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能力.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18060 上传时间:2019-01-1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3.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能力.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如何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能力.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如何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能力.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如何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能力.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能力.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如何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能力 摘 要: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优化阅读教学,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是小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基本能力之一,笔者认为,要提高小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作为一名教育者,教育的真正意义不在于获取更多的知识,而在于掌握学习方法,学会学习。怎样使学生在有限的生命历程中去掌握无限增长的知识?这就要求我们教师教会学生“学会学习”。“教法”本身就包含着教会学生学习方法。而“主动探究”正是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获取数学知识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小学数学素质教育的基本特征就是将对知识的认识过程转化为对问题的探究过程,即学习中学生所遇到的知识,就是学生所要探究与解决的问

2、题。我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注重了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并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实践: 一、注重知识发生、形成的过程 1、在教学实践中,我尽可能向学生积极展示知识发生、形成的过程、丰富的历史和现实背景,使学生在这种背景中产生认知冲突,激发认知需要和探索欲望。 2、我注意立足于教材,适度地再现和引入数学家思维活动的过程,让学生的思维卷入问题被提出的过程、概念的形成过程、结论的推导过程、方法的思考过程等等。 3、引导学生通过展开独立的、充分的思维来获得知识,使思想“活”起来。我尽可能做到让学生有机会暴露自己在思维过程所必然要碰到的各种疑问、困难、障碍,同时给予时间加以解决,不贪图方便,不以讲解乃至

3、直接的灌输代替引导和启迪。因为那样会导致学生以听讲代替思维,而结果是听起来好像什么都明白,事后自己动手做起来什么都不明白。 例如,在学习“三角形内角和”这个内容时,教学中最常见的学生动手操作方式就是学生在教师的提示或要求下,用量角器先量出三角形的每个内角,然后相加,从而得出“三角形内角和是180。但如果让学生认识其他诸如四边形、五边形边形的内角和,显然学生不能用动手量这一方法,因此在教学中,我不作要求或提示,只提供材料(大小不等的三角形和不同种类的三角形),由学生主动去解决所面临的问题。这样,学生不但会用量角的方法、可能也会用剪拼的方法。这样,学生不仅仅获得了所要的结论,使得以后学四边形内角和

4、知识,完全可以化归为两个三角形,五边形内角和的认识,完全可以化归为三个三角形 二、注重加强解题的思维力度 在教学中,我们教师要引导和训练学生养成对解题全过程进行分析的习惯。解题开始时,要引导学生对试题的结构、性质、难度,以及试题与以前解决的问题的联系进行有效的估计和判断,以保证解题沿着正确的、有意义的乃至最佳的思考路线进行;解题中,要引导学生随时根据解题的进展和要求,调控自己的思考过程和方向;解题后,要引导学生检查是否达到预期的目的,考虑有没有更好的解题方案, 例如在进行六年级数学总复习时,我出示了这样一题:“某品牌牙膏出口处直径为5毫米,小红每次刷牙时都挤出1厘米牙膏,一支牙膏可用36次。现

5、在该品牌牙膏推出新包装,将出品处直径改为6毫米,其它保持不变,小红还是按习惯每次刷牙时挤出1厘米牙膏,问推出新包装后这支牙膏可用几次?” 对于这题学生的一般解法是先求出每次挤出牙膏的体积,再求出这支牙膏的容积,然后求出推出新包装小红每次挤出牙膏的体积,最后再求出可用的次数。这样显然较为麻烦,我启发能否考虑运用比进行求解。 学生进行了思考,并经过讨论,认为这种牙膏原来出口处的直径是5毫米,推出新包装后出口处的直径改为6毫米,这样可得,原来出口处的直径与推出新包装后出口处的直径的比为56,即可得,原来出口处的半径与推出新包装后出口处的半径的比也为56,而原来出口处的面积与推出新包装后出口处的面积的比为则为(55)(66)=2536,又因为小红在牙膏推出新包装的前后每次均挤出1厘米,因此可得,小红在牙膏推出新包装的前后每次挤出的牙膏的体积比为:(251)(361)=2536。因为在推出新包装时一支牙膏可用36次,因此可得,推出新包装后这支牙膏可用的次数次数则为:363625=25(次);或为:3625/36=25(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