的一方又何惧这种关系的破灭呢!此外,向中国朝贡的国家不是固定不变的,取消一些国家与中国的朝贡关系,符合清朝的制度。所以,甲午战争,中国失去朝鲜,对国人而言,更多的是一种“面子”的丢失。从这个视角看待晚清中朝之间的关系,虽大有一种“恨铁不成钢”的愤懑,但似乎我们也不应该过多的苛责清王朝。其实,几千年的处置之道,又怎能立即抛弃呢!所以教学中,世界意识的培养应首先使学生明确要在“历史”中看历史。正如日本学者野村浩一所说“对一个国家的国民来说,对另一个国家、国民的认识和理解,最终只能停留在自己所能认识

6、、理解的范围之中。”4 其次,要从“世界”看中国。自从15世纪末的地理大发现拉开序幕始,弹指一挥间,西方探险家们不仅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的壮举,而且世界五大洲相对独立隔绝的状态被打破。从此,东方人不再仅仅属于东方,西方人也不再仅仅拥有西方。所以,晚清的中国不可避免地与其他国家交织于一体。然而,正当殖民主义的风浪撞击着世界每一块恬静的土地之时,大清王朝依历史发展的惯性,仍然力图发挥昔日的主角地位,但无奈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决定了中国社会发展的轨迹。当清朝的士大夫们捻须、踱步、捧着属国的臣服章文自诩之时,近代西方的外交法则业已形成。此后,资本主义国家“趋利逐益”的价值取向与大清王朝“以德怀柔远人”的处事

7、原则在实际的外交运作中不断的碰撞并发生冲突。这似乎是一个很难判断孰是孰非的问题,因为双方始终站在各自的立场,以不同的价值取向,外交原则判断是非。我们也只能说,落于时势的陈迹终将被历史潮流所消除。从晚清中朝之间的藩属关系来看,面对日本不断向朝鲜渗透,清政府由最初的“不予理睬”到“以夷制夷”,再到“积极过问朝鲜内政外交”,这一系列举措,可以判定清朝对朝鲜政策调整的方向,即为借鉴国际关系法的某些条例加快中国与朝鲜属邦的融合。但仔细推敲就会发现,清朝的做法正逐渐偏离藩属体系的轨道。以“礼”、“德”维系的藩属关系在自觉不自觉中有了“条约体系”的痕迹,清廷于无形中丧失了藩属关系。所以,我们不能简单地将马关

8、条约中宣布朝鲜独立,认为是清朝无能的体现。实际我们能够感受到清政府在这一过程中内心的纠结与不舍。 最后,要从“第三只眼”看中国。比讴歌和谴责更重要的是从历史中总结经验教训。在晚清中朝藩属关系的解体过程中,国人虽经历了内心痛苦的挣扎,体味了不舍的放弃,但是当我们放下感性的冲动,平静地回望这段历史,会发现这种变革带给中国的是外交近代化不可扭转的历史进程。中国外交进入国际社会,虽是从西方列强用大炮迫使中国接受不平等条约开始的,但也正是这种危亡之境,催生了中华民族的近代民族觉醒。从总理衙门到外务部,从南北洋通商大臣到交涉使司,晚清外交机构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权力分散到外交权统一集中于中央的过程,中国外交

9、大体走上正常轨道。也正是在这一过程中,中国人开始抛弃“天朝上国”的虚梦,终于承认西方列强是平等的与国,并试图与西方国家建立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的国家间的关系。晚清的中国政府无论是从观念上还是实践中都开始与国际社会接轨。 从“历史”看中国,会使我们体味先人的困顿;从“世界”看中国,会使我们理解现实的力量;从“第三只眼”看中国,会使我们感受理性的光芒。 观察内容的选择,我本着先静后动,由近及远的原则,有目的、有计划的先安排与幼儿生活接近的,能理解的观察内容。随机观察也是不可少的,是相当有趣的,如蜻蜓、蚯蚓、毛毛虫等,孩子一边观察,一边提问,兴趣很浓。我提供的观察对象,注意形象逼真,色彩鲜明,大小适中

10、,引导幼儿多角度多层面地进行观察,保证每个幼儿看得到,看得清。看得清才能说得正确。在观察过程中指导。我注意帮助幼儿学习正确的观察方法,即按顺序观察和抓住事物的不同特征重点观察,观察与说话相结合,在观察中积累词汇,理解词汇,如一次我抓住时机,引导幼儿观察雷雨,雷雨前天空急剧变化,乌云密布,我问幼儿乌云是什么样子的,有的孩子说乌云像大海的波浪。有的孩子说“乌云跑得飞快。”我加以肯定说“这是乌云滚滚。”当幼儿看到闪电时,我告诉他“这叫电光闪闪。”接着幼儿听到雷声惊叫起来,我抓住时机说“这就是雷声隆隆。”一会儿下起了大雨,我问“雨下得怎样?”幼儿说大极了,我就舀一盆水往下一倒,作比较观察,让幼儿掌握“

11、倾盆大雨”这个词。雨后,我又带幼儿观察晴朗的天空,朗诵自编的一首儿歌“蓝天高,白云飘,鸟儿飞,树儿摇,太阳公公咪咪笑。”这样抓住特征见景生情,幼儿不仅印象深刻,对雷雨前后气象变化的词语学得快,记得牢,而且会应用。我还在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联想,让他们与以往学的词语、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在发展想象力中发展语言。如啄木鸟的嘴是长长的,尖尖的,硬硬的,像医生用的手术刀样,给大树开刀治病。通过联想,幼儿能够生动形象地描述观察对象。注释 1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卷502,上海古籍2018年版,第35页。 家庭是幼儿语言活动的重要环境,为了与家长配合做好幼儿阅读训练工作,孩子一入园就召开家长会,给家长提出早期抓

12、好幼儿阅读的要求。我把幼儿在园里的阅读活动及阅读情况及时传递给家长,要求孩子回家向家长朗诵儿歌,表演故事。我和家长共同配合,一道训练,幼儿的阅读能力提高很快。2清高宗实录卷1312,中华书局1986年影印本,第715页。 3王铁崖编中外旧约章汇编第1册,三联书店1957年版,第614页。 “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4【日】野村浩一著,张学锋译近代日本的中国认识,中央编译2018年版,第4647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