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探究中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17960 上传时间:2019-01-1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5.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在探究中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如何在探究中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如何在探究中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如何在探究中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在探究中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如何在探究中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 【摘 要】探究式学习方式着力培养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能力以及锻炼独立思考等多方面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新课标下的数学课堂中,在教师有效组织和指导下,小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自主控制数学探究过程,有助于有效地建构知识体系、自主获得成功愉悦,培养合作学习的精神,并提升其探索求知的能力。 探究式学习方式着力培养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能力以及锻炼独立思考等多方面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新课标下的数学课堂中,在教师有效组织和指导下,小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学习

2、活动,自主控制数学探究过程,有助于有效地建构知识体系、自主获得成功愉悦,培养合作学习的精神,并提升其探索求知的能力。 1 创设机会,自主参与学习活动 苏霍姆林斯基说:“人的内心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总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要满足儿童这种强烈需要,就要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古人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说的是人们要想深入了解和认识事物,就必须亲自参与尝试、体验、亲自去做。数学是和现实生活联系密切的学科之一,数学知识来源于生产生活实际,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经常给学生提供亲自参与实践活动的机会,通过动手、动口、动脑促使外部

3、学习活动逐步内化为自身内部智力活动,只有这样,自主学习才有效。例如我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教学时,我要求每个学生拿出长方体纸盒,认真观察长方体的面、棱、顶点,引导学生看一看、摸一摸、量一量、数一数,逐步抽象概括出长方体的特征。再让学生用细木条或铁丝做棱长,用像皮泥等粘成一个长方体框架,从而清楚看到12条棱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引出长、宽、高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可让学生动手用硬纸板做一个长方体和正方体。通过这样三个阶段的操作,让学生逐步把握长方体的内涵,明确各部分之间的联系,有利于内化新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正如皮亚杰所说:“智慧的鲜花是开放在手指尖上的。”教学中,凡是能让学生动手的,尽量取消教师

4、的操作演示,让学生在操作中发展思维。多提供机会让学生剪一剪、摆一摆、折一折、画一画,使自己的多种感官参与活动,丰富自己的感性认识,以动促思,动中释疑,促进知识与能力的协同发展。同时给学生创设交流探讨机会。标准要求“教材要为学生留有足够的探索和交流的空间,以有利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要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在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中,探索和理解有关的内容。”现行教材往往以定论的形式直接呈现知识内容,学生看到的是思维的结果,看不到知识的产生、发展的过程。这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为此,把教材陈述性内容加以重组与整合,创设有利于学生展开观察、实验、推理、交流等活动的学习素材,效果会更好。我在讲比例的基本

5、性质教学中,我出示以下内容组织学生展开活动:(1)观察比例的两个内项和两个外项,用算一算的方法,你发现了什么?(2)如果把比例写成分数形式,是否也有上面发现的规律?(3)是不是任何一个比例的两个外项与两个内项都有这种规律,请你再举些例子来验证。(4)通过以上研究,你发现了什么?让学生自主尝试、自主思考、自主发现,在这基础上组织交流与反馈,这样的设计,把知识的探究过程留给了学生,问题让学生去发现,共性让学生去探讨,规律让学生去揭示,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具有自主选择学习的空间。承认差异、尊重差异是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观念,是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的体现之一。同时,人人参与也是自主学习的一

6、个显著特征。教师要全面了解学生的共同特点及个性差异,开展教学活动时既要面向全体,又要兼顾差异,在保证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努力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引导学生根据各自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选择不同层次的数学活动,使每个学生都获得成功体验,使不同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在梯形面积计算教学时,我安排两个层次的活动。第一层次:让每个学生拿出自己准备的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一个已学过的简单图形。当他们发现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后,我就引导学生观察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各部分间的关系,试着自己推导出梯形面积公式。第二层次:进一步提出用一个梯形推导面积公式的设想,让学生在小组内尝试、讨论,于是,有的通过折纸,有的通过割补,

7、分别从不同角度验证得出结论。这样的教学设计,使全体学生掌握了梯形面积公式推导的一般方法,即使学习困难的学生也能用一种方法推导出梯形面积公式,又使各人的智力潜能得到开发,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学习需要,每一个学生在参与学习过程中都有自己不同的进步。 2 在探究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培养学生课前预习习惯是培养学生从小自主学习的必要途径。小学生年龄小,还不知如何的去预习,这就需要教师要有步骤的分阶段的进行辅导。对于刚刚起步的小学生(例如一、二年级的学生),教师可以就下一节课所学的新知识在上一节课结束前留出五分钟时间由教师辅导学生怎样预习,培养其预习的意识。中年级逐步由课内到课外,先指导再到独立。高

8、年级的学生教师可通过布置预习提示来促进学生进行预习,随着自学能力的提高,要不断谈化预习提示。布置的预习内容要细,有相关的具体要求。在预习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并自己解决问题(如自己练习做一做等习题)允许学生犯错,教师要对学生的自我能力敢于肯定,让学生获的成功的体验,从而提高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教师要在下节课检查预习情况,这样即敦促了学生,又可使教师发现问题,从而有针对性的进行有效教学。课堂活动中,学生自主性的培养完全取决于教师。教师应创造宽松的教学气氛,减轻学生学习数学的恐惧心理,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课堂上让学生自主学习并不是“放羊式”的让学生随便学,教师仍要在教学中起指导

9、作用。教师的指导作用与学生自主学习是交互式的辨证关系,教师不能因为学生的预习而放弃必要的指导。同时,教师还要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学习情感和思维取向,能思学生之所思,帮学生之所需,释学生之所疑,解学生之所惑。学生自学课本时,一般只注重课本里的公式、法则、概念和结论的诵读记忆和习题的计算结果,而忽视这些公式、法则、概念和结论是怎样得出的过程,因此,教学中一定要让学生亲身经历、探索、体验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要关爱学生,分层次让学生自主学习,对于学困生教师要降低要求,要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布置的课外作业也要体现自主,课外作业可以是灵活多样。如:(1)布置几道题,要求至少做几道题,最好都能完成;(2)布置一些具有开放性和创造性题目,结合学生生活,学以致用;(3)让学生课外自主搜集与下节课有关的信息。 总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只有让作为主体的学生通过自己的双手亲自实践,运用自己的大脑主动地去思考,去发现和创新,使学生体会到自己就是学习活动中的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才能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切实、有效地实施素质教育。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